从庭审现场出来。
 
   大家纷纷抱不平,就俩字:冤枉! 
 
   我也觉得冤枉,全程我一直都在嘴里嘟囔着“葫芦僧判葫芦案”,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这些人,原本都生活好好的,事业有成,春风得意,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关键是我们也没赚到钱呀,你说我们不冤枉吗? 
 
   冤! 
 
   私下里,律师说了一句: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投资者?血本无归,有的人是借的高利贷,有的人还上吊自杀了…… 
 
   这么一想,好像是不冤。 
 
   可是,还是觉得冤,关键是钱也没到我们手里呀? 
 
   钱到哪去了呢? 
 
   庄家? 
 
   庄家不是也被抓起来了吗? 
 
   钱都被没收了,理由是非法经营。 
 
   回山东的路上,赵德发老师问我收获大吗? 
 
   我说:“经历了这一场,大,太大了!” 
 
   哪里大? 
 
   一句话:资本游戏猛于虎。 
 
   在资本游戏里,只要是个体,就不会是赢家,那庄家是不是个体? 
 
   庄家也是个体。 
 
   资本游戏有赢的可能吗? 
 
   有,阶段性的! 
 
   做资本运作的,你见有几个全身而退的?肯定是越玩越大,对手越来越强大,当你的对手是大庄家时,你就死翘翘了,就如同安静姐,从几十万一口气玩到了两千万,让一个房产项目套住了,现在做微商去了,卖东阿阿胶,跟我媳妇是同行。 
 
   能玩吗? 
 
   能,但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 
 
   这个就太难了,因为玩资本游戏时,我们往往是倒金子塔式投资,最初1万元,然后10万,然后50万,然后100万,而且越来越大胆,最初拿存款,后来是贷款,再后来甚至敢借高利贷,而且我们习惯性追涨,我们最大的那次投资,一定是风险最高的,也是最不抗风险的。 
 
   例如,3000点的时候,进了1万,3500点的时候进了10万,5000点的时候进了100万,结果股市来了个大跳水,一口气跌到了4500点,表面上看似伤得不狠,但是你的100万是在5000点时进的呀?! 
 
   所以,资本游戏的根本,是人性。 
 
   我们试图对抗人性? 
 
   就如同一个脱得精光的女神趴在你床上,在使劲扭动着小蛮腰,你是进还是退? 
 
   进是人性。 
 
   退是神性。 
 
   你已经炼就火眼金睛了,看透了那是蜘蛛精…… 
 
   赵老师可能要写续集了,回山东的路上,我们聊得很深,让我谈谈心得体会。 
 
   我说:“再也不相信不劳而获了,资本游戏就是标准的不劳而获,资本游戏麻痹的是我们最理性的神经,一旦我们在资本游戏中获利,那么我们就不再相信上班,不再相信实业,不再相信发明,不再相信创造,我们只相信钱生钱。” 
 
   两类人是很难转行的。 
 
   搞民间借贷的,炒股票期货的。 
 
   今天,我们可能信誓旦旦,坚信自己绝对不会参与民间借贷,绝对不会炒股,实际上呢? 
 
   那只是因为没人劝你。 
 
   而且要看是谁劝你,如果总理劝你开个户,炒炒股,告诉你金融板要涨,你开不开户? 
 
   我们的理性,都是自认为的。 
 
   其实,不需要总理劝你,你们村有100户人家,有90户炒股票,而且都赚到了10万元以上,纷纷买了小轿车,你炒不炒? 
 
   所以,那些声称自己坚决不碰毒品、坚决不炒股票的人,都只是假设而已,你没经历过诱惑,你咋那么坚信自己呢? 
 
   一切假设,都仅仅是假设。 
 
   重新获取了自由,没车不方便呀,想买辆车,没钱,XW说愿意帮我买辆,她炒股赚了80多万,可以买两辆皇冠,她一辆,我一辆。 
 
   她要了黑色的,我要了白色的。 
 
   她建议我炒股,理由就是牛市可遇不可求,牛市的时候不抢点钱,不合适呀? 
 
   在她的怂恿下,我还真的想开户了。 
 
   可是不知道去哪里开户,我又比较懒,就把这个事放下了。 
 
   你问我心动了吗? 
 
   真的心动了! 
 
   论炒股,我比一般人还有优势,因为我有一些相对比较准确的消息,不仅仅如此,还跟小黎飞刀这样的民间股神关系很铁。 
 
   可是,一想起股神,我又觉得股市不靠谱。 
 
   妈的,连股神都栽跟头,我们这些人又咋可能全身而退呢? 
 
