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园的小伙伴联系我:董哥,我们这里开了一家私人图书馆,有时间过来看看吧,你们俩绝对是同道中人。
我问,是你们园区做的?
他说,不是,是一个读书人搞的,全是他的藏书,几万册,你可以过来看看,绝对震撼。
我问,咱本地的人?
他说,是。
我说,没听说过有藏书几万册的人,多大年龄?
他说,79年的,以前在青岛,今年刚回来。
我心想,这个年龄藏这么多书,还真了不起,至少比咱牛B,去见见吧,看看藏的什么书?
我去一看,眼前一亮,很有感觉,至少有阅读的欲望,有点咖啡馆的感觉,桌与桌之间用书墙做了隔断,看样子是做成了书吧,我急忙打电话给腚疼,让他过来看看,当初我给他一个建议,就是把办公室装修成这种风格,做什么用的呢?
接待客户用的,例如每周六为客户接待日,只要坚持做,越做越火,只接待消费额1000元以上的,很多人就为了见见你甚至为了参加一次头脑风暴而成为你的客户,一周至少为你多赚2000元吧?
腚疼装修到一半,不做了,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干什么都是半途而废,因为他总怀疑我:真的有人会愿意来玩吗?
我说,我愿意帮你捧场,例如周末可以参加你的客户聚会,你怕什么?
没办法。
头脑风暴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组织者,看似大家是来取经的,其实是来送经的,有些事情我看透了,他看不透,所以我说了也白搭。
店里老板不在,一个女生在,类似店长的角色,说还没有正式营业,但是可以坐下来喝点水,休息一下。
我问,这些书,有多少册?
她说,四万册吧。
我问,都是老板收藏的?
她说,这个我不是很清楚,我也是刚来的。
坐了一会,我就走了,对于两件事,我是有疑惑的,第一是图书的数量,第二是老板的审美。
多数人对图书数量是没有概念的,总觉得看起来很多书就以为是几万册,我天天跟书打交道,我知道1万册书是什么概念,一般人书架上看着密密麻麻,其实就是几百册书而已,藏书过万册的,除了一些作家外,极少遇到。
你就想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本书30元吧,1万册是30万吧?
4万册书是120万吧?
哪怕打个对折,60万!
我目测了一下,整个书吧里,也就是5000册书……
这些书,多是快餐书,说“藏书”有些过了,另外多数都没有翻动过,说明是新书,应该是刚批发过来的,使我对园区小伙伴的话打个问号,这哪是图书馆?分明是咖啡馆好吧?书只是点缀。
但是,无论图书馆还是咖啡馆,放在创业园区都有些奇葩,因为园区没活力,晚上7点以后,整个园区都跟鬼城似的,我自己都不敢去,总感觉闹鬼。
难道真的是因为情怀?不为赚钱?
类似的书吧我倒真见过,例如济南软件园那边的“品聚书吧”就贩卖的情怀,特别安静,很适合阅读、发呆。
“品聚书吧”有些中庸,说是喝咖啡的地方吧,又不够高档,说是卖书的地方吧,书品的确有点少,既吸引不了专业咖啡迷又吸引不了专业书迷,只能吸引想过来发发呆看看书的路人甲,这也是为什么很冷清的缘故。
冷清也是好事,安静嘛!
我联系了园区小伙伴,让他撮合一下,认识一下园区“图书馆”的老板,我们往往习惯性的给别人贴个“SB”的标签,例如在鬼城里开“图书馆”,但是他既然是有钱人,也应该不傻,他应该有自己的算盘。
要么,是他自己做的会所,纯粹是一个读书人交流的平台,不为赚钱,这个完全有可能,因为我自己就做了一个。
要么,是洗钱的地方,例如本地有家西餐厅,人家没有多少生意,但是这么多年没有倒下,哪怕没有几个客人,人家的饭菜也做的很好,为什么?
