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注意,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
听明白了?
那好,开始!
我有个师哥,在我儿子所在的学校当主任,之前我们并没有交集,因为儿子读书才真正接触,当时是找他分班。
分班前我要先拿到各班的师资,看看哪个班配比比较好,例如领导家的孩子普遍选择哪个班?这么说吧,800个孩子至少有200个是关系户,所谓的关系户就是在分班问题上打过招呼的。
咱争不过人家,咱就选中等偏上的即可。
要避开什么样的班主任?
聘用的。
为什么?
一方面,他/她要抓教学。一方面,他/她要准备准备考编制,精力不够用,另外教学经验也不行。
我把师哥标注为资源型朋友,定期维护着,例如偶尔喊着吃个饭,逢年过节送点小礼物,这些钱也不会白花,等于咱在学校里安插了一个自己人。
师哥的媳妇在银行工作,副行长。
我也加了嫂子的微信。
偶尔嫂子发个小广告之类的,咱第一时间去捧场,例如狗年纪念币,四五千块钱,捧个场而已,升不升值无所谓。
万一咱哪天需要嫂子帮忙呢?
现在,到处都是行长,反正酒桌上一抓一大把,但是嫂子不同,她是真的。
有天,嫂子突然找我。
很急。
她先是在微信上问我在吗?
我说,在。
她说,说一下手机号,打电话跟你说。
我把号码给了她。
拨了过来。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邻市有个女的,曾经是我们这里的媳妇,现在离婚了,她在该行办理过机动车抵押贷款,分期36个月,结果只还了1个月就没再还……
这是故事背景。
于是,银行就委托专业公司查找、定位这个车子,并进行拖车。
理论上是合规的,银行经常会遇上“贷款不还”的车主。银行会在与车主签订贷款的合约中明确标注,若车主未按合约定期还款,银行有权“暂管”机动车。银行内部没有针对性的“拖车”部门,一般都是委托“拖车”公司办理相关手续。
拖车公司派了四个人过去。
不动声色。
一个陪女人聊天,三个开着车子就跑了。
女人报警了,抢劫!
若是这个案子在本市,或说在本省,女人报警也不会立案的,因为这属于经济纠纷,类似的“抢劫”太常见了,你自己心里很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次是跨省。
坏了,立案了。
事情的源头,也就是最直接的雇佣者就是咱这边的银行,而嫂子又是相关负责人,着急了,问我在那边有没有熟悉的朋友?让说个话,一切好协商,例如撤案后可以把车子还回去。
看吧,银行也怕无赖。
真遇到打滚的、不要命的,银行也没办法,毕竟是做生意,也不想跟你同归于尽,这就是我当时给我表哥出的主意,你就去找那些放贷的,告诉他们,你已经山穷水尽了,但是还有心偿还,若是愿意把这个帐结了,就只还本金,要么就把他手给剁去……
你觉得放贷的是要你的手还是本金?
肯定要本金。
只是,都被折磨怕了,不敢。
嫂子找到我,我明确地答复,我实在帮不了,你不要把我想象的太牛B,我就是个屌丝,在本地都不好使,跨省更白搭。
师哥又联系我,意思是希望我能帮着问问,因为这直接涉及到嫂子的职业生涯,因为这个事已经闹大了,很难收场,别说把车子还回去,咱甚至还能谈点别的条件,例如赔偿点精神损失之类的。
既然师哥找我了,我只能硬着头皮给问问。
我熟悉的各地牛人多是作家,我之前写过,别看作家没啥本事,但是官职都不小,普遍是厅级,我就联系上了一个,其作品刚获奖,我找他的理由很简单,我准备签他5000册书,这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天大的喜讯,他直接把编辑的联系方式给了我,让我直接跟编辑联系,编辑主动联系了我,意思是若真的要这么多,就单独开机印刷,因为小说刚获奖,已经脱销了。
然后,我就提了这个事。
作家,粉丝无数,特别是在当地,办这么点事,理论上不叫事,他自己也觉得问题不大,但是他不会直接给我明确的答复。
而是联系了一个小粉丝对接我。
这个小粉丝比我大3岁,也是80后,已经是正科了,在单位里属于三把手,正科为什么只是三把手?因为这些职能部门的一把手是副处。
我问作家:跟他交代好了吗?
