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我的信仰~

  3月14日,晴


  继续说说私塾?


  我儿子要读幼儿园了,牛哥的朋友建议去读私塾,一直读到14岁,不仅仅精通古文,吟诗作画更是信手拈来。


  我表示很诧异,有人把孩子送去吗?


  他说,太多了。


  他们是坚挺的私塾文化拥护者,提倡复辟这种文化,保护汉语文化……


  读书的时候,不仅仅要读出声来,还要有节奏,要摇头晃脑,要使用竖版书,这是他们的信仰。


  我问牛哥:“你会把孩子送去吗?”


  牛哥说:“孩子的教育,不能试错,只有一次机会。”


  他们是有信仰的一群人,不吃肉,不上网,不看电视,每天晚上在家抄佛经,信佛教,信中医,信私塾,大女儿读到初中不让读了,让出来学中医了。


  他们是虔诚的,跟他们交流一下,你会觉得很震撼,信仰竟然有如此的力量,说到激动之处总是义愤填膺,总感觉中华文明优秀的玩意都没有传承下来。


  他们认为古代秀才比现在的博士更博学……


  问我什么态度?


  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很俗的:优秀的东西一定会传承下来的!


  到底谁对谁错呢?


  还是我昨天的观点,没有对错,只是信仰不同,有的人信过去,有的人信未来,我们之所以会争论,是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的信仰是正义的,想用自己的信仰去说服别人,甚至成为反对、打击、侵略别人的借口。


  信仰,挺可怕的!


  人,到底是不是应该吃素呢?


  人首先是一个动物,其次才是一个人,从动物层面来讲,人是杂食动物,可以吃肉,可以吃素,这就跟狮子必须吃肉是一个道理,是上天这么分配的。


  但是,有的人提出,人应该吃素,要保护动物。


  多亏狮子没有人的智慧,如果有人的智慧,狮子也会有信仰了,也会集体吃草了,即便是偶尔吃了顿肉,它们也要集体忏悔了。


  所以,聪明了未必是好事,会纠结一些原本不需要纠结的事。


  全世界,哪里素食主义者最多?


  印度!


  是因为佛教吗?


  不是,佛教早已经退出印度的主流教派了,印度主要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印度教里的神是这么说的,肉是肮脏的,吃肉会玷污你们高贵的血统,神是不喜欢的,只有下等人才能吃肉。


  在印度,有半数人是素食主义者。


  他们素食,不是因为健康,不是因为保护动物,就是因为神的指令。


  他们不仅仅不吃肉,长的像肉的蔬菜也不能吃,例如茄子、蘑菇因为长的太像肉了,也不吃,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排斥肉。


  信仰往往会成为我们攻击别人的道德准则。


  例如,素食主义者觉得吃肉的人没有道德……


  不吃狗肉的人认为吃狗肉的人太残忍,是人渣。


  换句话说,鸡鸭跟海豚有什么区别?


  只是你认为海豚更可爱一点而已,我咋觉得鸡更可爱呢?!


  胡律师有个观点,什么动物不会灭绝?


  第一、可以被食用的,如果孔雀肉比鸡肉好吃,那么鸡就成了孔雀,孔雀就变成了鸡,如果海豚肉被大量追捧,那么全世界就会兴起人工养殖海豚。


  第二、被高度保护的,例如大熊猫。


  但是,他又补充了一个观点,为什么有些动物需要被保护?


  因为基因不行了!


  苍蝇需要保护吗?


  哪怕我们以苍蝇为主食,苍蝇也不会灭绝的,这玩意繁殖能力太强了……


  活佛吃肉是要念经的,他说动物跟植物是有区别的,动物是有灵的,植物是没有灵的,动物是泛指,甚至包括苍蝇在内,我们下一辈子可能会轮回成个苍蝇,让人一拍子拍死了,一生就GAMEOVER了。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人跟细菌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是物种差别而已,不能说人类高级于细菌,细菌会隐身,你会吗?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但是不要拿自己的信仰去作为标准谴责别人,你吃植物,植物就不疼吗?


  人家长的好好的,还没开花,你就把人家吃了。


  真正的心疼世界万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啥也别吃,不是有什么辟谷术吗?李一道长可以不吃不喝,N多信众,每天只需要喝他配的水就可以了。


  什么水?


  营养水!


  我以前写过一个帖子,谁愿意挑战辟谷,我可以付2万元给你,我全天候监督你,你只能喝纯净水,如果能坚持8天,我把钱给你。


  为什么?