   我们可以调侃他们是水货。 
 
   可是,即便是水货,他们也比我们专业啊?! 
 
   算了,不玩了! 
 
   新三板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司跃跃欲试,包括山东的知名电商和徐州的知名门户网站,都有大的资本进入了。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有人搞了5000亩中药,上市了! 
 
   他们跟我讲,可以买到内部股,但是跟阿里巴巴的卖法不同,他们必须是内部员工持股,例如我投资,那么只能找人代持。 
 
   我觉得不靠谱。 
 
   其实不靠谱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我没钱了。 
 
   资本市场越泡沫,老百姓越疯狂,创业者越浮躁,都在造鼓,想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这个花最终一定会落到老百姓手里,风险投资为什么怂恿他们上市?其实就是为了套现走人。 
 
   在路上,我跟赵老师闲聊。 
 
   我说:“回来以后,我就安安心心写文章,不想发财的事了。” 
 
   真不想了? 
 
   真不想了! 
 
   回到日照,多多姐联系我,她说已经骑行到日照了,那就见个面、聊一聊吧? 
 
   最初,她提出骑行山东。 
 
   我就问,为什么要骑行? 
 
   她有三个理由: 
 
   第一、减肥。 
 
   第二、出名,做高端单车俱乐部。 
 
   第三、打动马云。 
 
   我说:“马云,你打动不了,别说你骑行山东,你就是骑行西藏也不过如此,骑行不是多么牛B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环骑过海南岛,牛B吗? 
 
   有啥牛B的,让我爹去骑,他也能骑完全程,没有多大技术含量,不可能成名,这些年我只遇到过两个因骑行而成名的,一个是骑行全国和欧洲的王卫,因此成了奥运火炬手,一个是苏夷风,骑行了18个国家。 
 
   多多姐想了个捷径,从济南直接奔曲阜再奔日照,然后试图再从日照骑回去。 
 
   我说:“你这也不是骑行山东啊,就是从济南跑了个来回。” 
 
   她说:“第一次,试试。” 
 
   她四天骑到了日照,后面有保障车,保障车上有司机和老公,全程伺候着,绝对舒服,只早上和下午骑,中午休息…… 
 
   在日照。 
 
   我问:“姐,说句真心话,累吗?” 
 
   她说:“累!” 
 
   我问:“如果这是一场旅行,你觉得舒服吗?” 
 
   她说:“不舒服。” 
 
   我问:“路上危险吗?” 
 
   她说:“太危险了,我们走的国道,离大车特别近。” 
 
   我问:“你觉得一个高端人士,会跟着你骑行吗?” 
 
   她说:“不会!” 
 
   我说:“给你个建议,把现在发布的游记和照片全部删除。” 
 
   她问:“为什么?” 
 
   我说:“看不出有半点高端,反而觉得像穷游。你一定要明白,你是在拍电影,你需要的是作品,别人不在意你是怎么骑的,但是在意你的游记,在意你的作品。你被尘土搞得灰头土脸的,你还指望别人崇拜你?不现实,人的眼睛一定是朝上看的!” 
 
   她问:“高端旅行的点是什么?” 
 
   我说:“第一、享受。第二、不累。第三、吃好。第四、睡好。第五、安全。第六、氛围。第七、美景。第八、作品,所谓的作品,就是他们一定要有好的照片拿回去。” 
 
   她说:“骑行不累,不现实。” 
 
   我说:“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杨坤拍的哈雷俱乐部,他们喜欢骑行,怎么骑?摩托车是放在托车上的,遇到风景好的线路才会骑一骑。我们在去拉萨的路上遇到N多摩友,他们都是这么玩,骑行一定是享受的,而绝非遭罪!” 
 
   她说:“你现在说的,我已经慢慢领悟了。” 
 
   我说:“如果我一开始就这么劝你,你是不会相信的,只有你亲自体验一下,你才知道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偶尔搬两块砖,那是健身,如果天天搬砖,那是遭罪。” 
 
   她说:“知道了,那我们今晚就开车回去,不骑了,领悟了。” 
 
   我说:“高端旅行,不是喊出来的,高端一定对应着:吃的高端、睡的高端、队友高端、照片高端、拜访的人高端、参观的景色高端,后勤保障高端,这些是需要落到实处的。” 
 
   很巧,绍绍妹子到日照骑行,她提前把车子托运到日照了,我在想,她们俩咋正好都是在这个时间骑行山东呢? 
 
