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疯了

  前两年,网页游戏很火。


  我也沉湎过两年,当时玩的是三国游戏,这类游戏最上瘾的就是攻城,为了偷袭成功,动不动就凌晨两三点出兵,白天玩,晚上玩,甚至通宵玩,搞得身心疲惫,甚至主业都差点荒废掉。


  当时,我一个月充值5000元左右,在里面属于高手吗?


  无名小卒而已。


  要想稍微有点名气,需要狠一点,一开服,先充上个十万八万的,把等级迅速刷起来,全服排名靠前,自然成为焦点。


  这个游戏很简单,一开服,七个国家,你可以随意选择国籍,有一周的保护期,过了保护期就可以打国战了,邻国与邻国开战,被灭国的国民可以重新选择国籍,多数会选择最强的那个,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局面,一个国家越牛,主动移民过去的越多,实力越倾斜,统一速度越快,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七个国家里有两个巨头,旗鼓相当,你来我往,可能几个月都无法统一,我曾经遇到过一次,就是帮派之间跨服约战,大家轮回到同一个新服,战了几个月,谁也拿不下谁,最终是平台判和,轮回了。


  一旦统一,游戏结束,重新开盘。


  我属于独行侠系列的,不喜欢出头,既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帮派,在里面也没有朋友,我只是自娱自乐……


  2012年去拉萨,沿途不方便上网,攻城一天一个局面,一天不参与就跟不上节奏了,因为你的粮草没有准备好,你的兵马没有迁移到集合地点,临时出兵需要时间,等咱赶到,战斗可能已经结束了。


  自己参与不了了,就觉得被边缘化了,就把游戏戒了。


  我戒了,牛哥染上了。


  我属于内向型的,别人不联系我,我是不会联系别人的,例如我在一个大V群,蝉禅组织的他公司的智囊团,里面随便摸出来一个都很响,但是我不好意思跟其中任何一个联系,咱觉得没有资格。


  牛哥则擅长当老大,刚开始玩,他也是花钱策略,前后也花了有几万元,但是他发现个人力量再强大也白搭,核心还是团队力量,他就开始从游戏外围去着手,跟这些玩家相互加了微信,甚至电话联系。


  没多久,牛哥就当上皇帝了。


  当从游戏外去玩游戏时,游戏就有了另外一个玩法,例如三国鼎立时,游说其中一个皇帝,结盟,二打一。


  玩三国类的游戏,光有钱还白搭,还要具备超强的组织能力,游戏玩家以90后为主,但是能当上皇帝的,多是70后、80后,而且这些人多是做企业的,一方面他们是在消遣,一方面又在观察与思考人性。


  牛哥认为我适合玩单机版的游戏,自娱自乐。


  不适合玩三国游戏。


  三国游戏拼的不是装备,而是脑子,作为皇帝,是不需要具体玩游戏的,只需要大的战略就行了,具体的攻城由具体的玩家去实现。


  玩游戏荒废了接近一年的时间,但是收获蛮大的。


  第一、意识到了自己的性格短板。


  第二、意识到了游戏规则的重要。


  游戏的本质,其实就是人性,也许游戏本身并不存在?它长什么样?谁见过?也许只是一场梦呢?


  那时,我办公室跟牛哥办公室紧挨着,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游戏。


  玩游戏,经常会遇到“忠诚”与“背叛”,例如我们一起轮回到新服了,大家约定好,例如我和牛哥去青州(游戏里的国家名),安排一个关系很好的带着他的帮派去徐州,七个国家里,我们青州实力最强,同时我们有个傀儡国家徐州,这个游戏早晚都是我们的天下。


  可是,在只剩三个国家时,徐州皇帝不听话了,竟然联合别人跟我们打起来了。


  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了。


  牛哥跟我讲,别人背叛了我们,问题一定出在了我们身上,是不是我们给的不够多?是不是我们不懂他?他要的不是傀儡身份,而是真正的霸主。


  是人就有趋利性。


  以前,我自己玩的时候,每当自己国家被灭时,系统建议我重新选择国家,我都会选择最强的那个,跟着一起去蹂躏弱国,好有感觉。


  我突然很鄙视自己,咋这么不爱国?


  不仅仅鄙视我自己,还鄙视那些现实中移民的人!