  世间万物,不会离开一个基本规律:能量守恒!


  我真想把车子送到道观,让车子也学会辟谷,以后就不用加油了,为什么要加油,因为油燃烧以后释放能量转化动能,能量是相互转化的,但是能量不能凭空出现,世界上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无论是风、水、电,还是石油、煤炭、核能,都是太阳能的变种。


  我以前推荐过一节公开课,是讲述减肥的秘密。


  有的人坚称自己没吃零食,但是就是瘦不下来,科学家不信,你每天消耗2000卡路里,又没吃多少东西,咋可能一直胖呢?


  就做了一个实验。


  第一、要求无论吃什么,都要记录下来。


  第二、让其喝标识水,是用来计算他们每天摄入的能量。


  结果发现……


  都撒谎了,他们都是无意撒谎,例如吃了个巧克力呀,吃了个棒棒糖啊,都没有作为食物计算在内。


  他们实际摄取的能量是他们记录的能量的一倍!


  中国少了一味药,常识,但是偏偏有人信,我们圈子里有人组织过泰山辟谷,也组织去过福建辟谷,我能说真话吗?


  道长有要求,只能喝他们配制的辟谷水,要么就服用他们配制的辟谷粉。


  一句话:能量是守恒的!


  你说的辟谷之类的神功,早在1942年就被证实是骗人的了,有人绝食挑战世界吉尼斯记录,但是并非是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喝,他是要喝果汁的,而且是自己配的果汁,为了防止能量消耗,他连澡都不洗,几乎是一动也不动。


  集日月之精华,你也真会想……


  说一句我自己的信仰:辟谷会伤害你自己。


  人体不摄入能量时会分解脂肪,分解脂肪时会产生酮体分子,酮体是酸性的,在体内不能积蓄太多。血液是弱碱性的,如果像酮体这样的酸性物质太多了,把酸碱平衡打破了,血液变酸了,医学上叫酸中毒,这是有生命危险的。


  另外,酮体是有味道的,当酮体随体液排出时,你闻到的就是酮体的味道,用道长的话就是身体的芳香。


  中国的人均寿命是最长的,因为咱有中医,咱有道术,别的国家没有,所以他们死的早,小日本的平均年龄才80岁。


  有个数据,连中医爱好者也是认同的,大家可以查查历史,在现代医学引见中国以前,中国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


  具体数据可以自己百度,这不是杜撰的!


  按照这个标准,我再有4年就OVER了,在三国时期,三十来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老夫今天又要挨骂了……


  理性思考,我还是那个观点:优秀的东西一定会传承下来的!


  例如,国画为什么不需要保护?书法为什么不需要保护?


  因为,它是有生命力的!


  这是我的信仰,肯定也会受到抨击的,因为跟你的信仰可能是反的,我们都觉得自己的信仰代表着正义,所以永远不可调和。


  有棱角不好。


  我不喝酒了,就如同不吃素一样,终于有点禁忌了。


  从身体角度而言,是好事,少喝酒,少狼狈,少伤肝……


  但是,又很尴尬。


  因为,很容易冷了场,酒是有助兴的作用,很容易拉近人与人的感情,当你坐在主宾的位置不喝酒时,往往让整个局面失去了原有的热闹。


  牛哥的观点是:酒应该跟兄弟喝,适量、随意!


  另外,不喝酒了,也不好意思参加一些酒席,大家都喝酒,显的自己很另类,仿佛是不给人面子,特别是在山东这个礼仪之邦,更讲究这些,凭啥你不喝?


  素食主义者面临的尴尬也是如此。


  别人请你吃饭,你说是点肉还是点菜?


  最终,就滋生了一类饭店,所有的鱼、肉都是用素食作成的,服务员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这里也不能喝酒,那鱼、那肉也有点味道,像真的。


  吃顿饭挺贵。


  我这人太俗,我就问了一句:咱为什么不去吃真的呢?


  季羡林谈过这些事,他认为无论养生还是信仰,都要随性一些,不要让别人太尴尬,该吃吃,该喝喝,信仰是洗涤心灵的,不要太注重形式。


  佛说家常事。


  越是得道高僧,越平和,越不在意那些客套的形式。


  昨天,有人提出《当和尚遇到钻石》的作者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以佛法为做生意的准则赚到了不少钱。


  我来说说内幕?


