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下留情

  琉森,瑞士小镇。


  来之前,听领队描述,感觉美的让人窒息……


  其实,他描述的夸张了,一点窒息的感觉都没有,不就是座山嘛,不就是个湖嘛,不就是湖里有一群天鹅嘛,还有啥?


  我更喜欢来琉森的路上,那景色才叫美,随手一拍,就跟油画似的,瑞士的美在田园,不在城镇。


  在琉森,自由活动。


  我们哪有心思看湖呀,那天鹅跟我奶奶家的大鹅有啥区别?不就是会飞嘛?从小就跟鹅打交道,没兴趣。


  中国游客就喜欢逛街,一条街全是卖手表的,每个柜台都配有中国营业员,有的大型商场干脆打出了中国招牌。


  买块表,就跟买棵白菜似的。


  领队跟我交了底:不是特别想要,千万别买,因为这是贵重物品,莫冲动。


  我也把这个观点传递给了队友,何况我们都还年轻,戴个这么贵的手表也没人识货。我想起了冯小刚(此冯小刚非彼冯小刚)请我吃饭时的场景,他让我点菜,我随意点了两个青菜。


  他把菜单抢过去:这不行,要上几个硬菜。


  他点了一桌硬菜,全是肉……


  席间,他要教育我呀,嫌我不会打扮,竟然戴个电子表。他一撸袖子:这表认识不?


  我摇摇头。


  “1万多,瑞士产的,全自动机械的。”


  我没说话,心里默默地嘲笑了他:不就是个破表嘛,有啥了不起?1万块钱也好意思炫耀,真土。


  不过,他是一番好心。


  他的理论是啥?


  人在江湖,给人的第一印象要好,没人有耐心去了解你邋遢外表下的内涵,现代人都是外貌协会的,第一感觉就把你PASS掉了,你还指望有下次?


  在琉森,我们几个去劳力士逛了一圈,装作很懂的样子,挨着看,挨着试,趁机去趟厕所,因为劳力士有免费的厕所。


  欧洲上厕所多是收费的,1~2欧,合人民币还是蛮贵的。


  自从法国喝过酒以后,领队跟我们几个关系很好,形影不离。他也蛮负责的,看到我们想买手表,总是先提醒一句:真的想要?不是冲动?


  真的,人在那种环境下,特别容易冲动,因为大家都是扫货心态,他买你就想买,何况刷卡又不心疼,关键是标的价是欧元,总感觉好便宜。


  逛完手表,去买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才15元,太便宜了,先给我来上10把,每个队友送一个。


  不值钱。


  感觉跟国内的刀子没啥区别呀?


  我买了一把大的,可以用来吃牛排的,昨晚媳妇做的牛排,拿刀轻轻一划就切开了,太锋利了,家门口西餐厅的刀子割牛排就跟锯木头那么费劲。


  买了瑞士军刀,买了巧克力,我们决定去吃饭,饿了。


  领队说附近有星巴客。


  我们几个虽然年轻,但英语都是数学老师教的,根本不知道“星巴客”怎么讲,有脸皮厚的,例如朝哥,说着一口地道的江西版英语问美女星巴客在哪里?


  美女给他描述了半天:leftrightleftrightleftgogogo……


  转了半天,发现又回来了。


  路边有个美女,特漂亮,抽着小烟,很优雅。我们又怂恿朝哥去问路,朝哥去了,美女很热情,又是一番:leftright。


  终于让我们找到星巴客了。


  问妹妹,想喝点啥?


  她说,抹茶。


  应该怎么翻译呢?


  有队友准备充分,拿出手机给翻译,手机也被搞崩溃了,翻译不出来……


  星巴客的服务生是俩帅哥,笑的特别甜,指来指去,挨着每个图让我们认,看看哪个是抹茶。


  旁边来了俩女生,懂那么一点点中文。


  她们自告奋勇帮我们翻译,可她们俩也被“抹茶”给搞迷糊了,到底说的是啥呀?