  最近,办公室很热闹,貌似大家都喜欢讨论国家大事,我是没兴趣讨论这些的,但是我喜欢当裁判,就是裁定你们谁胜了谁负了。


  烟台有个大哥假设了一个问题:萨德事件以后,韩国出了新政策,针对中国人免费发放绿卡,只要申请就给,可以享受韩国国民的基本福利待遇,会不会有人去?


  另外一方认为,绝对没有,国家有难,谁会去?除非他不是中国人。


  问我?


  我说,我不去。


  烟台大哥貌似很失望,他觉得我属于汉奸系列,应该会去。


  烟台大哥坚信,门会被挤破的。


  另外一方认为,绝对没人去。


  吃完饭,在地下停车场,烟台大哥一本正经地问我:你能说说理由吗?


  我说,因为你的假设不成立!


  他说,就是假设一下。


  我说,不可能发生的事,何必假设呢?


  他问,假如你是个野人,例如你是孙悟空,现在给你一张纸,上面写了目前世界上的这些国家,各个国家的福利条件与人文环境,你会选择哪个国家?


  我说,中国呀!


  他说,你从来没来过中国。


  我说,我会说汉语呀!


  他说,假如你不会说任何语言。


  我说,你为什么总是试图去说服别人呢?为什么总喜欢假设呢?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前几天有个视频看了没?北京地铁上一个小伙辱骂两位姑娘,围观者没有一人出手,微博上炸锅了,都后悔没在现场,否则……


  否则咋着?


  多了几个看热闹的罢了。


  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而要看别人怎么做,韩红老师曾经多次公开抵制日货,她是摄影爱好者,你看她的相机,全是国产的,尼康。


  下午,我去办公室,把腚疼教育了一顿,你咋关心这么多大事?有没有考虑怎么买套房子?怎么买辆车子?


  国家有难?什么时候有难了?美国打过来了?韩国打过来了?即便是真打过来了,国家需要咱拿着锄头上?可以看看茅盾写的《子夜》,军人该打仗打仗,老百姓该过日子过日子,甚至该跳舞还是要跳的,我们要有爱国心,但是可以放在肚子里,不一定非要喊出来,喊出来证明不了什么?证明你有我们没有?


  你闹腾这些,在我看来是添乱!


  你能左右什么?能改变什么?大家不是说不吃肯德基了吗?大家不是说不用日货了吗?如果国家真的需要抵制他们,何必需要你们这些小罗罗出马,直接把他们赶出去就是了,你知道GDP里有多少是日企在华创造的吗?


  10%!


  不要了?


  抵制日货不如抵制蠢货,搞得好像随时要开战一般,你想多了,这是一个和平的时代,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人们觉醒了,拒绝战争!


  一个人,必须要给自己画圈,要重新认识:什么是自己的事!


  老婆孩子的事,是你的事。


  亲戚朋友的事,是你的事。


  本职工作的事,是你的事。


  除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与老天的事,上次我推荐给你的《兄弟连》你看了吗?哪怕是二战最疯狂时期,德国人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


  那些,看似与你息息相关,其实与你无关!


  你有爱国心,很好。


  但是,不需要天天挂在嘴上,更不需要总是试图去统一别人的思想,当年,一群青年冲到了我们这边一家日企,准备打砸烧。


  大家都吓跑了。


  一个姐姐,83年的,她拦住了大家,就跟大家讲了这么一番话,把大家劝回去了:这里面上班的,哪个不是中国人?你们以为抢了,砸了,烧了,真的不用负责了吗?余生不用坐牢?不用偿还?


  她是一个很有气场的人,能震住大家。


  一群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


  这群孩子,总以为法不责众,你想多了,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一群人把车子给掀翻了,其中一个问:谁有打火机?


  一个小伙子说,我有。


  他把打火机扔了过去。


  就这么点了。


  事后?你以为能躲过去?当时N多录像的,照片都打印出来了,警察叔叔挨着学校、单位下发,看看哪些是你们单位的,找出来。


  一个都跑不了。


  他无辜吧?他又不是纵火者,只是一个提供打火机的人而已,这个小伙子跟我一个朋友是同一个单位的,朋友给我讲的这个故事。


  作为老百姓,一定要画圈,知道哪是自己的事,哪是别人的事,哪是老天的事。


  区分不好,就容易越俎代庖!


