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处

  老婆和儿子去日本了。


  我自由了。


  自由了,我就想家……


  去办公室跟牛哥打个招呼,回家。


  牛哥问:“中午喝点?”


  我说:“喝点就喝点。”


  一喝点,就不能回家了,在济南多待两天吧。


  牛哥的意思是喊我一起去广州,他要去考察琥珀,不过要去四五天,我觉得时间有点长,因为过几天媳妇和儿子就回来了,我要去机场接他们。


  最近,媳妇貌似也成了微商,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卖桃花姬,虽然她吆喝,但是不赚钱,多是朋友捧场,直接就送了,目的是让人知道她是卖桃花姬的。


  在路上,我们讨论起这个事怎么干,因为“定价”问题,我们有点小分歧,媳妇的意思是走零利润路线,用成本价去冲击市场。


  我说:“你的进货价比淘宝的零售价还高,咋可能冲击到市场呢?除非卖假货。”


  她说:“否则我们没有价格优势。”


  我说:“我的观点是这样的,贵10块还是便宜10块并不影响大家选择你,明白不?你需要确保的只是两点就行了。第一、是绝对的正品。第二、完美的购物体验,每次交易,你都要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例如送个东阿阿胶的面膜或阿胶枣,要让对方感受到你,不要送乱七八糟的赠品,赠品一定是有价值的。”


  等她从日本回来再说吧。


  我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真的想成为微商,你需要晒的不是产品说明,不是客户反馈,这些都不需要,因为你卖的是东阿阿胶,你觉得买茅台的人还需要你推荐吗?你需要晒的是你的生活,你的旅行、你的家庭、你的财富、你的朋友、你的生活、你的装扮、你的气质、你的优雅、你的品位……


  总而言之,从今天开始,你要扮演一个优雅的女人,因为你是她们的偶像了。她们只有开始崇拜你了,才会选择你。


  想想,为什么你们如此信任文怡的推荐?因为你们崇拜她,为什么崇拜她?因为她描绘了一种生活模式,是她正在扮演的,恰是你想要的,她扮演久了,自然就入戏了。


  哪怕你卖的阿胶是最贵的,再贵也贵不过专卖店吧?


  因为相信,所以简单,没人会计较那10块钱。


  媳妇问:“那需要晒啥?”


  我说:“平坦的小腹,这才是女人最有魅力的地方,特别是一个35岁的女人。”


  为什么?


  因为,它代表着你是有韧性的,坚持日复一日的锻炼,持久力是普通人最大的魅力点,别人都做不到,你做到了,那么你就可以充当偶像了。


  大伟,240斤。


  他发誓,要减100斤,以前也有过减肥经历,不过反弹了……


  我们纷纷支持他:“若是你减肥成功,什么事做不成?”


  的确,若是减肥成功,你就是最好的活广告,你可以成为减肥达人,可以接受万人膜拜,可是容易吗?


  应该不容易。


  胖人为什么胖?


  就是因为太能吃了。


  为什么会反弹?


  因为,太能吃了。


  胖人与瘦人的本质区别点,就在饮食上,胖人是很难切换到瘦人的生活模式上的,所以胖人注定了是胖人,你见有几个减肥成功的?


  小概率事件!


  但是,为什么口号总是很容易喊出来?


  因为,喊口号不累。


  例如,每天步行10公里,说起来是很轻松的,但是你知道10公里需要多久吗?


  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你每天要拿出两个小时用来走路。


  你觉得能做到吗?


  想想,肯定觉得能做到。


  我觉得,很难,很难。


  所以,减肥达人少之又少,我们要对抗的是惯性,就如同经常有人说,写日记有啥难的,不就是一天一篇嘛,我也能。


  你试试?


  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一个人坚持一年以上,每篇3000字。


  所以,哪怕我笨拙,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粉丝,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哪怕出于这份坚持,也会觉得蛮佩服这小子的。


  如果我来策划大伟,我会怎么做?


  第一、坚持一个频率,例如每天10公里,风雨无阻,哪怕是瓢泼大雨,也去。


  第二、每天晒里程、晒体重。


  第三、每天写100字的总结。


  第四、把减100斤当死目标去执行,坚决最到。


  第五、成功以后,接着出一本书,写关于减肥经历的,这本书一定要有具体的方法,就是胖人可以直接照着执行就可以了。


  接着做什么呢?