这是一个洗钱店。
要么,是迎合政策的,例如全民阅读,全民创业,国家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有补贴。
我只是想会会他,看看他是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一见,一聊,他说,我听,很少打断他,我明白小伙伴为什么会说他是个藏书家了,其实他是个演说家,很会煽情,又是谈到了阅读改变人生,又是谈到了互联网对传统阅读的冲击,他想让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若是不熟悉图书领域,还真的容易被他感动,总感觉他是有使命感的人,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文艺青年。
通过聊天,我判断出两点:
第一、他不是读书人,读没有读过书,都写在脸上。
第二、这个店不是用来洗钱的。
他的意思是让我写写他。
我说,可以。
又过了一些日子,本地微信平台发了一篇文章,在朋友圈传疯了,就是讲了一个喜欢读书的青年回家开了私人图书馆,记者写的。
里面的话,跟他讲给我的差不多。
只能说明记者太嫩,不会分辨。
贩卖的是情怀。
我办公室窗子坏了,我去物业,顺便跟领导谈起了这个图书馆,我随意的问了一句:是补贴项目吧?
他说,是的,当初XX局找到咱园区,希望搞个“互联网+”主题的交流场所,上面可以给一些扶持资金。
我问,能搞到不少吧?
他说,很少,只能这么说,他开这个店没花自己的钱。
我懂了。
情怀这个玩意,总是经受不起推敲,就如同锤子手机年亏损5个亿。我觉得这家伙的“图书馆”开不了太久,虽然是没花钱,但是要支撑运营还是需要人气的,在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指望别人跑去喝咖啡?
不现实!
当然,他可以等待。
一是园区驻满创业者。
二是楼下连锁酒店开业。
至少需要三年,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李总理刚提出“互联网+”时,领导就找过我,问我愿意不愿意做一个沙龙,可以搞成书店模式,茶馆模式,咖啡馆模式,能提供场所,另外扶持2万元资金,我觉得太少,另外需要经常性演戏,例如突然来领导视察了,咱这边就要找上演员。
后来,又深入的交谈过一次,能搞到30万,就是需要找企业赞助,做成一个小小的协会,让这些企业入会,每家拿5000元到1万元,每年给他们开一次会,关于互联网的,洗洗脑。
我觉得为了30万把自己拴上去,没意思,而且万一有个风吹草动,我就被牵扯进去了。
另外,咱扮演的角色只能是白手套,即便揣到口袋里,也只能拿3分而已,分到我手的无非几万元,我要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没意思。
读书人往往都有书店梦,我们县城一共就那么几家书店,但是你去文化局逛逛,又发现审批开书店的业务还是蛮多的,每周的考试几乎都有人参加,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心中有梦。
当然,开不了多久可能就关门了。
开书店的人,往往有乌托邦的梦想,我见过两个极端的,一个是我们家乡这边的,可以搜一篇新闻《临沂博士失踪,留民间图书馆》,他是在村里办了一个图书馆,然后人就失踪了。
类似的还有一个,这个书店更牛B,可以搜索一下《茅以升图书馆:一个人的战斗与救赎》,在我看来,这两个人是同一类型的,就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
关于这个图书馆,我觉得最多不超过5000册书,又声称3万册。
另外,我觉得他并没有见过茅以升。
情怀是经受不起推敲的……
当年,关于给茅以升图书馆捐款捐书可是引发了大讨论,各类真相迸出,你就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那个地方,有人看书吗?
读者有个特点,习惯性升华。
这是为什么?
与我们从小的语文教育有关,语文试卷里总有“阅读理解”,要让我们总结中心思想,动不动就升华,把一个普通人升华成一个巨人。
例如,我们写父爱,写母爱,总容易升华,我们的父母都是完人,他们不会犯错,他们对我们的爱都是神圣的……
泰戈尔有个短篇小说《喀布尔人》,读读蛮有意思的,也是写父亲的,既写了“我”这个父亲,又写了“喀布尔人”这个父亲,但是这俩父亲都不是完美的。
特立体。
网上有一张“泰戈尔、徐志摩、林徽因”的合影。
只说一句,林徽因的发型好时尚!