   应该是考虑到我生日,5月20日,正好可以借势推出。 
 
   很遗憾,我生日的时候,在庭审现场,没在山东,让大家扑了个空…… 
 
   绍绍妹子是我们台湾队友,她本身就是做策划出身的,精通炒作,当时她在台湾问过我关于骑行的事,意思是她不擅长骑。 
 
   我说:“互联网需要的仅仅是游记,游记是作品,作品是电影,你是导演,又是演员,如果你把骑行当骑行了,那么这个事一定不成功,如果你把骑行当电影来拍,那么一定是成功的,就是你要的只是结果,结果就是游记。” 
 
   她是真听懂了。 
 
   她联系了光哥,也是我们台湾队友,光哥在日照越野界很有名气。 
 
   绍绍妹子选择去巨峰万亩茶园骑行,这里特别美,山连着山,水连着水,一望无际的茶园,她骑行的是碎石路,由日照陆巡车友会负责做后勤保障。 
 
   照片拍出来,太震撼了。 
 
   还有她采茶、炒茶的照片,这些其实都是农家乐项目里的,给点钱就随意采…… 
 
   看她拍出来的照片,真的全是高大上的元素,她是深刻理解了我说的那句话:人们只会仰视。 
 
   没有人愿意关注屌丝旅行。 
 
   骑行日照之前,她给我打过电话,问侧重点是什么? 
 
   我说:“好景、好吃、好住、好人、好事。” 
 
   好景是什么意思呢? 
 
   你骑行的线路,一定是风景秀丽的,一定是人烟稀少的,一定是要在画里骑行,而不是在马路上骑行。 
 
   好吃是什么意思呢? 
 
   你吃的,要么是最地道的农家菜,要么是最高大上的菜,你就想,如果是名人来了日照,当地人应该怎么招待她,你要不断地暗示自己:我就是名人。 
 
   好人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拜访的或者在游记里出现的,一定是全国级的名人,就是提到他,大家都知道,即便不知道,一百度,发现的确是名人,也行,不要觉得日照是个小地方,每个城市都卧虎藏龙。 
 
   好事是什么意思呢? 
 
   你要做一些大家都想做、但是没有机会做的,例如看场NBA,听场音乐会,参观一下雷达站,去出海捕一次鱼。 
 
   《侣行》为什么受关注? 
 
   因为,他们旅行中出现的元素,全是我们普通人无法经历的。 
 
   你只有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的,你才会被人关注,这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你博取了眼球,你就博取了一切,你不红都不行。 
 
   在日照,我陪了她两天。 
 
   骑行茶园是陆巡车友会护驾的。 
 
   海边有条骑行道,汽车开不进去,由四辆哈雷机车陪骑的,也是通过车友会联系的,车友会的人都很热情,因为这是一群闲得蛋疼的人,谁若是来我们家,我也愿意喊着皮卡车友会的人给你保驾护航。 
 
   怎么证明你是牛B的? 
 
   你吃的住的是牛B的,那么你就是牛B的。 
 
   陪你玩耍的人是牛B的,那么你就是牛B的。 
 
   你拜访的人是牛B的,那么你就是牛B的。 
 
   海边有观光直升飞机,一次10分钟,她又去坐了坐,拍了一系列的照片,包括仪表盘的,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坐过飞机,但是未必坐过直升飞机。 
 
   又去桃花岛坐了私人游艇,转了一圈,还拿着鱼竿假装钓鱼,还在游艇上吃了一顿水煮海鲜…… 
 
   日照名人? 
 
   赵德发老师就是名人,全国性的。 
 
   拜访赵老师,签了200本《双手合十》,并且还让赵老师给题了个词。 
 
   日照有没有私人庄园? 
 
   也有! 
 
   我们台湾队友刘哥就有,中午我们去参观了私人庄园,主要是日本甜柿和德国梨,顺便在庄园里吃的饭。 
 
   下午在刘哥办公室看了场电影,刘哥的办公室装修得很给力,全是红木装修,并且每个角落都有音响,全程都放着音乐,使我想起了丁元英的音响。 
 
   晚上,刘哥请我们去植物园吃饭,顺便喊上了一个很有名的陶瓷手艺人。 
 
   吃过晚饭,我们又去山上参观了手艺人的博物馆,太牛了。 
 
   回到酒店,绍绍给我看拍的照片,别说是读者,我就很震撼,全是高大上的元素,一旦发出去,肯定会火,至少我就很心动。 
 
   绍绍问:“深度应该朝哪方面挖掘?” 
 