  开发一款运动APP,这个APP是有社交功能的,类似马拉松,例如每晚7点半准时开走,APP上实时显示你的名次、体能消耗量,我不知道大家玩不玩电视游戏,现在电视遥控器都带重力感应的,偶尔我会玩赛跑游戏,特别消耗体力,因为人天生有竞技欲,虽然我是在公园里一个人快走,但是我看APP的时候,感觉仿佛是千军万马,刚开始我排名1050名,我越走排名越靠前,当到达10公里终点的时候,我排名已经到了208名,我特有成就感。


  就是把健身娱乐化和社交化了。


  一定要同时出发,这样才有乐趣。


  昨天,牛哥说:“懂懂,你应该研究一下APP,现在上市越来越容易了,你可以搞个功能性APP,然后吸引大资金过来。”


  我说:“我不擅长管理。”


  牛哥说:“你要学会当太上皇。”


  我说:“我不看好APP。”


  牛哥说:“APP类似网站,至少是看的见、摸的着的,而微信公众帐号给人的感觉像是镶嵌在微信里的,你做的再好,也难独立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垂直网站能上市而天猫店不好上市的缘故。”


  我说:“我现在的想法是我入股他们的公司,例如王锐的、刘冰的、帮主的,从长远来讲,我把这一批优秀创业者的公司入股一遍,迟早有一个会上市的,而且我有这个资源,就是可以入股,哪怕是刷脸。”


  牛哥问:“你自己做个出来多好呢?”


  我说:“可能就跟出书是一回事吧,我觉得出书很容易,但是我鼓励别人出书,别人总是自我否定,在你们看来,创办一家公司很容易,而在我看来,很难很难。”


  牛哥说:“没有资本力量推动,你做的再好,也是小打小闹。”


  我问:“什么类型的APP?”


  牛哥说:“功能化的、社区化的,例如上门送大桶水,哪怕是洗车服务也行,你随便找一个细分领域就行,哪怕健身类的APP都行,你有没有发现,58同城和百姓网正在被瓦解,就是被更加细分的APP瓦解了。”


  我说:“是的。”


  牛哥正在做珠宝类的平台,他整合了一群人到他这边来创业,什么珠宝都卖,不过也是在筛选市场,有的市场好,就好好做,有的市场不好,就放弃了。


  我问:“小叶紫檀如何?”


  牛哥说:“做烂了,现在做的最好的就是琥珀,现在一个月差不多10万块钱的利润。”


  牛哥为什么会突然进军这个领域呢?


  应该是受他徒弟影响,他徒弟是红珊瑚,年龄很小,88年的,近一年应该攒了三四百万。


  昨天,牛哥还说:“你想想,这个年龄段,谁能拿出这么多现金?”


  这类东西,我一直都不感冒,为什么呢?


  我对珠宝压根就没有兴趣……


  其实,这也是很好的创业思路,就是不断的寻找师傅,看看谁赚钱,如何赚到的,然后深入学习,我身边有个小姑娘也被红珊瑚给挖走了,我在红珊瑚的婚礼上见到她,我特别惊讶,你咋来了?


  她说,现在跟着红珊瑚做事。


  前天,我们还通了一次电话,她说现在一个月能剩两三万块钱,的确比跟着我的时候强,跟着我的时候,一个月才赚5000块钱,还要请我吃喝。


  跟对人,做对事。


  春雨是台湾队友,他辞职了,找过我几次,意思是能不能做旅行或采访录,其实我给出的都是否定的建议,我给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咱台湾队友不是40个人吗?这里面肯定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你挨着去拜访,你觉得合适、靠谱就在那里打零工,不求回报,只求学习。


  他去找过牛哥,牛哥没有收下他,对他而言可能也略有打击。


  一定要不断的寻找才行。


  不要总是盯着能量最高的或者做培训的,这两个都是最不适合当师傅的,因为焦点不会在你身上,你要选择从来没带过徒弟的,却很有实力的人。


  类似的人,我遇到一个。


  此人叫鹏飞,最近在做采访录,他一做,我就觉得他有潜力,为什么呢?


  第一、他的问题很深。


  第二、他风驰电掣。


  他要来济南找我,我拒绝了,主要是我觉得济南人太多了,他从上海跑过来意义不大,因为我焦点很难在他身上,可以选择我回家的时候,去我家那边。


  他被拒绝了以后,他联系了他同学。


  他同学是谁?


  红玉,这才是隐性老大。


  红玉接着给我打电话。


  红玉说:“那是我研究生同学,也蛮厉害的,做淘宝一年应该能赚个一两百万,你见见他又如何?他给你钱,你就要,别在意,没事,他不差那点钱。”


  我说:“你跟他说,让他什么时候准备好问题的时候,再来找我吧,否则漫无目的的聊天,彼此都累。”


  红玉说:“好。”


  我以为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晚上,鹏飞给我打电话,他开车来了,已经到济南了。


  就凭这些,我坚信他会做起来,因为他能让你感受到强大的能量场,就是一种执着,而且目标感特别明确。


  天天有喊着采访我的,我就没见过谁采访我……


  昨天,苏乞儿又过来了。


  她最近一直约着见个面,因为是她众筹出书一周年,来济南这边了,苏乞儿也是台湾队友,我们一起去过台湾。


  谈到了写作。


  我问:“朝哪个方向发展?”