作家说,你跟他联系就好,有什么问题再给我打电话。
我以为作家把案情已经讲清楚了,其实啥都没讲,只是说有个朋友遇到了点事,需要咨询点业务,还特意叮嘱了小粉丝,在业务范围内看看能否帮一下?但是一定要按照规定!
小粉丝给我打电话,我也描述不清楚,我把电话号码又转给了嫂子。
师哥和嫂子接着开车过来了,意思是电话里谈这些对人家太不尊重了吧?走,咱直接去!
我不想去,耽误我打球。
可是,两口子非让我去,觉得我不去就断了线,其实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作家对粉丝是碾压式的,比领导还好使,所以我坚信没任何问题,我跟作家更没问题,我对作家而言有独特的吸引力,我不完全是一个书商,还是一个写作领域的怪才,他们对我的定义不完全是卖书的,更像一个挑刺者,就是他们写了稿子喜欢让我读读,我提提我的意见。
去,去吧。
咱这边带着酒,带着烟,还在路上提前预定了大饭店……
结果,人家什么都不要,也不吃饭。
那更好,省得喝酒,他们俩去汇报案情去了,我在车上等着,一汇报就是两三个小时,先是把案情跟小粉丝讲了,小粉丝又联系了法制科的负责人,法制科的负责人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起案件绝对不能用“抢劫”来处理,但是拖车的行为和过程肯定是有瑕疵的。至于银行的合约中“暂管”的约定,从法律的角度上怎么解释,有待商榷。从案件的过程来看,拘留拖车当事人是不合适的。
意思是不用担心,最多是个治安事件。
为什么要咨询法制科?这也是办案流程,不管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要经过法制大队审核。
吃了定心丸。
小粉丝非要留大家住下,意思是玩一天再走。
师哥和嫂子的意思是要回去,小粉丝又留我,意思是他们回去上班,你回去干嘛?在这里玩两天吧,喊着X老,一起喝点。
我肯定更要走。
回程的路上,师哥和嫂子特别开心,有了久违的笑,为什么?
原来这个案子很小。
师哥把我赞美了一番,意思是你在外地也有如此的影响力呀?不得了,真是人不可貌相……
车上有两瓶没有送下的梦之蓝,送给了我。
我收下了。
自从报案定性抢劫后,那四个“抢”车人就跑路了,当时的大体处理意见是让嫂子联系这四个人,去报案的派出所做个笔录,这个事就算翻过去了。
为了妥善起见,小粉丝又专程联系了该所的一把手。
一把手立即表示,没问题,不过车主报案后,都是车主单方面的说辞,叫拖车的4个当事人来做个笔录,补齐手续即可。
此时,小粉丝给作家回信:全部沟通完毕,请X老师放心!
这里面有个BUG,是事后想想觉得是个BUG,就是小粉丝虽然级别高,但是不分管该所,还有就是小粉丝属于学术派,又是外地考过来的,没有太深的根底,他高估了自己……
出了什么漏子?
嫂子安排四个人去做笔录,结果直接被拘留了,拘留是需要审批,所长直接跳开了法制科负责人,找了另外一个领导。
懵了吧?!
这时,嫂子觉得我不靠谱,我觉得作家不靠谱,作家觉得小粉丝不靠谱,小粉丝觉得所长不靠谱。
其实,根源是什么?
车主那边找了所长。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我就第一时间直接联系了小粉丝,问他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他就直接告诉我了:我高估自己了,被人摆了一道。
他自己憋屈的要命,只能退而求其次,就是把剧情掐住,就到拘留环节,罚点钱,算了,车子也还回去了。
可是,这个小粉丝很郁闷,因为他觉得给作家留下了“不靠谱”的印象,原本是百分百有把握的事,竟然……
我的意思是,要不要跟作家解释一下?
