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怕怕

  那时,它还不叫加多宝。


  广告语特别火:怕上火,喝王老吉。


  有广告策划专家说,光这个“怕”字就价值1个亿……


  上周,小区组织安全讲座,讲了家庭用火安全、煤气安全,播放了一些火灾和爆炸的视频短片。


  散会时,讲台前排起了长队,买灭火器和煤气报警器的。


  我也买了。


  果然被“吓”着了。


  昨天,银行组织VIP客户听讲座,一个著名的律师,微博大V,侃侃而谈,一开场他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若是把在座的各位抓起来,50%的人是逃不掉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只学会了飞,没修跑道,咋可能平稳着陆呢?


  他讲述了温州经济为什么崩盘?


  因为,忘记了修跑道。


  有钱也有罪?


  他说:“有钱没罪,但财产来源不明,有罪。哪怕是个人,你说这些钱是你自己赚的,你交过个人所得税吗?你公司有没有偷税漏税?”


  那么,怎么修建跑道呢?


  要么,移民。要么,保险。


  最后,他推荐了两个险种,感兴趣的还真多,纷纷上台索取名片……


  原来,有钱人的内心也这么脆弱,平时看着飞扬跋扈的,没想到也是胆小鬼。我突然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没钱,真好。


  我咋有银行金卡的呢?


  金卡刚推出时,审核不是那么严格,淘宝有代办的,我就是钻了这个漏洞。用金卡有很多好处,例如坐飞机可以进VIP候机室,逢年过节有礼物,去银行办业务不用排队,平时银行经常组织VIP活动,例如品酒会之类的,只要去参加,就能送瓶梦之蓝或水井坊,还能免费参加4S店的深度试驾活动……


  原来,装有钱人可以占到这么多便宜?


  买保险?


  不买!


  曹纪平是山东卖保险最厉害的,他接的单动辄是500万以上的,他只做有钱人的生意,他也向我推销过保险,以为我是有钱人。


  有钱人为什么喜欢买保险?


  因为,怕!


  那个律师的演讲方式很特别,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互动。


  例如,他问前排一个大姐:你会跟你公公结婚吗?


  那女的,回答的很干脆:不会!


  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候,全场爆笑。


  但是接下来,他又附加了条件:假设你公公得了绝症,手里有1个亿的遗产,国家已经推出了遗产税,按照比例要交4000万,你只需要签两次字就可以省掉这4000万,跟你老公离婚,跟你公公结婚。


  你愿意吗?


  那个大姐沉默了。


  全场鸦雀无声。


  他接着说了一句:在巨额资产面前,伦理是不堪一击的。


  我想起了《夜宴》里的章子怡,她喜欢太子,结果被皇帝看中了,成了皇后,跟太子成了母子关系。皇帝驾崩以后,皇帝的弟弟继位,也就是太子的叔叔,章子怡又成了皇后,最后呢?


  章子怡成了皇上。


  在权力面前,别说是伦理了,连亲人的性命也只是砝码而已。


  《夜宴》里那句话很有道理:比毒药更毒的是人心。


  也许是最近研究水杯的缘故,我开始关注别人的水杯。开会时,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有1/3的人是自带水杯的。


  会议间歇时,我问了前后左右的几个大姐,挨着问她们杯子是在哪里买的?多少钱?


  旁边有大哥邪恶的笑了笑,他可能以为这是我泡妞的搭讪方式?


  泡妞何需搭讪呀?!


  杯子普遍100元以上,有功能杯,例如磁能水、富氧水等概念杯,也有保温杯,还有泡茶杯。


  杯子市场真的很大,若是有人能够真的以“工匠”的情怀去做水杯,赚钱是必然的,要把细节做到极致,特别是图案。


  我采访过天猫卖保温杯的,他说图案是非常关键的,有些女生选择一款杯子,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个图案。


  我喜欢什么图案?


  我喜欢有想象力的。


  喜欢简笔画,甚至可能是一笔划过……


  例如,杯子上面是蓝色的,下面是沙色的,沙上有简笔的骆驼,特别特别的简单,但是让人有了想象空间。


  我问了几个读者:“不说是马云版的杯子,就是懂懂版的杯子,99块钱,买吗?”


  也许只是“假设”的缘故,答案都是:买!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大胆的做一个假设,若是罗永浩用“工匠”的情怀去打造一款保温杯,也许现在真的火了,火大了。


  赚钱,还真不少。


  若是拿30万让明星给写句话,可能比较容易,但是拿30万去赌,这也是个很高的门槛。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图案杯,例如你去拉萨旅行一次,推出一款布达拉宫版的水杯,蓝天、白云、哈达,都是非常简单的线条,越是简单的线条对画家的要求越高,花3~5万找人画,利用游记来推广……


  我觉得应该能火。


  有梦想,就要勇敢去试,万一真的实现了呢?