  她说:“编剧。”


  我说:“你不是那块料。”


  她问:“为嘛?”


  我说:“编剧比作家要求还高,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常识,要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否则你所有的故事都是杜撰的,而不是基于生活。”


  她说:“做编剧收入比较高。”


  我说:“你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东营找个人嫁了,然后就慢慢安稳了,如果你真的想在写作这条路上有所出息,只有一个办法:去大城市,你现在的生活太闭塞了,跟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没啥区别,写作的核心不是手法而是素材,一个优秀的作家或编剧一定是副业,就是说你的副业是写作。”


  她说:“想走出去,但是怕没钱。”


  我说:“你要把自己的才华商业化,例如你组建一个写作团队,专业做文案创作,写软文,你接业务,然后再分配给他们。”


  牛哥说:“这个事好,我们最缺的就是这个。”


  我说:“要么,就做写作培训,教别人写作。”


  她说:“我自己都没写好。”


  我说:“你毕竟是专业出身,相比普通人而言,你的专业知识已经够高了,想学写作的人也很多,技能培训不丢人,希耳米做过一期,一个月1万多的利润,但是她嫌累,不干了,你最大的优点就是勤奋,应该不会嫌累的。”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你应该去旅行,去交际,去恋爱,去创业,去冒险,去留学,你要体验过别人没体验过的生活,你才能写出别人爱看的文章。


  平时,我关注的一些博客,还真不是什么名家,就是一些留学生或特殊行业人员,他们的文采未必出彩,但是文章很有吸引力,因为素材好,例如有人在美国赌场做服务生,你看她写的文章,那太是好了。


  应该说,写作能力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你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经历。


  一个导演也好,一个作家也罢,他最有感染力的作品,一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就有姜文的传记感觉,马小军身上有姜文的味道,夏雨为什么会被选中当男一号?


  因为,他长的像姜文小时候。


  今天,我们再去看这部电影,感慨夏雨的表演太有张力了。


  其实,夏雨当时只是个学生而已,压根没学过什么表演……


  米兰身上有谁的影子?


  刘晓庆。


  我个人感觉,这是姜文的颠峰之作,怎么讲呢?是我的理解能力下的颠峰之作,因为我觉得它比《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要更容易理解一些。


  另外,我更喜欢平铺直叙的东西。


  这是我的解读。


  一切解读都是误读,我咋可能读懂姜文呢?


  前几天,参加媳妇同学聚会,跟一个女生谈到了莫言的作品,是〈红高粱〉牛B还是〈丰乳肥臀〉牛B?


  我说:“不管作家也好、音乐家也罢,其作品一定是越来越深的,但是有深度的作品未必受市场欢迎,就如同我看上周的文章,就觉得写的很差劲,莫言看过去的文章也是如此,但是人们能记住的往往是作家名气最大的那部作品,但是肯定不会是最优秀的作品,最优秀的作品一定是近作!”


  例如?


  窦唯的〈殃金咒〉一定比他的〈艳阳天〉要有深度,而〈艳阳天〉一定比〈无地自容〉有深度。


  去法国参观香水工厂的时候,知道了香水分前味、中味、后味。


  我还偷偷的推荐过一部电影〈香水〉。


  这部电影挺恐怖的,一般人不敢看,但是里面关于香水的制作流程和工艺是对的。


  阿俊姐学过香艺,就是烧的那种香。


  她说:“香也是分底料和配料的,跟音乐一样,有主旋有和旋,不同阶段的香味是不同的,品一柱香如同听一场交响乐。”


  我信不?


  看过〈香水〉就信。


  香水,的确是交响乐。


  优秀的作品也是如此,分阶段的,但是不是前味、中味、后味,而是浅、中、深。


  同样一幅画,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景象。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就符合这个标准,最浅显的无非就是剧情,一群大院里长大的小混混而已,可以当〈古惑仔〉电影来看。


  稍微深一点呢?


  可以理解一些人性方面的东西,例如几个小混混成年以后成了啥?事业有成了,为什么呢?


  拼爹时代嘛!


  再深一点呢?


  你可以看到时代的烙印,包括为什么叫〈阳光灿烂的日子〉?你可以仔细看看,整部电影里出现过无数次歌颂毛主席的歌曲,都是把毛主席比喻成太阳。


  所以说它是一部政治电影,不为过。


  这部电影过去20多年了,看看电影里的冯小刚是多么的年轻,今天已经是花白的头发了,即便是过去20年了,这部电影依然经受的起推敲。


  这可以称为什么?