  她们纠结“抹”是个什么玩意?


  我用手在胸前比画了一下……


  妹妹拽了我一下:哥,那是抹胸好不?!


  交流了半天,俩服务生也没搞懂我们到底要点啥,后面倒是排起了长队,他们也不抱怨,在默默地等待着。


  我心想,欧洲太不人性化了,竟然不懂中文?


  走了!还是去吃麦当劳吧!


  恰好是放学时间,麦当劳里来了一群又一群大学生,真的是赏心悦目,就跟电影里演的一样,他们的衣着、举止都非常的得体,即便是对我们这群陌生人,也投来微笑。我们几个闲聊,说去厕所的事,旁边有个女生把小票拿给我们,告诉我们厕所是有密码的,密码就是小票上的四个数字,她是自发的。


  吃完饭,他们会用餐巾纸把桌子擦一下,把盘子主动收起来,桌子接着又可以坐人了,整个过程无人监督。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们走的时候,也把盘子收起来了。


  忽然想起来,我们在服务区吃过一次麦当劳,走的时候没收盘子,可能又给中国人丢脸了……


  人在那种环境下,很容易被感染。平时坐火车,我们习惯了大声喧哗,可是当坐在你旁边的人正在读书时,你忍心大喊大叫吗?


  欧洲的火车上,很安静。


  餐厅也是。


  当时,给我最深的触动是什么?


  以后有条件,一定要送孩子出国读书,可能最终还会回来,但是至少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至少要知道世界上真的有高素质群体存在,他们生活的是那么的和谐。


  特别是坐火车的时候,我觉得很惊讶,竟然没有安检,没有检票员,上了火车竟然没人问。买票类似ATM机,全自动的,我们不会用呀,有个小姑娘很有耐心地全程教了我们,一直到我们把全部的票买完,她才离开。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被外国人给偷去了,妈的。


  琉森那湖,很深,竟然清澈见底,那水有多么清澈呢?


  趵突泉去过没?就那个感觉,跟纯净水似的。湖里有很多水鸟、天鹅,有个奶奶带着孙子在喂鸟,奶奶一伸手,小鸟就落上来了,孙子在旁边跟着学,但是孙子总是太急,吓跑了小鸟。


  他们喂,我们拍。


  老外的思维模式很简单,就跟这些水鸟似的,对人不设防,总是先把别人预设为好人,拿500欧的钞票去超市买东西,营业员竟然不看看钱币真假……


  太傻了,早晚会被骗的。


  以前,看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没有太多感触,觉得只是个爱情故事罢了,而且年代久远,漏洞百出。


  这次,去了巴黎圣母院,再想起雨果的作品,突然对这个人肃然起敬,雨果调侃的是什么?


  宗教!


  欧洲几乎是全民信教,雨果这可是大逆不道……


  作家,应该有自由基因,有不受任何束缚的思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应该刻意地去迎合谁,这样的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雨果做到了。


  国内的作家,每个人脖子上都套有枷锁,谁敢写?


  到处都是禁区。


  去梵蒂冈的时候,一走进大教堂,真是肃然起敬,整个人如沐春风,感觉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别说教皇有多么神圣了,单是这建筑就让你有了膜拜的冲动……


  谁敢挑战教皇?


  全世界有十亿信徒。


  大家有没有看过《教父》系列?最后里面讲述了刺杀教皇,还有教皇洗钱的一些内幕,我突然特别佩服作者,咋这都敢写?也太有想象力了吧?


  我一直好奇,梵蒂冈会不会做出抗议?


  结果,没有!


  因为,他们也知道,那仅仅是一部小说而已,在美国电影里,总统都是可以刺杀着玩的。


  言论自由,离我们很遥远……


  所以,中国作家都学会了:包藏祸心。


  什么意思呢?


  把你要表达的东西,隐藏在文字深处,既能顺利出版,又能传递观点。


  文学作品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情怀”的,为什么喜欢“巴黎圣母院”?就是因为雨果。


  我还特别想去巴黎的爱情桥,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锁,这座200年的铁桥曾经被这些同心锁压塌过一次。政府呼吁不要锁了,可是情侣们太疯狂,依然去锁,还要把钥匙扔到河里。


  受谁的影响?