  我们这边,每天人来人往,招待费用也蛮高的,我就计划开个特色餐厅,光招待咱自己人,一天就能省几百元,这不就是赚的吗?商场刚开业,免三年房租,咱只是承担装修而已。


  我属于装修比较晚的,他们去年就陆续营业了,我今年才装修完。


  前几天,我跟大家说,这个店不开了。


  他们几个就在背后议论我,认为我眼光不行,乱花钱,还有就是装修风格也不好,定位也不行。


  按理说,咱不能跟他们计较,咱也上过班,也这么私下里评判过老板,一样的腔调,虽然我时刻安慰自己,要理性,要克制,不能发火。


  周一,开会,又讨论到了这个话题上,有人说怪心疼的,毕竟也投入了这么多,有人觉得这么扔了怪可惜的,为什么不经营一下试试呢?


  我火,噌的就起来了。


  我发现我现在特别的焦躁,很容易起火。


  我说,大家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做决策是我的事,钱是我的,扔了也是我自己的,哪怕我真的亏掉了裤子,从楼上跳下的是我,不是你们,那时你们该重新找工作就重新找工作。


  大家平时就怕我,我这么一说,更怕我了。


  我只是很好奇,你们咋都喜欢替老板操心?你们真的有这个本事,早就创业去了,咋可能在这里上班呢?


  把大家指桑骂槐的批评了一圈。


  散会。


  我一冷静下来,就后悔,又急忙召集大家,挨着道歉。


  大家貌似习惯了我的反复无常。


  不犯病的时候,我是蛮阳光的,大家也愿意在我这里做事,因为我能给予大家绝对的自由,包括财务放权,经营放权,倘若聚餐、坐车之类的,大家有票没报,我都觉得很心疼,你们咋能自己掏钱呢?


  我给大家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放弃。


  第一、周围七家饭店,六家关门了,而且全是连锁店,说明什么问题?


  人流量达不到!


  第二、倘若我们现在停止,无非就是损失装修费用,而且我们可以适当加点钱转出去,能回多少算多少,倘若我们继续经营呢?


  装修就不算钱了,而且我们经营也肯定会亏本,这是大环境的问题,而且厨房那一套加上桌子椅子,少不了30万。


  所以,停下是为了止损。


  大家又有疑问,那当初我们决定做这个餐厅?


  我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当时商场刚开业,人流量非常大,饭店都要排队,给了我们错误的判断。


  第二、咱虽然是加盟的,但是算是品牌直营,因为对方来团队操盘,对方需要咱,咱做成功了,他可以赚到足够多的加盟费,但是大家肯定是到咱这边来考察,会给咱50%的加盟佣金,例如加盟费5万元,就分咱2万5,靠这个分成咱一年也能赚个几十万,懂这个意思吗?


  但是,倘若咱不赚钱,还忽悠人加盟,那就是咱的问题。


  我已经坚信不赚钱了。


  虽然咱内心总是规劝自己,要尊重别人的想法,要允许别人跟咱想的不一样,若是都跟咱想的一样,谁又会给咱打工呢?要包容。


  可是,关键时刻,还是做不到。


  马老师送了我那句话:允许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


  说是这么说,到事上,还是忍不住,总是想统一别人的思想,最近我们这边招待很密集,用酒量比较大,我不喝酒,但是大家要喝,我去名酒店里拿,按照我以前做事的惯性,拿酒是不用花钱的……


  真如大家所说,被惯坏了。


  我认为,我过来拿几瓶酒还用给钱吗?何况我给你帮的忙还少吗?你家装修用的硅藻泥还是我送你的呢?不给你省了2万多块钱?


  前些日子,去我姐家,我去名酒店拿酒。


  我的初衷是想给钱的,也不需要打折,但是女老板没有表现出送我的意思,我就很生气,这就是北方人的特点,北方人跟朋友做生意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收钱,第二反应才是相互推让,第三反应才是做出权衡,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这是一个仪式问题,南方人理解不了。


  就是我肯定会给你钱的,但是你要有送我的心,明白了吗?


  她没有,我甚是生气。


  最终,酒还是便宜了200元。


  若是换位思考一下,可能我就理解她了,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反而生气了,我们俩不仅仅是同学,还有过很多交集,她哥哥是我一个远房姐夫,她租的房子是我球友的妹妹家的,我给找的。


  那天,我在朋友圈晒了一本书。


  她接着给我发了个信息:给我本吧。


  我回了一句:不好意思,我不是送的,是卖的,是卖的,懂不?


  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带有恨意!


  她问,多少钱?


  我说,卖光了!