那年,在台湾,看了一部纪录片,关于宋氏三姐妹的,当时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们总觉得时代在进步,人民在进步,文明在进步,现在的我们,还赶不上一个世纪前的宋爹有眼光,他那时就已经是国际视野了,例如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
我去台湾看了看蒋公的花园洋房。
感叹万千。
看似,我们已经碾压了他们。
其实,把我们平移一下,我们穿越到他们的年代,我们依然是贫民,他们穿越到我们这个年代,他们依然是枭雄。
《三国演义》里,随便摸出来一个人物,都是一方诸侯,今天,我们总感觉他们好傻,动不动就嘲讽他们一番,若是生活在三国时期,他们就是我们的大大,我们就是他们的子民……
不信?
你仔细想想吧。
再过2000年,当有人写起我们今天的事时,你觉得我们会被写入历史吗?
至少,我不会。
我们的作家在写战争题材时,多是一边倒,就是我们多么英勇,小日本多么无能,很少有人从人性角度去写。
有吗?
也有,例如尤凤伟老师写的《生存》,也就是姜文拍摄的那部《鬼子来了》的剧本,就是从人性角度去写的,但是这部电影被毙了。
我觉得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大局观,要跳出疆域对自己的限制,不要动不动大举什么旗号,日本作家也有写战争的,写中日战争、中美战争,但是主题是反歧视的,例如有个小姑娘,她抱了一个洋娃娃是美国造的,当时的日本人就很生气,你凭什么用美国的东西?岂不是希望我们日本战败吗?
这部短篇小说名叫《桃酱人偶》,这个作家在中国不算出名,叫:山中恒。
上次,我写了一句话,被无数人骂,我说要是马蓉找我当枪手,肯定能把局面反过来……
为什么?
因为,我可以顺着观众的思维去走,去设计一个逻辑网,让大家去推敲,我什么都没说,但是什么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你推理出来的,局面接着就扭转了。
例如陈光标说张宏德私刻公章。
但是你看看张宏德的回应?
那真是刀刀见血,而且是笑着捅的,捅得是那么的优雅,每一句话都是把陈光标钉在了十字架上,看似无意的描述,其实信息量巨大。
如果这文章是张宏德写的,佩服!
也有可能,就是别人给改了一下。
写作重要吧?
写作很重要,但是逻辑更重要,就是要符合逻辑,写回应类的文章,需要心平气和,各条证据链一起发力,有明的,有暗的,什么结论都不说,读者读着读着就得出了他们自己悟透的结论,他们觉得是自己推理出来的。
其实,那恰好是他想让他们知道的。
为什么现在人们不爱读小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的逻辑性不够强,很容易让人出戏,英美电视剧在编写剧本时,要做大量的逻辑性分析,就是不能在逻辑上出现漏洞……
这些日子,我在读《生命册》,多次出戏,剧情太“故事”了,因为我喜欢推理,很多情节都经受不起我的推敲,例如里面的主人公在大学里工作,村里总是给他打电话求助,例如找工作之类的,他接了200多个求助电话。
这么说吧,村里的人一周求你一次吧?
一年才50次。
四年才200次。
实际上呢?村里人能找上你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一年三五次?
因为我也生活在农村,这些事我都经历过,例如我们求人家办事,要去他家要电话,然后让他父母给拨上,这样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我参加高考时,我邻居的儿子在曲师当教授,我爹去他家要过电话号码,但是这样的事,太少了。
我很喜欢李佩甫老师写的短篇小说《人面桔》,就是很吓人很恐怖的小说。
对一个作家研究越深,越容易出戏,因为很多剧情都是雷同的,例如《生命册》里也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老姑父的头被卖掉了,栽了一棵石榴,卖了120万,里面的对话都是一字不差。
还有就是写梁五方的地方,太像《我不是潘金莲》的情节,不知道英雄所见略同,还是谁借鉴了谁。
出戏归出戏,整体而言,《生命册》对我启发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写梁五方的时候,我仿佛照到了镜子,一个人太自信了,太孤傲了,不是好事,等到了批斗你的时候,那真是墙倒众人推,每个人都有拉倒神像的欲望。
对于我而言,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是照镜子。
这本书,评论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本书评价很高,因为这本书的整体思路有点像《平凡的世界》,就是一个屌丝逆袭了,贵族大小姐喜欢上自己了,还主动献身给咱……
就是咱有钱了。
还有一类就是我这种,喜欢吹毛求疵的,容易出戏,因为我相信一点,对于富小姐而言,仅仅唱首歌或会作诗是吸引不了她们的。
我们又不是没有读过大学。
都懂。
太像故事会!