  作者叫:麦克尔·罗奇格西。


  近两年频繁到中国来讲课,还送了我一本签名书,其实他自称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你可以这么理解,他就是给自己贴了层金而已。


  他是标准的假和尚……


  他传播的也是假佛法,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西藏一些上师也写过公开信,因为此人打的旗号是藏传佛教的弟子,容易让人误以为藏传佛教真的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可以这样修行的。


  这人跟加措活佛是一个道理,加措活佛是不应该叫“活佛”的,我们现在见个穿红袍的就叫活佛,活佛是有认证的,是需要从小就指定的。


  我说加措活佛是假的,鬼脚七会不会骂我?


  但是,他就是假的,充其量是僧人,连喇嘛都称不上,因为喇嘛也属于比较高的称谓。


  真的,未必出名。


  出名的,未必真。


  因为,我们不会求证,只会追随……


  有个朋友是政府官员,我问了他一个很私人的话题,就是会不会有人冒充高官来骗吃骗喝?


  他说:“这种情况肯定有,咱也不会去刻意的求证,不就是顿饭嘛!”


  有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朋友在邻市是做纺织的,那里纺织业是很发达的,有一天,税务局的老大找到了他,说河南驻马店那里的税务局领导找他给联系个纺织企业,要批货。


  税务局老大的朋友,肯定不能怠慢呀!


  对方要求先货,后款。


  心想,至少要给老大这个面子嘛……


  货就给送去了,但是人就联系不上了,才知道被骗了,再联系税务局的老大,他才醒悟过来,他也是被骗了,因为对方冒充的税务局的局长,他也没求证。


  后来的故事更曲折了,人找到了,不过因为非法拘禁,他自己不仅仅没拿回货款,还差点进去,两地司法机关还产生过较量。


  这是差不多10年前的事了,2004年的,当时我还在读书,这个朋友是我的一个老大哥。


  跟刘克亚去沙漠冲浪的时候,他谈到了一个观点: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越丧失了思考的习惯。


  因为,我们获取答案太容易了,不需要思考了。


  人们越来越喜欢看热闹,只要有热门事件,接着就是全国热点,因为信息传播太快,我们每天都成了长舌妇,评头论足,比古代的皇帝还关系国家大事,仿佛真的可以指点江山。


  其实,与你没有半点关系!


  越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要保持闭塞,少听,少看,多思考。


  宁愿看本杂志,也别去天涯八卦!


  八卦新闻无非就是谁把谁潜规则了,谁靠谁上位了……


  我又在想一个问题,陪导演睡觉,真的能上位吗?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我以前写过,四人帮时,老百姓如何抹黑江青,说这个女人不得了,太腐败了,床头一个白糖罐子,床尾一个红糖罐子,早上吃了晚上吃。


  在老百姓眼里,这就是最奢侈的生活。


  其实,当坐在江青这个位置时,她想吃啥不是很轻松的事?咋可能需要把床头上放上糖罐子呢?


  老百姓看到的是自己,想象到的是自己,他们无法理解江青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也许江青吃素呢?


  导演潜规则女演员,其实也是咱老百姓想象出来的,给予扩张化了。


  导演跟女演员睡觉,这肯定是很常见的,但是这与上不上戏关系不大,为什么呢?


  因为,睡一觉,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如果睡一觉就可以当演员,我求睡,怎么睡都行……


  刚拿驾照的人,开什么车都新鲜,开面包车都能开出跑车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个开过很多车的人而言,他只会对自己喜欢的车型感兴趣,甚至具体到某一款车,而不会乱开。


  对于导演也是如此,什么女人没见过?


  当男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不会来者不拒,而会选择两情相悦,选择有品位的、有内涵的、有高度的,至少能够有思想碰撞的,对于那些单纯身材好的花瓶根本没啥兴趣。


  这个事,你问我,我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别想歪了,我是采访过一些业内人士……


  你要把睡觉市场化,价格化,你就会明白很多事,即便是模特级的,5000元够不?


  你觉得5000元能让一个人当女主角吗?


  不可能的事!


  谁可以决定女主角是谁?


  投资人、票房!


  有部电影叫《鞭炮》,拍的很烂的一部片子,就是讲述娱乐圈潜规则的,这部电影我是全程看完了,从剧情推进和拍摄手法来讲,都属于一部烂片。


  我之所以坚持看完,我是想看看有钱人的办公室是怎么装修的。


  为什么国产电影太烂?


