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我吃顿饭

  师妹S,毕业后考进了编制。


  但是,在乡下教书。


  这也是行业规则,新入职的老师一律下乡,然后再参加统一招考,再考上才能进城,很多老师一辈子就老在了乡下,进城无望。


  师妹S有个表叔,略有能耐,就帮她做了借调,就是关系在乡下,但是在城里教书,有好处,找对象方便,有坏处,就是工作没有积累性,包括工龄。


  果然奏效,找了个对象,同事。


  短暂恋爱,结婚。


  双方家庭都不富裕,男方凑的首付,女方买了辆POLO,也算公平,房贷是由男方来偿还,这个婚前就协商好了。


  男的,那方面比较弱,基本都是秒战秒决。


  也一直吃着中药,正在调理。


  无娃。


  小日子还算平静,有车有房,还要咋着,对不?


  突然闹离婚。


  找我咨询小律师,发了一箩筐照片给我,脸跟猪头似的。


  我问,咋弄的?


  她说,他给我打的。


  我问,耳光?


  她说,拳头。


  我说,看起来很老实的一个男人。


  她说,疯了,彻底疯了。


  我问,起因是什么?


  她说,他这个月还不上房贷,我说那我要去他父母家问问,他拦着不让去,一来二去,他就歇斯底里了,穷疯了。


  我问,之前打过你吗?


  她说,没。


  我问,怎么打算?


  她说,我要找人打回来,这个狗娘养的。


  我问,没报警?


  她说,没,报警同事就都知道了,影响不好,我去法院咨询了,法院让我保留证据,起诉离婚,你都不知道他穷疯到什么程度,打完我,把戒指从我手上撸走了。


  我问,一个月多少房贷?


  她说,3000多。


  我问,他工资呢?


  她说,3000多,最先说好这个房贷是他父母承担,后来他父母耍赖让他自己还,反正是一群穷B,我真是瞎了狗眼。


  我联系了一下小律师。


  小律师不想接这个案子,她觉得现在说离婚更像是气话,越是两个贫困家庭组合的婚姻越难离,因为财产就是最大的分割难题,而且双方父母都会做工作的。


  听了师妹S的倾诉,我接着想到了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


  我觉得她一定是说了不该说的话,刺激到他了,例如那方面的嘲讽,男人的自尊很大程度来源于下半身,之前我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男读者,他找我求药,我又不是医生,治不了这个,他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在帮着找药,什么偏方都试,他把我当成了心理医生,跟我倾诉,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女人求饶一次……(说了一堆类似骂人的狠话)


  对,我想起什么事来了。


  那个男读者为什么找我呢?


  是因为我写了日照一个老小姐,大妈级的,在港口接客,主要接老外船员,还把一个老外的这个病给治好了,重整雄风,老外给了她不少钱,这个是我在那边吃饭,老板娘跟我讲的,应该有杜撰的成分。


  这个读者非要去找这个老小姐,希望能帮自己治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特意跟他解释一下,故事里的事,不要太较真,这个老小姐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又过了一天,我打电话给师妹S,毕竟她委托我帮着咨询律师,我要给个回话,我把小律师的话大体复述了一遍,顺便问了问她现在什么情况?


  她说,暂时原谅他了。


  我问,去你家接的你?


  她说,嗯,给我爸妈都跪下了,跟他亲叔一起去的,写了保证书。


  我问,没气了吧?


  她说,不,早晚我还要打回来。


  我问,房贷能否你们俩一起承担?


  她说,不可能,这个事结婚前就说好的,由他父母来还,结婚后他父母就不管了,他就自己还,但是他自己的工资还不够还房贷的,一个无能的男人,还能说什么?连房子都买不起,你结什么婚?你说说,谁家不是父母帮着买的房子?反正这家人说话就跟放屁似的,翻了糊,糊了翻。


  我安抚了半天。


  她是不认命……


  觉得自己不该嫁这么一个没用的男人!


  那男人有没有机会赚到钱?


  很难,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工资涨的很慢,工龄20年的老师才拿4000元左右,还能指望啥?


  除非,做点生意?!


  自己做不了,还不能入股别人吗?


  朋友众筹了一家火锅店,有大股有小股,我入股了1万元,纯粹凑热闹,累计融资197万,最大的股东是饭店的具体经营者,也是发起人,他以房租入股,此人在圈内威望极高,我们都喊他林哥。


  财务非常的透明,每天都在群上发布营业额、日常支出、上座率。


  而且,收银管理也很透明,哪怕林哥请人吃饭,也要买单,就是没有免单这个说法,也不打折,平时送出的现金券呢?


  是林哥从前台买了以后,送给亲戚朋友的,拿自己的钱往里贴。


  用心吧?


  另外,他有兜底承诺,就是赔了是他的,赚了是大家的,但是有三年的封闭期,他玩众筹的初衷是玩个游戏,只是觉得概念很有意思,而且100多个人,大家有个共同的事业,不是很好吗?倘若每个人都把我这里当家,光我们这些参与者日常招待不就把饭店搞火了吗?


  这个想法没问题吧?


  最初做众筹时,我提醒过他,意思是要筛选,不要什么人的钱都拿,很多人不是合格的投资者,只能接受赢,不能接受输。


  林哥这人有一点不好,就是太正,太正都是赞美他,就是太倔。


  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现在,饭店进入第七个月,一直没有实现赢利,前六个月亏损65万,9月份已经亏了5万多,林哥依然是信心满满,意思是马上进入冬季了,火锅生意会好起来,夏天本身就是淡季。


  算是开了个小股东会,只要求了几个理事参加,我也是。


  通报了几件小事。


  第一、就是厨师贪污,厨师本身也参与了众筹,入股了10万元,林哥很有能耐,调取了厨师的银行流水,从开业到现在,除了工资之外,银行卡上多了约20万,这个钱就是厨师贪的,怎么贪的?厨师多计采购量,减少每份供应羊肉的份量和火锅底料份量。


  那怎么解决?