  平时,大家要书,我多是送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这么对她了,貌似有了隔阂……


  我真小气。


  创业对我改变很大,虽然身上依然有很多缺点,但是至少能意识到了,并且有这个意向去纠正,当然纠正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复。


  团队现在比较稳定,我出去待上一两年都没问题,每个人分管一个领域,各司其职,这也是我玩游戏的收获,那两年我经常跟牛哥在一起探讨游戏,例如我们知道游戏的开发者是谁吗?


  不知道!


  我们知道游戏的运营者是谁吗?


  不知道!


  但是,我们却在里面玩得如火如荼,不断地投入人力、财力,因为我们可以遵循规则去努力,从而换取我们想要的。


  若是把一家公司设计成游戏,用规则去管人,规则给他们创造了上升的可能,只要你优秀,你可以无限高,只要你不够优秀,你就被淘汰了,员工在这里上班压根不需要知道谁是老板,只需要知道自己好好工作能拿多少钱就可以了。


  例如,你在邮政上班,你知道邮政的老大是谁吗?


  你不在意这些!


  这就是规则的牛B之处。


  不管创什么业,都要领悟透这一点,就是我们能否给员工设计好游戏规则?让他们能进能退,优秀了,努力了,可以获取高收入,不优秀了,不努力了,被淘汰了。


  同时避免了人管人。


  当年,我们旅行时候,认识了一位旅行达人,他常年在路上,公司却运营得很不错,他说站在外面看公司时,更容易看清公司存在什么规则漏洞,去优化规则,同时出来可以不断地参观同行,寻找市场,激发灵感,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老板。


  这些理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但是,未必有过切身体会,也未必会去使用,干着干着就成了人管人。


  创业后,我还有一点改变非常大,就是相信了这个世界上有人比我干的更好,不再亲力亲为,很多人应该都有类似我的自大心理,总觉得别人干不放心。


  扭过这个弯来,你才能团队化作战。


  上述两点,听起来都很简单,我自己用了十年才转过这个弯来,如今,每天都有人跑到我这里,谈怎么创业之类的,其实说来说去,创什么业?无非就是你一个人去折腾罢了,一个人怎么能叫创业呢?


  例如,猫哥在我楼下,卧薪尝胆,想做读书俱乐部,什么都是自己做,自己读书,自己整理,自己累死累活。


  例如,炮神在迷茫,想过骑行,想过养狗,想过卖狗粮,什么都想,昨晚我又跟他聊了聊,你真的准备好创业了吗?真的准备好了吗?手里还有1万1千元存款,要租房子吧?要买条狗吧?你真的能忍心自己几个月不赚钱?


  几个月就能赚钱的事,都算不上创业。


  没有团队,成不了事。


  但是,大家反驳我的理由也很充分,自己不先做起来,怎么可能有钱去招募团队呢?


  这是我的变化之一。


  变化之二呢?就是我对很多事的看法都变了,例如,过去我不认为有人能把炒股当工作或事业,总觉得是在玩火,早晚烧死自己。


  现在,我就认同了,不仅仅是炒股,还包括直销、保险、微商,都不再非黑即白的去评判了,而是一为二,很理性的去剖析。


  一个写财经文章的大V,从来不发广告,最近半年开始接广告了,发的是分红式的保险产品。


  我跟他聊了聊。


  问了他两个问题:


  第一、你发广告以后,掉粉严重吗?


  他说,我以为会很严重,实际上不严重,跟平时没啥区别,因为读者相对比较理性,具有基本的分辨力,没有这个分辨力的人也不应该关注我。


  第二、你觉得会有读者上当吗?


  他说,肯定会有,这些产品说白了就是税务局推出的,征收的是智商税。


  我心想,你可以这么做,但是不能这么说,你这么说了,大家觉得你在推卸责任,但是事实却的确是那么一回事,但凡是稍微理性一点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逻辑,不会轻易被收割的。


  前几天,我也在朋友圈发布了卖东西的广告,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体验,看看大家怎么看我,我怎么看待自己,我去觉察彼此的心理变化。


  我认为是很好的体验过程。


  这要看你的初心,你提供的是什么产品,什么服务,例如我很喜欢车,我关注了N个天津港售车员的微信,我很喜欢看他们今天发了什么车型。


  理性也是一种修行,不再轻易评判善恶,不再轻易给人贴标签。


  去年,我们做了一家生活馆,里面什么都有,图书、油画、茶具、手表、自行车……


  我做这个事的初衷就是:我推荐,我喜欢的、我选择的。


  这个也是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我会不会被人骂成商人?利欲熏心?鱼肉读者?