他说,解释了有什么意义?
我问,那个所长跟你有仇吗?
他说,没仇,最有意思的是他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每次见到,都从距离还有10米左右的地方小跑着过来:X局长,有空时来所里检查指导工作啊……
事情结束后,唯一的赢家是那个车主。
这回,车子继续开着,也不用还贷款了,关键是没人敢再去“抢”了,她已经摸到敌人的软肋了,你的霸王条款未必是合法的。
媳妇卖花,每次都会预留一些,送亲戚朋友。
她让我给儿子的老师们送送。
儿子的老师们都是女的,而且都是美女,我肯定乐意去,聊聊孩子,聊聊教育,多好,展示一下咱的博学之处。
英语老师,普通话,陕西口音,姓白。
我问,白老师是陕北哪的?
她问,你咋知道我是陕北的?
我说,我在那里待过。
她问,哪?
我说,米脂、绥德都待过。
她说,我就是那里的。
我问,四十里的?
她说,你真去过呀,我是三十里寨的。
我问,白家山?
她说,太神奇了。
我说,我没骗你吧,从米脂、绥德路上有个汽修城,有家羊肉泡馍特别好吃。
她说,是的,是的。
我咋知道的这么详细呢?因为我每次西行,例如去新疆,去宁夏,都会路过这里,一般都会下了高速来吃碗羊肉泡馍再走,来这里还有个缘故,就是有句古话: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分别是貂蝉与吕布的故乡。
她在本地租房住,所以不便邀请我上去。
我说,上车坐会吧。
她说,好。
其实,我很擅长跟外地人交流,特别是行走过中国的人,因为我可以卖弄地理知识,拿过地图来,我可以夸夸其谈,这,这,这,这,我都去过。
我问,白老师,您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她说,本科是陕师,研究生是北师。
我问,那咋跑到我们这里来了?男朋友是这里的?
她说,我单身,当时来也算一时冲动吧,被校长的一番演讲打动了,情怀所致。
我说,情怀都是骗人的。
她说,也不能这么说,怎么说呢,若是安心过小日子,在这里的确很安逸,但是我总觉得少点什么。
我问,方便问年龄吗?
她说,我属狗。
我脑子里接着蹦出:82年。
因为我是83年的,最熟悉的属狗的就是82年的,但是我不敢贸然问,82年的话有点大了,当然她应该不是,我就弱弱地猜了一句,94年的?
她说,是的。
我开车带她到店里逛了逛,她摸手机拍照,哇,好大一面书墙,这书您都读过吧?
我说,也有没读过的。
她说,我一直都觉得你们家的教育就是非常前卫的,无论阅读面、阅读量还是带着孩子出国游学之类的。
我说,都是他妈妈的功劳。
她问,你们家也开花店吗?
我说,我媳妇弄着玩的。
她问,赚钱吗?
我说,赔钱的游戏,但是总有人前仆后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本地出来了三家做团购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低,都是赔本赚吆喝,总觉得能把粉丝积累起来,其实没有可能,大家都只图便宜,谈不上忠诚之类的。
她问,为什么不卖的贵点呢?
我说,贵点的话,人家为什么不选择花店呢?!
她说,也是。
我提议一起午饭,她不,我送她回去,总而言之,感觉她很开心,仿佛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媳妇问我花送了没?
我说,送了。
媳妇问,你没跟老师好好聊聊?
我说,有啥好聊的,放下我就走了。
又过了两天,白老师联系我,问我有空不?找我聊几句。
见了面。
她说,你给人的感觉很博学,阅历很丰富。
我问,真的吗?第一次有人这么说我。
她说,我的直觉,深不可测。
我说,哪有,哪有。(其实,心想,你真识货)
她说,我有个事咨询一下您,您只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好。
我说,行。
她问,你觉得我去深圳发展如何?