   我说:“深度一定是来源于人。例如刘嫂谈投资、谈经营,她的企业银行授信一个亿,但是他们零贷款,不玩资本游戏。例如赵老师谈宗教、谈写作,这些都是很有深度的。例如手艺人谈艺术,他坚守的到底是什么?例如哈雷机车玩家谈哈雷文化。” 
 
   这场旅行花了多少钱? 
 
   其实,一分钱都没花,因为吃饭都是刘哥请的,住宿也是队友安排的,哪有什么成本? 
 
   能赚多少钱呢? 
 
   批发了200盒日照绿茶。 
 
   准备了200本签名版《双手合十》。 
 
   准备了200个手工茶杯。 
 
   卖吗? 
 
   不卖,只是在游记里提到,是读者主动的求购,可以产生多少利润呢? 
 
   6万元左右。 
 
   而且,持续有威力,因为游记生命力很长,也许三五年过去了,还有人会翻出这些游记…… 
 
   绍绍接着准备去青岛,类似的模式。 
 
   绍绍就悟透了旅行。 
 
   如果试图以旅行来成名,旅行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游记,游记最重要的是照片,照片最重要的是摆拍和元素。 
 
   所以,《侣行》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 
 
   为什么普通人的旅行大家不关注? 
 
   因为,你玩的,大家早玩腻了。 
 
   你只要扮演着别人的梦想,那么你就会成为别人的偶像,就这么简单…… 
 
   你开辆长城,口口声声说做高端越野俱乐部。 
 
   没人信! 
 
   绍绍的棋下得很大,她想这么一站一站的做,然后一个省出一本书,出书难吗? 
 
   游记貌似是最容易的。 
 
   你可能要问:N多人去过欧洲,但是有几个出书了? 
 
   不是你不能出书,而是你不相信自己能出书。2011年我做旅行中国的时候,当时就在日照做了一期旅行,有个队友叫COLIN,他去欧洲旅行一圈,出书了,点选得很好,跟女朋友一起去的,书名叫《为爱牵手走欧洲》,他为什么能出版? 
 
   因为,他坚信我。 
 
   2011年,旅行中国,7万公里,零事故,年底我写了一本关于安全驾驶的书,没有出版,因为出版社跟我有合约,不能出版与互联网题材无关的图书。 
 
   若是我出版了这本书,那么就会被人混淆身份,我到底是个旅行者还是写作者? 
 
   这本书,是电子版的。 
 
   被网友发到了天涯上,成了天涯头版头条,当天访问量就过百万。 
 
   N多报纸采访过我,现在还能搜到,我跟房老师相识,就是因为她在报纸上连载了我的安全驾驶这本书,后来她成了我的写作老师。 
 
   N多出版社联系我,出版。 
 
   我都拒绝了。 
 
   因为出书对我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我23岁就出过书了,而且是全国畅销书,那时候我每年都出一本书。 
 
   过了新鲜劲了。 
 
   我就怂恿读者,让大家去出版这本书,可以直接改一下名字就行,我不要版权。 
 
   有人敢吗? 
 
   没人! 
 
   有个大学老师,她叫梦飞,我们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南昌,一次是在拉萨,别人都喊我小董,她喊我老董,因为她比我年龄小。 
 
   她拿去,先是改编,然后发到了一些论坛,火了。 
 
   我建议她抓紧出书,否则容易被别人发现了这个市场。 
 
   她否定了我的提议,她的意思是自己还没有吃透,必须吃透以后再去出版,另外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万一成名了咋办? 
 
   她的粉丝越来越多,2013年就超过了我,而且她的粉丝层次更高,毕竟都是有车一族,我的读者里,有车一族还属于少数。 
 
   这也是大家不相信安全驾驶是个很牛B主题的缘故。 
 
   后来,她准备好了,出版了图书,这个图书已经与我无关了,是她自己写的,我只是给了启发而已。 
 
   无独有偶,我遇到了一个安全驾驶的微信公众帐号,每年光腾讯广告补贴就有50多万…… 
 
   是房老师介绍给我的。 
 
   我问老师:“是你让他做的这个主题吗?” 
 