  因为经受不起推敲,俩字:太假!


  纪实文学会越来越火,因为真实,坚守真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我问过很多出书的人:书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答案多数都是:基本上是!


  我问过刘克亚一个问题《都是英语惹的火》里面的那个恋情是真的吗?


  他说,出版社要求的。


  因为,我是一个很挑剔的读者,我不喜欢速读,因为速读看到的都是表面,我喜欢一段一段的反复读,并且把我不知道的点都标注出来,再去百度,再做笔记。


  速读吸收不到20%,精读可以达到60%以上,但是离作者表达还是距离很远,因为信息传递过程是有损耗的。


  例如读《白老虎》,我也是精读的,精读就会容易发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例如赵老师不开车,平时有司机,他可能就拿捏不准日照离曲阜是几小时的路程,他在书里写的是两小时路程,实际上至少要三个小时以上。


  我对比过纪实版的《白老虎》与小说版的《白老虎》,天壤之别,虽然小说版的辞藻更华丽,但是我喜欢纪实版的,人物、地点都能立刻对上号,而小说版的则需要重新标注。


  我问过赵老师一个问题,写小说的时候,是不是要先画人物拓扑图?


  他说:“不仅仅如此,有些还要写人物小传。”


  如果我们想把人物关系理顺,就要借用作者创作的办法去读书,边读边画拓扑图,还要画地名的拓扑图,特别是《白老虎》这本书,人物出场太频繁,我都记混了。


  我就在想,我写的日记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人物出场太频繁,对于新的读者而言,简直是眼花缭乱。


  后来,我在想,其实这又延伸出来一个生意,专门帮作家或写手挑刺,挑一些专业性的错误,例如涉及到金融,那么有金融方面的读者给挑刺,涉及到医疗,有医生给挑刺,涉及到了车子,有汽车爱好者给挑刺。


  美国有部电视剧叫《急救室的故事》,这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医学专业知识,都是由一线医生给提供的,即便是专业人士看了这部电视剧都觉得很真实。


  而中国的呢?


  多数经受不起推敲,为什么呢?


  因为编剧多数是作家,仅仅是靠自己的经验去写的,又没有专业的编剧团队,很多电视剧是怎么拍生孩子的?


  啊~啊~啊!


  哇~哇~哇……


  护士把孩子抱到了妈妈身边,妈妈甜蜜的笑了。


  你去妇产科看看就知道了,生完孩子的女人哪有心思考虑孩子?根本没心思看上一眼,生完了,就仿佛解放了,先休息休息再说,即便是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的。


  《白老虎》里的主人公叫董刚,是赵老师的亲戚,人送外号蒜王,预算大蒜走势特别牛B,赵老师跟着他采访的三天里,他就赚了300万。


  而且,他让谁发财,谁就发财。


  这一点,我特别佩服赵老师,如果是咱,咱肯定想,董刚,我也跟着你炒大蒜吧?!


  但是,赵老师没有,他觉得人性不能贪婪,要赚应该赚的钱,赵老师把董刚比喻成猎人,他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么猎物到底是谁呢?


  当他走向田间地头,他就找到了答案,就是这些蒜农!


  董刚当初贴赵老师贴的很紧,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读书,我有自己的判断:


  第一、赵老师在当地的官职、身份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董刚每次搞会议都让赵老师坐嘉宾席。


  第二、董刚一直想找人写本书,赞美自己的,主题就是《蒜神》。


  我就在想,围绕在名人身边的,多数都是索取者……


  赵老师听说了董刚想找人给他写书的事以后,就停止了这本小说,后来董刚入狱以后,他觉得这个故事值得一写,警示更多的人,才动笔写了,真人真事,真实姓名,真实故事。


  有一点,我挺佩服的。


  赵老师为了写好这个题材,去采访过当地农民,去采访过政府官员,去采访过协会的领导,去采访过电子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走访,去北京、去盐城。


  赵老师都能跑出去,而我们却跑不出去,到底是什么拴住了我们自己的脚呢?!


  董刚的故事跟《鞭炮》主人公的故事是相似的,任何不是常态的生活模式都是变态的,迟早是要出事的。


  什么样的生活不是常态?


  第一、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吃晚饭。


  第二、经常喝醉。


  第三、钱财来的太容易。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不用为生活焦虑,每天回到家,推开门,饭菜香气扑鼻……

 

b0adDDDD-b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