  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就是图案要设计的真好看,让大家一看就喜欢。每个人内心都有“萌”的一面,所以画要具有“萌”的感觉,卖保温杯天猫店的老板给我的答案也是这个,越萌的图案,销量越高。


  萌,不代表幼稚。


  图案的设计灵感怎么找呢?


  多去大城市逛逛,看看一流品牌的设计,简约而不简单……


  前几天,我去星巴客,看到柜台后面的小黑板,简单的几句粉笔字,特别漂亮。我们家旁边也有家咖啡馆,也有个小黑板,但是怎么看怎么乱,花里胡哨的。


  青岛有家川菜馆,杯子是用竹子做的,给人的感觉很精致,但是总有点半土半雅的感觉。上次我去宁波,就是湖边的那个会所,杯子也是竹子做的,但是下面垫了一个竹子的托盘,这么一搭配,怎么看怎么像艺术品。


  什么是美?


  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要凭空去想象,而是要去看,因为有人在“美”的方面领先了我们太多太多。


  你吃过最精美的盒饭是什么样的?


  肯德基的?


  还是东航头等舱的?


  但是,相比空客A380的套餐而言,那差距太大了,人家真的做到了“极致”。每次坐A380我都有想卖盒饭的冲动,要是把盒饭做到这个标准,还愁没有竞争力吗?


  中国的哲学体系是“道”,但是中国人做事就是缺少了“道”,为什么呢?


  人口基数多,不需要做的那么完美,依然有市场。


  而日本人呢?


  则把“道”研究到了极致。


  日本造车的理念也是如此,他们认为车就是工具,那么就要把功能做到极致,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品牌不是宝马,更不是奔驰,而是丰田。


  去世界各地看看,到处都是丰田SUV的影子,迪拜更是如此。


  可靠!


  跑车呢?


  跑车就是追求速度,GTR把速度做到了极致,北京场地赛的记录基本都是GTR创造的……


  未来,我们必须要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商业竞争的根本是产品。


  就如同现在通过微信卖面膜,有谁做过研发?


  不就是贴牌嘛,搞个概念就可以做起来。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忽悠一把就跑,昙花一现,永远都成不了品牌,不用问明星用什么化妆品了,就是我媳妇这样的普通家庭主妇,她也不会用国产化妆品,就三个字:不相信。


  但是,从长远来讲,谁若是用心去钻研一个细分领域,一定会悟到“道”的。


  姜文跟冯小刚闲聊时,反对冯小刚每年出一部作品,因为这等于拿着上等的葡萄来酿造葡萄汁,而不是葡萄酒。


  酒是需要发酵的,需要沉淀的。


  姜文这些年推出的每一部电影都有酒味,他就是在悟道。


  姜文其实不仅仅是个优秀的导演,还是非常优秀的演员,看看《红高粱》,拍的多好呀!


  姜文,很善于思考,看他在《红高粱》里的表现,他没有演戏的感觉,是完全的投入。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就是五六岁的时候,我就会唱: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


  《红高粱》影响了多少人?!


  那么,《红高粱》的出彩之处是什么呢?


  歌好!


  里面几首汉子歌那是真过瘾,特别是颠轿子时唱的……


  莫言大部分作品都是无法拍成影视作品的,因为太真实,太尖锐,这部作品也是,有扒人皮的场面。


  看到这个场面时,我在想一个问题。


  有人拿枪逼着我,让我扒我朋友的皮,不扒就把我枪毙。


  可能,我也会去扒。


  莫言写这个细节,其实就是让人去重新思考和审视人性,你真的愿意为朋友赴汤蹈火吗?你真的永远不会背叛吗?


  都是砝码问题而已!


  《红高粱》这部作品能够上映,很大程度是因为其符合主旋律,讲了小人物抗日……


  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通病”,是体制下作家的特点,自觉不自觉的总是要歌颂上两句,或是习惯,或是刻意。


  做不到真正的“真实”。


  莫言诺贝尔作品《蛙》存在同样的问题,若是这部作品描写到85年以前,是一部非常完美的作品,但是他非要写到改革开放,写到今天的代孕,给人的感觉太假了,他们那一代作家,还没学会如何写当下的题材。


  不是干涩,而是生硬。


  他们的想象力是有局限性的,搞代孕公司何必搞个养蛙厂?