  作品!


  昨天,谈到了苏乞儿。


  我说:“你现在需要的是作品,说的再深一点,就是缺少作品精神。”


  那么,大家很自然的就会反驳我:你呢?


  我说:“我是卖包子的,成不了大厨,但是你不同,你要进军的是厨师界。”


  写文章,至少要达到人性的层面,包括做采访录也是如此,不要注重技巧,又是问人家是如何成功的,又是问人家如何发财的,问这些没有太多意义,而是要多关注一些行为,一些细节。


  例如,红玉跟我谈起了鹏飞。


  红玉说:“他这个人特别认真,有天拿了个本子和笔过来,非要采访采访我,当时采访我不是为了写采访录之类的,他一步一步的问,例如毕业以后先去了哪里工作,又干了什么,他想把我的履历理顺,他反复的问:咱一起毕业的,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这一点,我就觉得非常好,为什么呢?


  因为,从概率角度来讲,我们的同学里,一定有比我们强的,他们曾经我们最亲密的人,也是我们交际成本最低的人,但是我们往往不愿意去靠近强者,反而排斥,包括我们身边的强者,我们也习惯性的排斥,而不愿意去分析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最近,接触了一批混圈子的人,我就很好奇,你整天跑北京,跑上海,你不累吗?难道追星就这么要紧?


  他们的答复是:去捞鱼。


  当我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想通了很多事,老大总以为自己粉丝无数,小弟无比的忠诚,其实小弟有小弟的算盘。


  就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王朔扮演的那个黑社会老大的角色……


  看似一呼百应,其实各怀鬼胎。


  最终,老大都是被小弟干死的。


  我总是习惯性问一个问题:想颠覆他不?


  答案都是:想!


  看来,人性的东西是相通的,我们跟随着谁,潜意识里就想颠覆谁,嘴上不说而已,其实内心深处是不服气的。


  人都是忠诚的。


  只忠诚于利益。


  苏乞儿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组织游学?


  我持否定态度。


  我认为,旅行不要轻易的碰。为什么呢?


  因为,旅行是个很特殊的商品,若是规避一切潜规则,那么旅行利润是非常低的,例如去可可西里徒步,组织者是个旅行达人,他说是AA出行,但是当大家穿越了可可西里时,发现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于是就跟组织者闹……


  闹的不可开交,甚至产生了肢体冲突。


  原本是粉丝跟偶像。


  结果,成了敌人。


  传统的旅行,一定是有猫腻的,这也是利润点所在,要么带你购物,要么巧立收费项目,他们这次可可西里的争论焦点就在办理边防证上,每人收了3000元,其实他们并没有进入管制区。


  我的观点是什么?


  不要轻易组织旅行。


  如果你是AA,就真的AA。


  如果你是想靠旅行赢利,一定要说在明处,例如这5000元是我的利润,因为我给大家请来了XX做嘉宾。


  如果领队或导游什么都跟你讲实话,你觉得这业务还能开展吗?


  你想1块钱游云南,还不想购物,你觉得是你傻还是旅行社傻?骂你?骂你的都是轻的,应该打你一顿才解恨,谁让你贪小便宜的?


  去日本的时候,媳妇的意思是可以喊着一些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同行。


  我持反对态度,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去一趟,至少花1万块钱,而旅行社只报5000元的价格,人家会对比,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旅行社的赢利模式是什么,例如我们去台湾,我们的团费比机票还便宜,如果你是自由行,少不了1万元的成本,但是现在台湾团普遍报价3000元左右。


  你喊出来的1万元日本行可能是成本价,但是他们觉得你至少赚他们5000元,懂不?


  别做,宁愿不赚这个钱,也别去掺合这些事。


  谁想去日本,让他们自己去。


  飞欧洲的机票就要7000元,而且是单程,你看看驴妈妈那些网站上,欧洲行报价才9000块钱,你觉得……


  你懂的!


  组织旅行,特别是组织熟人,绝对不能走传统的赢利模式,否则大家会有被欺骗的感觉,要想旅行赚到钱,必须要赚附加值的钱,这个附加值来源于两块:要么是服务费、要么是嘉宾同行。


  服务费是什么?


  例如,你组织我们去穿越沙漠,我们每人给你300元的服务费,只要你安排是妥当的,那么我们是愿意给你这个钱的,例如你带我们去拉萨,全程AA,我们每人给你2000块钱,这个我们也是乐意出的。


  消费越来越理性的时代,消费越来越社交化的时代。


  赚钱,要放在明处!

 

b0aeDDDD-b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