  意大利作家莫恰的作品《hovogliadite》内的一段情景:一对情侣把名字刻在锁上,挂在罗马米尔维奥桥的灯座上,然后把钥匙丢入河中。这本畅销小说后来被拍成电影,吸引了不少情侣争相模仿。


  当时,领队问我们,意大利最想去哪里?


  我说,威尼斯、斗兽场。


  是受《威尼斯商人》与《角斗士》的影响,不过真到实地去看一看,又觉得不如不来,因为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特别是我们去威尼斯的时候,正好涨潮,整个广场都淹了,而且又下大雨,鞋里全是水,难受死了。


  瑞士的手表是不是便宜?


  各方说法都不相同。


  领队认为,瑞士是产地,肯定是最便宜的,至少比香港便宜,因为香港人也到瑞士买手表。


  图王认为,香港最便宜。


  高姐认为,全世界的手表一个价,国内专柜跟瑞士是同价的。


  胡哥认为,比国内便宜,他帮朋友带了一块欧米茄,国内2万2,瑞士1万8。


  我给媳妇买的表是在银座买的,3万6,在瑞士是3万5,几乎是同价的,不过瑞士可以退税,但是进海关有被查到的风险,还要补税。


  我反复告诫自己,不能冲动,自己又不喜欢表,何必去买表呢?


  在瑞士逛手表街时,领队说:“旁边有个店,是瑞士的本地品牌,世界二线品牌,价格便宜,但是质量真不错。”


  李凯最听领队的话,跟着领队走了。


  其余的人,都去麦当劳吃饭去了……


  等我们从麦当劳回来,再去劳力士上厕所时,遇到了李凯,他已经买了,2万5,一个大家都没听说过的品牌。


  不过,百度了一下,的确是瑞士名牌,据说只有相当有品位的人才会选择,国内识货的应该不多。


  我们建议,回国卖掉吧。


  也许是看到大叔大妈们扫货心有不甘,我们陆续也开始买表,最初的想法是给老人买块,要么给亲戚朋友买块,选择那种三五千的,反正是从瑞士带回来的,肯定很值得炫耀。


  一个买,都买。


  大家陆续越买越多。


  买浪琴的最多,浪琴的情侣表很出色,李凯心动了,又买了一对,累计花了差不多10万块钱。真羡慕他的年龄,1991年出生的,我要是有他这么年轻,我就买20块1000元的浪琴,每个女朋友送一块,跟她们说:情侣表,我一个,你一个。


  出门在外,很多人都惦记着朋友,想着给他们带点东西。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竟然没有这个想法。我对朋友太冷漠了?可是我不知道谁是我的朋友,因为我朋友太多了,我都数不清我有多少朋友了,甚至我有没有朋友我都很恍惚。


  老师批评过我,他认为我像妓女,在短暂的相处过程中,对谁都很客气,可是焦点永远在下一个客人身上,对别人不忠贞,自然换不来别人的忠贞,都是交易而已,没有真情实感。


  对于这个比喻,我不接受。


  不过,在欧洲这些日子,总是反省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只是不愿意接受而已。


  那天,媳妇问我“相逢”好久没见了呀?四五年了吧?


  他原来是我们圈里的大哥大。


  媳妇这么一问,我才突然想起他。


  原来,哪怕是大哥大,只要你常时间不露面,依然会被遗忘呀?没有人是必不可少的,假如我半年不写文章,当你再看到“懂懂”二字时,觉得好陌生呀?好奇一点的,可能会上QQ问问:懂懂,最近干嘛呢?


  以前有个卖狗的小伙子,跟我们玩的很好,叫南洋,经常在一起。


  那天,我在QQ空间看到他发了一个说说,就给点了一下赞,可是再仔细一看,是2013年的,他已经一年没上过QQ了,我竟然都没发现。


  为什么我们总是放不下很多东西?