  有人会反驳:这是文学创作!


  是的,但是莫言的文学创作中,“真实”一直都是他的修辞手法,你没感觉他写的姑姑仿佛就是真实的吗?


  在85年以前的描写里,都是“真实”的,而且是非常非常的真实。


  85后,就漏洞百出了。


  最近,我一连看了三部古装戏:《英雄》、《夜宴》、《龙门飞甲》,若是让我给编剧评分,我打出的分数都是不及格,为什么呢?


  缺少了逻辑!


  并非说武侠小说就可以不讲逻辑,金庸的作品也是武侠,但是你看看逻辑严谨不?环环相扣,让你觉得至少是能自圆其说的。


  逻辑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自圆其说。


  《红高粱》还有一个硬伤,跟《小兵张嘎》犯了同样的错误,都是讲述了老百姓参与到国家大事里去,甚至当成了至高无上的事业……


  这种写法就违背了现实。


  因为,老百姓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胆小怕事的,是不愿意掺合到任何斗争中的。


  老百姓是最麻木的群体,多是墙头草,谁给好处,就听谁的……


  当时,威海卫是外国的租界,老百姓晚上偷偷的挪界碑,一晚上把整个村子挪进去了,因为外国待遇好呀!


  我以前写过一个段子,若是美国指定我们村是自由贸易区,只要是我们村的户口可以享受美国绿卡待遇,我相信我们村一套房子能炒到1000万。


  《英雄》更是如此,四个侠客想刺杀皇帝?


  特别是梁朝伟作为刺客还写了“天下”二字,意思就是以天下为重,不能杀皇上……


  扯蛋!


  他有这个高度,还至于当个刺客吗?


  飞机上,后面是一对老夫妻,年龄60岁左右,他们俩在跟邻座讲述自己世界各地旅行的经历,他们退休以后每年都会去一个国家,去过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


  我在想,这有啥好炫耀的?


  我30岁的时候,就有跟你们类似的经历了,我都懒的炫耀了。


  但是,我又反过来一想。


  他们比我父母已经多见识了太多,我父母这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出国了,他们在自己的井底生活的很幸福,也可以理解为闭塞的、狭隘的、愚昧的幸福。


  那对老夫妻谈到自己的儿子,谈到自己的孙子。


  我在想,若是真的需要比,也是我跟他儿子比,那我又落后了很多……


  一代落伍,两代赶不上。


  高姐那边有个客户,每次出去旅行都带着孩子,小姑娘比我儿子大一点点,只有五六岁的样子,已经走过五大洲了。


  等她长大了,她会羡慕写游记的人吗?


  不会!


  为什么游记如此吸引人?


  吸引的是脚上有铁链的人。


  每次出去旅行,总有队友发出类似的感慨:我发了几张照片,浏览量翻番了……


  在迪拜时,有个小队友发了一张在免税店的照片,下面赞声、嫉妒声一片。


  我以前写过一句话:旅行是成本最低的成名方式,谁都能出名,我采访过苏夷风,他骑行18个国家,他就认同这个观点,谁都能骑完,只是他骑了,别人没骑而已。


  但是,有人反对我的观点,就是悍马哥,他认为旅行是成本最高的,因为有人身安全成本,一不小心一命呜呼了。


  人们习惯了往上看,当有人看起来比我们牛B时,我们就开始羡慕别人,欣赏别人,若是悍马哥环旅完了中国,推出一款悍马款纪念水杯,招募500个代理没问题吧?一个代理拿100个水杯,5万个就没了。


  所以,成名要趁早。


  要先站在别人头上……


  我在青岛发了个说说,接着一群青岛的读者联系我。


  我就觉得蛮有意思的,你说我算个啥?


  就是无业游民而已,只是偶尔写写文章,但是他们却觉得我很牛B,貌似与众不同?还要送我礼物,请我吃饭。


  其实,就是“虚名”带来的。


  这种虚名若是转化成生产力呢?


  动辄几百万。


  若是按部就班的去上班呢?


  我去青岛,求谁,谁不搭理我。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认识真实的自己,多去机场逛逛,什么明星,哪有人搭理你?除非是识别度非常高的明星。


  有个读者在机场做地勤,我问她见了明星紧张不?


  她说,见多了,早麻木了。


  当坐在飞机上,飞往另外一个半球时,你会忽然感觉,什么名气,什么名人,都是过家家罢了,你问问这个飞机上,有谁认识你?不就是个唱歌的吗?在古代叫戏子。


  寻常心。


  最近几次旅行,我都算年龄大的,普遍是90后,他们能花几万元出国旅行,说明都是很有实力的……


  我一直都建议大家主动成为旅行的组织者,可以是自驾游,可以是国际游,不在于你能赚多少钱,而在于你能获取很多信息,你自己又能见识很多美景。


  我们为什么闭塞?