  但是,我反过来想,倘若我是真心去分享呢?


  例如我发现有很好看的茶碗,我是不是可以订上几个?


  例如我在日本发现有非常帅气的折叠自行车,我是不是可以买进一批?我晒了我的折叠车以后,至少有10位朋友联系我了,问如何购买,我那车子是一键折叠的,皮带传动的,自动变速的。


  去年是摸索,筹备,尝试。


  今年是逐步面向市场。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精挑细选,只做我们自己擅长的领域,未必是最专业的,至少是相对比较专业的。


  多年前我就想做,但是我觉得有两点不成熟的地方:


  第一、经历太少,不懂审美。


  第二、没有耐心,不放长线。


  例如,我和牛哥从2012年开始储存普洱茶、茅台酒,2022年开始卖,我们是每天储存一饼,卖的时候也是每天卖一饼。


  牛哥是储存口感好的茶叶,我的选择比较简单,只选品牌,我选的中粮,最近储存的是臻品蓝印。


  这也是我们玩游戏而设计出的游戏。


  2022年开始,我们每天有一瓶10年的茅台卖出,再买一瓶新茅台存入,那么这个游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甚至可以传递给子孙后代。


  例如,53度飞天茅台现在卖1200元,2007年的则卖到2500元,基本上是翻倍的价格,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出货问题,茅台属于硬通货,流通没问题。


  假如,我从2006年开始储存,那么我现在每天可以赚1200元,风雨无阻,这个游戏能理解不?不过大家也想好了反驳我的观点。


  第一、为什么不选择茅台股票呢?收益率更高。


  第二、每天一瓶,这需要多大的资金量?


  那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频率改为每周一瓶?每月一瓶?每年一瓶?还有一类卖家,就是卖10年组合套装,例如从2006年到2017年,一共12瓶。


  其实,存上十年岂止翻倍?另外并非真的储存十年,而是三年出掉1/3,五年出掉1/3,剩余的才是储存10年。


  类似的游戏我玩了三个。


  除了茶叶、白酒,我还做了基金定投,等于我的每一笔资金都在市场里浸泡了10年,今天还有个新闻,有人十年前忘了股票密码,当年的1万变成了10万。


  把时间当成自己的成本,我觉得人不到35岁,是没有定性玩这个游戏的。


  具有不可复制性。


  另外,生活馆里我想做一些定制款产品,类似成龙跟茅台酒合作推出的成龙茅台酒是一个道理,我们会跟一些二三线品牌合作,做专供款,这样的好处是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使我们独享货源,避免价格战。


  还有就是我们计划做全球代购,但是做的都是比较偏门的生意,例如油画、茶具之类的。


  这些一直都是我在做的,只是没有系统串起来,过去也是没有精力,现在有团队了,有精力了。


  卖东西给别人未必是坏事,也许是好事呢?这需要我们能选来好东西,私人生活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把这个概念玩的最好的是文怡,她随意一推就是几百万的利润,那天还有个做童书的找我,问若是找文怡推广一次花多少钱比较合适?


  我心想,人们往往低估了自媒体的威力,也会高估了自媒体的威力。


  何为低估?她推你一次,可能为你创造200万的利润,你的意思是给她20万?她咋可能跟你合作呢?至少100万现金,先给,当然也有可能是打了水漂。


  关键是,你的心理预算可能是2万元。


  2万元有人接吗?


  有,无非就是发条朋友圈或微博,基本没人关注。


  广告有效果还是没效果,只取决于一点,她想不想让她的粉丝行动,她想,就凶如猛虎,她不想,就如海市蜃楼。


  下面三个人,听说过吗?


  张大奕,ANNAITISAMAZING,钱夫人。


  三家网红店,不是天猫,只是淘宝C店,双11那天,销售额过亿,你能想象吗?


  倘若我们拿50万找她们代言,我们可能觉得她们不值这个价,一线明星才多少钱?


  可是,人家压根不屑要你这50万!


  那天,我问了做网红代运营的朋友一件事,网红是草包还是真有品位?


  他说,比你想象的有品位,成为网红比成为高考状元还难!


  好吧,这个世界疯了!

 

b0agDDDD-b0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