  我们总以为我们很重要,总以为有无数的眼睛盯着我们。


  其实,你高估自己了,没人在意你!


  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慢慢地回归。过去我总认为读者比媳妇重要,比儿子重要,有时媳妇或儿子打扰我写文章,我接着就翻脸了,现在想想挺后悔的。


  我一直都想给媳妇买点东西,不是说讨好之类的,就是觉得应该给予,没有理由。


  逛商场时,我买瑞士军刀的初衷是送给儿子,我选了带钳子的那个,至于我自己,对这些玩意根本不感兴趣。


  回来的时候,从青岛机场到家,我用了90分钟,全程120的时速,连服务区都没进。把车子停好,跑回家,儿子扑上来,连续亲了我七八下,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媳妇也过来拥抱。


  这也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我变了,整个家才变。


  是我对他们的态度变了……


  我带着媳妇去穿越雪山,以前她是不喜欢参加越野活动的,如今她也很开心,一路上说个不停,要在过去,我肯定会来一句:闭嘴。


  我仔细地聆听,感觉家人陪伴着真好。


  当天是双11,穿越回来的时候,有家房产公司搞活动,1万元首付买房子,我心想,真便宜。刷了卡,可能就没钱了,可是我们俩还是一冲动买了,至于为什么买,也没思考过,至于有没有钱买,也没想过,反正先把便宜拣了再说,大不了把钱要回来,不给?一哭二闹三上吊。


  晚上陪儿子去商场玩游戏,下楼时去体验了一下健身器械,老板认识我们,非让我们买套。我心想,既然你这么推荐了,就买套吧,7000块钱,跑步机。


  其实,刷了卡,我就真没钱了。


  没钱没钱吧,这么多年,还真没过过穷日子,体验一下也挺好……


  我倒是希望跟媳妇白手起家一次,我们都是很有上进心的人,只是生活太安逸了,使我们胖的飞不起来了而已。


  以前,我不喜欢带着父母一起,不是说不喜欢父母,而是觉得太麻烦,自己也太年轻,任性。


  上周六,父母到我家。


  我跟媳妇说,让他们住下。


  父母坚持走。


  可能他们觉得家里收拾这么干净,他们在这里不协调?


  过去,我也不会让他们住的。


  如今,我特别想让他们住,甚至我们搬回去,让他们来住。我们路还长着呢,你们还活多久?该体验就体验,该享受就享受,我们的一切都是你们的功劳。


  这种转变,连我自己都觉得很惊讶,是谁点化了我?


  没人点化,只是受了一些挫折,重新审视了“内”与“外”,家是内,其他的都是外,再亲再铁再爱都是外……


  要那么多朋友干嘛?


  不稀罕!


  儿子说,汽车有尾气,老师不让开车接送了。


  我说,挺好的,那咱把车子卖了吧?


  儿子同意,媳妇同意。


  也许是抑郁症的缘故,我对这些东西没有半点追求了,车子可有可无,房子可有可无,手机可有可无,朋友可有可无……


  挺可怕吧?!


  但是,今天遇到的一个事,使我意识到自己有时言不由衷。


  回家时,我看到有人骑着一辆山地车往外走。


  我急忙追上去,越看越像我的,因为我的车子从来不上锁,就在负二层的停车场放着。我觉得车子被偷了,第一反应是先跑回去看车子,再去追。


  跑回去一看,我车子还在。


  原来,还是在乎的。


  平时跟我关系最好的一哥们,离婚了,有点落魄,需要10万元东山再起,当时我满口答应了他,此前出手帮过一次了。


  回来以后,我看了看存款,我不知道如何跟他交代,会不会因为这个影响感情?因为这个事,我又抑郁了。


  特难受。


  接受心理治疗时,心理老师让我远离噪音。


  噪音分为三方面:生活噪音、网络噪音、交际噪音。


  网络噪音是什么呢?