   老师说:“不是,他自己悟到的。” 
 
   我心想,真牛B,竟然跟我一样聪明! 
 
   男人对驾驶,总是充满自信的。 
 
   女人,恰好相反。 
 
   所以,关注安全驾驶的,多是女人,当时我还建了一个安全驾驶的群,真是美女成群,开什么车的都有。 
 
   2015年,小躺老师找我。 
 
   我说:“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没动静,给你丢人了。” 
 
   小躺老师说:“我还是希望能给你出书,例如安全驾驶。” 
 
   一听这个,我又不回信息了,就装没看见,他又想逼我出书了。 
 
   我实在不想出书了,因为出书会消耗我大量的精力,出版社要反复地讨论,反复地修改,至少要折腾半年,会影响我写日记。 
 
   写日记相当于什么? 
 
   天天出书! 
 
   春雨一直在找项目,昨天我想了想,要不要让春雨去学习梦飞做安全驾驶呢?因为这个市场巨大,梦飞做不过来,但是我又觉得不合适。 
 
   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是自媒体,就需要三个点: 
 
   第一、绝对专业。 
 
   第二、绝对持久。 
 
   第三、名师带路。 
 
   梦飞也是做了三年才有起色的,春雨太急了,他没有耐心坚持三年,这次日照骑行他也参加了,他也是台湾队友。 
 
   他喝酒了,喝的有点多,第一次见他喝酒,话特多。 
 
   我问他:“你理想的收入是多少?” 
 
   他说:“一个月剩10万。” 
 
   我没有再继续问。 
 
   因为,这个收入目标我帮不了,若是一个月赚5000元的话,我还是有办法能帮他的,他可能觉得创业太简单了。 
 
   出书不难,前提是用心。 
 
   COLIN出版的欧洲行的图书,一共300张照片,是从11万张照片里选出来的,你有这个耐心吗?我们去了一圈,一共拍了没有500张照片,人家是拍了11万张,你有这个心吗? 
 
   绍绍一定会出书的,因为她用心了,我能感受到,包括她一天能换三身不同的衣服,我就知道她真的用心了。 
 
   骑行的时候,就穿骑行服。 
 
   拜访的时候,就穿正装。 
 
   参观的时候,就穿裙子。 
 
   很有女人味…… 
 
   她问:“什么是女人味?” 
 
   我说:“一个女人,若是连男人都吸引不了,就太失败了,吸引男人的能力就是女人味,不是具体的味道,而是综合实力,一个没有男人勾引的女人是可悲的,不说明你正经,只能说明你没有魅力。” 
 
   她说:“谬论。” 
 
   我说:“你的旅行,最难的点在于两点。” 
 
   她问:“哪两点?” 
 
   我说:“第一、外联,就是联系这些车队和名人,其实他们都不会拒绝你,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 
 
   她说:“感受到了,只有自己拒绝自己,前提是一定要用心,例如先把礼物发过去。” 
 
   我说:“第二、坚持,你就是横空出世,也需要三年的时间来沉淀,我怕你坚持不住,因为这是一个追求立竿见影的时代,一定要把赢利放到首位。” 
 
   她说:“钱,无所谓。” 
 
   我说:“你只有把它当事业去对待了,你才会用心,钱是最好的监督员。” 
 
   她说:“好。” 
 
   我说:“别低估了五六万的利润,对于90%的人而言,这是一年的收入。” 
 
   她说:“知道了。” 
 
   我说:“要把旅行生活化,就是你在拜访别人的时候,是真的拜访,用心地聆听,用心地交流,用心地观察,去拜访谁,先把谁的书读透,带着问题去交流,每个人都很愿意交流自己的作品,你只有真的被打动了,你才能去打动别人,例如我们去参观那个手工艺人,他桌子上的杯子我是真心喜欢,我说买上几百个,也是真的买,走的时候他让我拿一个,我把我喝茶的那个杯子拿走了,特别特别的喜欢,若是把我们俩的对话整理出来,一定可以打动无数人,那么杯子自然被喜欢的人收藏了。” 
 
   她说:“他的作品的确很出色。” 
 
   我说:“记住一点:你不是在旅行,而是在读书,在修行,在成名,在创业。” 
 
   持久不是喊出来的,例如去年大家热衷于签名书市场,现在还有人热吗?早都偃旗息鼓了,不过真有人做起来了,最近刘醒龙和刘墉的书就是她去北京帮我签的。 
 
   创业,有些时候拼的其实就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