这么说,李佩甫会不会生我气?我觉得李老师的巅峰之作是《羊的门》,茅盾文学奖还有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补偿性获奖。
例如刘醒龙写的最好的是《圣天门口》,没有获奖,后来让他的《天行者》获奖了,补偿一下,《天行者》跟《圣天门口》不是一个档次的。
有的作家,人气很旺,例如余华,诺贝尔文学奖呼声很高,但是他没有拿到茅奖,不过人家说了,俺不屑,为什么呢?
因为余华获得过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因为《活着》。
骑士勋章属于勋章里的第三类,类似铜牌,即便如此,获得该奖的作家也很少,只有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韩少功……
也有获得司令勋章的,类似金牌,如金庸。
写作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是可以训练的,怎么训练呢?又非常简单,例如你坚持每天发一句话到朋友圈,配一张图,坚持3个月,这句话可以是你的心情,可以是你摘抄的,什么都可以。
三个月后呢?
变成,每天一段话,一张图片。
再过三个月呢?
变成,每天两段话,两张图片。
一年后,你就能轻松写文章了,因为你上瘾了,例如现在跑马拉松的人很多,各地都兴起了跑步训练营,很多连500米都跑不了的人慢慢地开始跑马拉松了,为什么呢?
教练让你上瘾。
例如教练怎么教我跑10公里?
第一周,快走10公里。
第二周,最后200米,跑步完成,9.8KM快走,0.2公里慢跑。
第三周,最后400米,跑步完成,9.6KM快走,0.4公里慢跑。
一年后,我就能跑完全程了,这期间真正鼓舞我的动力是什么?是每周的数据,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快了,很有成就感,总感觉自己跟自己较上劲了,而且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都不难。
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学会跑步。
当然,有的人上去就能跑完10公里。
超负荷跑步是容易心脏骤停的,马拉松的死亡率为10万分之0.8,这个概率是蛮高的,所以要让身体慢慢适应高强度。
马拉松现在火不?
线上马拉松,现在一跑就是几万人。
所谓的线上,就是你不用去实地参加,在家也可以跑,跑完就可以给你发奖牌……
想成为跑步达人太难了,因为现在N多明星在跑,另外一旦跑起来了,就涉及到了成绩,我们的成绩是很难出色的,可以成为快走达人,坚持快走,做快走俱乐部,每人每月100元就可以加入俱乐部,自己设计目标,例如每天快走3公里,5公里,10公里,都可以,你自己定,俱乐部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相互监督,500人的群,一个月就是5万元的利润。
不是很好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做。
当事业去做,其实是蛮容易的,我用事实帮你们测试了,一点都不难,不就是每天拿出90分钟出来溜达溜达吗,何况也是放松的机会,可以思考很多东西。
要想出名,就必须做出点特色来。
例如,你坚持每天10公里,然后呢?
每个月挑战一个城市。
例如,暴走三环。
一共50来公里……
你觉得会火吗?
你可以搜搜走过三环的人多火,被人当大神崇拜着,你不仅仅走三环,而是用三年的时间走完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每个月走一个。
你看看你火不?
前几天,我没事干,拿出地图来看看北京多大,一看,吓了宝宝一跳,真大,我一直以为北京就是六环呢,原来是个省,下面也有农村?
难道有北京户口的农村人?
真的吗?
可是我反过来一想,《算命》的故事拍摄地,不就是燕郊吗?跟北京挨着。
我手贱,又搜索了一下:北京有多大?
看了一篇文章:《北京到底有多大=20个纽约=155个巴黎》。
大不?
太大了。
不看不知道自己渺小……
越思考越渺小,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总感觉自己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牛B,其实我们的地理范围没啥变化,还是关在我们自己的狗窝,世界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外星人存在?