  就是负面的新闻、消息、评论,这些都是噪音,所以要少关注微博,你要是整天泡在微博上,你会感觉整个社会要崩溃了?


  但是你去菜市场看看?一片和谐。


  交际噪音是啥?


  就是日常生活中,朋友圈子给你传递的负面信息。


  今年听过郎咸平的讲座,当时越听越激动,感觉中国经济眼看就完了,这可咋办?可是当我走出酒店,看到停车场满满的豪车,我突然觉得郎咸平挺扯蛋的。


  哪有你说的那么耸人听闻?我们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


  在欧洲的日子里,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偶尔读读书,看看景,聊聊天,感觉特别充实,如今不上网的日子都已经成了奢侈品。


  这几天,我买了打印机,批发来了纸箱、胶带。


  媳妇问:“搞啥呀?”


  我说:“准备开个淘宝小店,赚多赚少无所谓,养活你我。”


  我是逗她开心,我不是做生意的料,何必非去掺合生意呢?这么多年做的生意里,唯一赚钱的就是投资了帮主的天猫店,其他的全赔。


  我搞了一些书,一些军刀,挨着送送……


  积点德,也许真吃不上饭了呢?


  昨天,有个小兄弟过来找我,他过来拿军刀,问我欧洲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说,知道了我跟懂懂是两个人!


  他准备众筹出书,而且已经有不少人赞助了,问我如何看待?


  我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故事一、有个小姑娘,众筹出书了,当年风光无限,如今销声匿迹了。


  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自行车突然跑到了200公里/小时,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比汽车厉害。可是一旦出现了紧急情况,汽车能刹住,自行车刹不住。


  故事二、有个小伙子,很有胆识,花5万元找鬼脚七帮着推广了一把,他众筹创业,项目已经启动了,他有钱了,敢投广告了,找我给发条说说,价格是10万元,我拒绝了。


  我不看好他的未来,为什么呢?


  他错误地把众筹理解成了利润。你不要以为别人赞助你5000元真的无所求,岂止是有求,而且希望你帮他赚5000元以上,并且你随时都要敬他当老爷。


  故事三、有个小伙子,写游记成名的,众筹自驾中国,走到一半的时间,得了抑郁症,胡言乱语,整天绝食。别人不知道这个事,因为他的QQ被他的合作伙伴拿去了,继续写文章,没人看的出来。


  为什么呢?


  当他突然成名时,倍受众人的怀疑和打击,他是承受不了的,就如同让我们当一天赵本山,我们担不起那些骂名……


  这都是真人真事,找我发说说的那个人,还是找牛哥给中介的。我跟牛哥说的很明确,不是我不需要钱,而是不想承担这些,发个说说肯定可以为他众筹不少钱,但是是把我自己搭上了。


  我讲这三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很简单,可以适当地放大自己的信念,但是不要步子太大,否则容易扯着蛋。不要轻易迷信谁谁众筹了多少钱,因为你未必知道幕后的故事。


  在欧洲的这些日子,偶尔谈起一些人,我们总是对其评判一番,有时我想,别人聚会,是不是也这么评判我呢?


  今天,文中提到了噪音。


  其实,无论对谁,我们都应该收敛,不应该成为别人的噪音,更不应该成为别人的苍蝇。


  我看过柴静采访药家鑫的父母,突然多了一丝同情,是父母对父母的理解,心疼两个老人,杀人犯就应该株连九族吗?


  口下留情,哪怕是对待罪犯。


  就跟耶稣说的一样:只有完人,才有资格批评别人。


  《圣经》里是这么说的:


  一群人抓到了一个妓女,商量着要按照律法,用石头砸死那女人。


  耶稣来了。


  于是人们要深明律法的耶稣讲,现在是不是可以执行这法律。


  耶稣蹲在地上,用一块石头在地上画。


  画啊画,大家安静下来,耶稣也就缓缓地说:“你们当中没有犯过错的人,可以拿石头砸她。”


  人们静默,并且散去。

 

b0adDDDD-b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