我问,你喜欢大城市吗?
她说,喜欢。
我问,当初参加工作时为什么不选择大城市?
她说,冲动了,我来这里跟他们去云南支教的初心差不多。
我问,去深圳,你担心的是什么?
她说,房价,生活成本。
我说,其实这个是不需要考虑的,即便结婚也是男人准备房子,何况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租房生活是很正常的。
她说,我去深圳能拿到20万+。
我问,找工作难吗?
她说,不难,虽然我也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但是我的履历是很漂亮的。
我问,回西安发展不好吗?
她说,也考虑过,但是我怕我不安心。
我说,觉得自己应该属于大城市。
她说,差不多吧。
我说,我感觉到你内心有答案。
她说,只是想听听过来人的建议。
我问,父母什么意见?
她说,他们支持我,随我折腾。
我说,家里有矿。
她说,那倒没有,就是普通农村家庭。
我说,我们谈生活,其实不该只谈工作,应该谈环境,谈婚姻,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一个人生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一辈子都是,我觉得去深圳、回西安都未必正确,但是你在我们县城生活,一定是错误的。
她说,我懂了。
我说,因为你是空投来的,就是孤儿模式,大城市虽然也都是孤儿模式,但是它有适应孤儿生存的土壤。
她问,你觉得我去深圳好还是西安好?
我说,我觉得去西安好,毕竟有你的根,深圳也很好,但是一直都是流浪模式,你可能30岁也是居无定所模式,而那时同学家的孩子都很大了。
她说,谢谢你。
我说,若是我女朋友是您现在的情况,我让她的第一选择是考博,然后考虑进入高校当一名老师。第二选择是回省会城市当一名高中老师。不是说不支持她折腾,而是折腾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又有几个人折腾出花样了?多数都是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了。
人有个误区,总觉得到了大地方才有精彩的人生。
这里面有两个潜意识。
第一、小地方没有精彩的人。
第二、自己应该有个大舞台。
实际上,到了30来岁你就懂了,你即便是回到县城,也很难成为一座县城里的佼佼者,虽然现在提起县城你总是如此的不屑。
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想当年我刚回来,有个朋友回来探亲,他也计划回来,我们俩路过一个公示牌,上面是纳税50强,朋友跟我讲:等我回来,这个排名就变了,你第一,我第二。
我点点头。
我们回来,不就是君临天下,王者归来吗?!
现在回头想想,真幼稚!
我不能跟白老师说实话,说实话太打击人,我只能鼓励她,告诉她还年轻,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我要是告诉她实话,我就会这么讲:即便你到了西安,十年内也很难立住脚,所谓的立住脚就是不再为生计奔波,包括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你想想这样的生活在一座省会城市,只能是中等以下。
这就是真相。
因为父母没有给你传递上接力棒,父母那一棒跑的太慢了,你这一棒已经落后了,你进入一座城市,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学历。
当然,胸怀,抱负,我是理解的,每个刚从大学出来的人,都是来改变世界的。
使我想起了师妹W,也是硕士,中文系的,山师毕业的,她老家是胶州的,为什么跑到了我们这里呢?是因为她老公是我们这里的,老公毕业后回老家工作,她就跟过来了。
师妹W有抱负不?
绝对的。
不说具体的目标了,反正肯定是鸿鹄之志,什么咪蒙,什么李银河,都不在话下,她们写的啥呀?等我出道秒杀她们。
我们经常在一起小聚。
她让我帮她分析。
我认为,两重因素约束了她,一是没有行走过世界,甚至没有行走过山东。二是具体工作约束了她,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同化的过程,刚开始会特立独行,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跟本地老师没啥不同。
你觉得文章是否吸引人真的与写作能力有关?