大家看过星球对比没?对于宇宙而言,我们相当于生活在一个井里,我们并不知道,除了井,还有湖泊,还有大海。
太阳大不?
若是跟“大犬座vy”比比呢?
它的体积是太阳的58.32亿--92.91亿倍,如果“大犬座vy”是电脑屏幕,那么太阳连个像素都算不上。
你说,外星人不存在吗?
基督教的朋友特别喜欢转一篇文章《人类所认知的最大星球》,然后问一句:难道你还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看完以后,我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了。
这些东西,仿佛都存在,仿佛又都不在,我们两眼一闭,什么都不在了,所以我们既不能看的太大,也不能看的太小,否则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了,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倒是可以这么安慰自己,例如李银河就有这个观点,人不要太计较,我们不过是过客。
又是保护地球,又是保护大气。
那都是忽悠人的。
地球是不需要保护的,生物是怎么出现的?就是因为地球高温,二氧化碳也有过高浓度的时期。
说白了,我们是鱿鱼,地球是铁板,地球是耐高温,耐冰冻的,咱受不了。
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研究大的,于是出现了天文爱好者,例如去西藏拍星空,西藏的星空好看?
星星我没有太多印象,但是月亮跟脸盆那么大,感觉特别特别的近。
你去这些论坛看看,感觉他们讨论的好火热,仿佛全是天文学家,还有一类人呢?喜欢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就是微观。
例如研究菌群。
我们喝的益菌酸奶管用吗?
他们就做这些实验。
我总觉得中国缺少了这样的科普团队,若是有人去组织医学院的教授搞这么一个真人秀节目会很火的,做大量的对比实验。
国外有一款,特别火,叫《相信我,我是医生》,大家可以看看,蛮有意思的,全部视频我都看过,不止一遍,我喜欢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就是同一个观点,找不同的教授来辩论,都是牛津大学的权威人士,他们会做大量的尝试性实验,例如子宫移植。
1/6的人是不孕不育的,有人是先天性没有子宫的,比例也蛮高的,但是有卵巢,其中一个手术就是妈妈把子宫移植给了女儿,我以为子宫很大呢,原来跟猪心差不多大,怀孕后才会涨到其体积的20~30倍。
这是有历史意义的手术。
视频只是记录了手术过程,没有后续,我特意到网上找了找,找到了一篇新闻:《瑞典女子接受子宫移植后产子创全球首例》。
我喜欢关注这些东西,关注医学最前沿的。
我们朋友圈每天也有中医养生的东西,不说对与错,至少缺少了“证据”,就是你要给我们证据链,让我们说服我们自己,他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这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东西。
例如怎么养肠道。
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对比实验。
喝益菌乳时,菌群多,但是不喝了就没有了,因为这些菌群不能独立存活于大肠内,水土不服?
但是,我们体内本身就有几百亿的细菌,我们可以把有益的喂大呀,怎么喂?
燕麦片,就是用纤维来喂。
有严格的对比实验,发现有益细菌越来越多了,为此我特意在网上买了燕麦片,每天当饭吃了。
不是说我们固执,而是没有证据链来说服我们。
有了,我们自然就信了。
例如,维生素要不要补?
这个人家也做了大量的对比实验,收集粪便、尿液,你服用了多少,你排出了多少,实际上呢?
我们日常饮食所补充的维生素是大于人体所需的,无需补充,除非是素食主义者或节食主义者。
这类视频,我们缺少。
还有就是一些急救常识,例如有人溺水了,第一反应是什么?
视频里强调了两点。
其中第一点是:你不能下水去救!
与咱的倡导恰好相反吧?
有些时候,你不需要呼吁,也不需要填鸭,你把数据和证据摆出来,大家自然就信服了,例如里面提到了站与坐对血糖的影响,做了两组对比。
一组是出租车司机对消防员。
一组是房产中介先是坐着工作,然后站着工作,一周后做血糖对比数据分析。
这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医的朋友,可以考虑做这么个节目,会火得一塌糊涂的,其实可以做的东西太多了,从头到脚,例如脱发、近视、打呼噜、驼背、关节炎。
要与权威联合,要有不同声音。
只描述,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