  无非就是我们缺少了跟别人碰撞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不缺少喜欢玩的人,也不缺少有钱人,缺少的是组织者。


  例如,你带着大家重走丝绸之路,从兰州出发,七八个人,租两辆车,我们直飞过去,出发前你说好标准,每人给你3000元组织费。


  我是旅行的受益者,我又不喜欢组织,因为我烦这些琐事。


  为什么最近总是谈旅行?


  因为,最近一直都在旅行,感触特别深。


  过去可能感觉赚钱非常难,现在觉得不是很难,至少思路非常的清晰,也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


  走出去不是为了花钱,而是为了赚钱。


  走出去,还有一个最大改变,就是你在慢慢的“去标签”。从我们出生起,就开始被贴上各种标签,而且不断的强化,这些标签把我们的内心给禁锢住了。


  可是,当你走出去,你慢慢会发现,世界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并非只有一种活法,甚至你是同性恋都可以结婚,因为那也是爱情。


  你会变的越来越包容,不再轻易的仇恨,不再轻易的抱怨。


  这一点,村上春树比莫言厉害,他写的地理格局都很大,就是地球村的感觉,而莫言的作品呢?跳不出高密。


  这与他们俩的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国内那一代作家普遍喜欢“升华”作品,要让作品有意义。


  有人除外,谁呀,这么另类?


  王小波!


  王小波为什么如此的理性?


  因为,他曾经生活在美国。


  还有就是鲁迅,他写的东西没有歌颂的味道,却刀刀见血,鲁迅是日本留学生,接受过理性教育。


  我很少看国内电影,总觉得太假,这是整个教育造成的,作文要有升华,新闻节目也要有升华……


  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这是装出来的。


  真正优秀的作品,是用很小的事去映射,例如《一次别离》,就是一个离婚案子,却映射出了整个国家的问题。


  真实比所谓的“正能量”更有正能量。


  柴静的《看见》刚出版时我就买了一套,翻了几页,感觉就是名人回忆录式的,纯粹是忽悠钱的。


  但是,当销量突破100万时,我决定重新读读,一本书如此畅销,肯定不是简单的炒作,而是有干货。


  我每天读一节。


  也许是职业相近的缘故,我更能懂她。


  写的真好。


  她写到去采访一个德国青年在广西山村支教的那期节目,这个德国青年就提出了这点疑问,难道情感非要刻意塑造出来?


  不需要!


  只要你是那么想的,你不需要有任何做作,也不用担心别人感受不到你。


  只要你是用心的,哪怕从来没说过“我爱你”,对方也能感受到你。


  你是装出来的,哪怕每天都是甜蜜的吻,每天都是99朵玫瑰花,对方也感受不到你的情感。


  这也是文学创作、节目创作、电影制作应该借鉴和遵循的规则,不要试图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不需要,只要你是那么想的,自然就流露出了。


  我读了《看见》这本书,很佩服柴静的经历,年纪轻轻,走遍了大江南北,去了世界各地,博览群书,粉丝万千,人生到达这个地步,也值了。


  我多次拿柴静给媳妇当例子。


  我不是说让媳妇去做记者之类的,而是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有使命感,这个使命感未必多么高大,未必多么正义,至少是遵循内心的,是你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哪怕你就想做出世界上最美的花盆,你也是不枉此生的。


  我们的选秀,还处于拼眼泪的时代,大衣哥就是很成功的例子,拼弱势,貌似谁穷谁残废谁能博出位……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什么时候选秀不介绍这些时,就行了。


  就如同朱克唱的《离不开你》,就算他不说妻子已经去世了,大家从歌声里也能感受到。


  朱克就唱了这一首好歌,因为是真情实感。


  写爱情故事的人很多,王朔写的不错,对不?


  其实,王朔的文章类似小品,有段子手的感觉,《非诚勿扰》的亮点就是那几句话……


  读者变了,变的越来越挑剔了,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全是正能量的作品了,而是相信读着特别真实的文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YELLOW小说。


  那种又是约会校花又是开着跑车泡妞的文章我不喜欢,一看就太假,我喜欢那种很真实的文章,一看就是真实经历的。


  不是教大家如何写文章。


  而是分享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不需要装了。


  怎么想的,怎么来吧!

 

b0adDDDD-b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