错了,而是你的眼界,你的思考,这些都基于你站的高度,就是你不可能写出吸引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的文章,因为你自己都没达到这个收入水平。
后来,她花大价钱去学心理学,营销学。
咨询过我。
我都是持反对意见,我觉得那些东西是双刃剑,不学还好点,学了以后就变得神神叨叨的了,动不动就叫住我:董老师,我做几项测试,请你配合我……
从没结婚到结婚,从没娃到有娃,娃读幼儿园了。
她依然没有动。
去年又找到我,意思是她终于找到自己的目标了,六妈罗罗,意思是履历也像,都是原先的上班族,后来辞职了,而且她现在也是宝马了。
问我?
我说,挺好。
又过了半年,她又问我:倘若我就这么安安心心上班,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大家能接纳我不?
我说,能。
她说,那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
她一直都在如此的反复,一会觉得应该飞,一会觉得应该稳,我前面写过一句话:为什么非让我认识你?不认识你我的生活至少是平静的。
就是她跟我说的。
她觉得我的出现扰乱了众人的心,大家原本上班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想着去做什么自媒体?想当什么网红?
我什么都没变过。
是她动心了又灭了心。
风动?旗动?
而是心动。
其实,这也可能是白老师的轨迹,从心比天高,到慢慢的接受了一个现实,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只能做这份普通工作,也不普通呀,家长求着自己,在社会上也很有身份地位。
为了证实这一点,还一定要拉上懂懂垫背,否则没有安全感。
你看懂懂那么牛B,不照样只是个临时工嘛?有啥了不起?!
讽刺了一番,心里舒坦多了。
最近,媳妇在团花,搞得风风火火的,人越加越多,同时呢,花店们也纷纷上阵了,都搞起了9块9,什么都是9块9。
于是几方开始了抢人大战,一会踢了别人,一会被人踢了,理由就是拉人。
大家谈社群营销,总是谈忠诚度。
其实,哪有什么忠诚度?
我若是1块钱1束,她们肯定都跑来了……
我之前就写过,忠诚度是个伪命题,因为整个圈子没有向心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另外你真的会为了买花而天天蹲在一个群里吗?
媳妇赚钱吗?
一直都在赔钱,因为要拉人,意思是谁把自己的闺蜜拉进群,送花一束,谁加她的微信点赞,逢8送花瓶。
一晚上送出去几十个花瓶。
这都是学来的经验吧?
媳妇想在高校里做教师节活动,就需要联系学校里的领导,媳妇让我给问问,因为这些领导都喜欢打球,都是球友,天天见。
我怎么问?
做200束向日葵?9块9一束,一分钱赚不到不说,人家还觉得是个超级大的人情,我哪怕随便送几瓶酒,请吃顿饭,也不止2000元吧?
而且,我不喜欢张口求人。
但是我又要打发媳妇开心,那咋办?我就要跟领导协商,这样吧,我赞助你们200束向日葵作为教师节礼物,你们可以发下去。
我转给媳妇2000元就是了。
我只能这么做。
这不是一个能赚钱的事,做社群营销的人总是喜欢谈未来,意思是一旦聚集了这么多粉丝,卖什么不发财?
我作为旁观者,我觉得鲜花团购这个游戏,就是当年的团购网,玩的是一阵风,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亏损的游戏你能坚持多久?
我媳妇忙得如此的团团转,我真的很心疼,因为她这么忙的目标是多赚点钱,当然未必能赚到,即便能赚到,也很难达到100万/年吧?若是能有这个收入,可能本地人都去做鲜花团购去了。
但是,消耗的是她的生命。
倘若,她是按照高中课程一般,去学习,把时间安排的如此满,我觉得是蛮支持的,例如健身、读书、弹琴、旅行、摄影、义工……
让自己如一朵鲜花一般,缓缓的绽放,那该是多么的美妙!
我要跟她谈谈,她会大声地问我:你有病是吧?我在家你嫌我不赚钱,我去赚钱你嫌我不在家?你到底想让我怎么着?你看我不顺眼是吧?
媳妇反复叮嘱:我的事,求求你,不要写,你写了让其他人怎么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