  总不能换厨师吧?也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跟他谈判,二选一,要么报警,要么就是入股沉没,就是你入股的10万元没收了,当然你贪的也不用退了,另外采取提成制,就是每锅提成,是1毛还是1块,我记不准了。


  就是把厨师的收入与业绩挂钩。


  若是有下次呢?


  新账旧账一起算。


  厨师也在现场,他承认的确有过类似的行为,但是不可能有20万,只承认有个三四万,但是在签定沉没协议时,他也很爽快的签了。


  第二、就是有人退股,其中有几个参与者是工薪阶层,他们接受不了一个一直亏损的饭店,虽然有合同约定明确,三年内不允许退股,但是他们等不及,也谈不上什么契约精神,输不起,要求林哥退,你不是说兜底吗?现在你就给我兜。


  他的意思是商量这个事怎么解决?


  退还是不退?


  退的话就会有链锁反应,很多人都会跟着退。


  不退的话,就可能会有人闹,成了窝里斗,例如去店里找事,拉横幅,甚至四处炫耀非法集资,去告,最终出于预防群体事件,相关部门也会干预的,最终饭店必死无疑。


  我的观点是退。


  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没有资格投资,你不该给他们机会,他们把1万元看的太重了,林哥现在赞同了这个观点,但是也骑虎难下,他本身就是最大的股东了,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回收这些股份了,他的提议就是你们谁愿意出手帮忙,可以1比0.5补贴,就是你收了1股,林哥从自己手里再补贴0.5股给你。


  没人响应。


  因为都觉得饭店前途很悬……


  会后,林哥上了我的车,要跟我聊几句,竖了个大拇指,良久没说话,我知道他内心是五味翻腾。


  我说,林哥,我给你个不恰当的建议,你挨着去走访一下那几户,他们收入低,容易较真。


  为什么?


  人,一个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一群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激情昂扬都是因为抱团了,逐个击破就好。


  他下了车,我在想,一个做生意很出色的人,为什么在这个事上栽了跟头?是想尝试权力的味道?带领大家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众筹真的能带来生意吗?


  很难。


  我算是招待需求比较多的,我只去请过一次客,因为我本身不是很喜欢吃火锅,太费劲,还有就是我觉得太远,我不愿意跑。(当然,被人请,去过多次)


  还有,没有特色。


  太正。


  分量也差,我跟林哥提过这个建议,就是北方人还是在意分量,不要使用小盘小碗,就是让人感受到实惠,谈什么档次那都是忽悠人。


  本地开了一家连锁骨头店。


  骨头上肉很少。


  跟我在济南吃的天壤之别,同一个品牌,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


  老板或厨师的思维。


  其实应该反过来,你骨头可以贵2块钱,你把这2块钱用到肉上,让人感觉很爽才行,不要把骨头当成利润点,相反,不赚钱都行。


  这样,越做越好。


  反过来呢?


  就越来越差了,虽然只卖7块钱一块,但是觉得全是骨头,没吃到肉。


  羊汤也是如此。


  例如小店普遍卖20元/碗,肉很少。


  而日照那家最火的羊汤馆呢?25元/碗,但是他可以把5元全部变成羊肉加进去,那就是满满的一碗羊肉,感觉截然不同。


  转过这个弯来,非常难。


  鸡哥推过一家牛肉汤店,这个店在潍坊,日销2000多碗,你想想2000碗是什么概念吧,那么破的一个小店,就是从早到晚不分饭点,永远都是人来人往,为什么这么火?


  就是分量足,放半斤肉在里面。


  半斤!


  一般饭量的人都吃不完,吃完就一个感觉,过瘾!


  微利路线,流水线杀牛才可以有利润,若是从市场上买牛肉,肯定亏钱,说不在意性价比,那都是假的。


  都在做减法。


  只有做加法才有意思。


  消费在降级,不用看别的,红酒就是消费的晴雨表,姚明的红酒比较贵,一瓶好几百,销量非常小,前几个月都是个位数。


  赵薇的呢?


  酒标上还有自己的亲笔签名。


  134元/瓶的酒,这个月卖了434箱。


  都没有我卖的多……


  销量最高的红酒是20元左右的,连醉鹅娘都在推荐20元左右的酒,你看她这几年推荐的酒,档次越来越低了,她真觉得这些酒好喝吗?


  不可能。


  抛开价格谈口感,那是瞎扯。


  是市场需求决定的。


  20元的进口酒真的能喝吗?


  应该这么说,20元的酒,其主要成本是昂贵的运输成本,产品的推广成本,团队的运营成本,至于花在酒上的成本。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法国的人力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不可能有物美价廉的酒,好酒必须对应着好价钱,否则酒庄是运营不下去的。


  所以,把低价酒吹得天花乱坠,其实有点昧良心。


  她最牛B的地方是会员制。


  一年2400元,每个月给发一瓶价值200元的酒,自称有20万会员,不知真假,若是真的有20万的会员,那太无敌了。


  别说20万,就是2万也很牛B。


  当然,自媒体人说话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真的吗?


  吴晓波前些日子有个演讲,提到了两点。


  第一、未来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单款爆款模式,就是你必须要有一款能风靡的产品,否则企业将失去核心竞争力,类似苹果?茅台?


  第二、订阅制、会员制会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


  我身边有个做茶的妹子,茶小刘,她也采取的订阅制,每年1200元,送12份茶,每个月一次,月月都有惊喜,我也订阅了。


  中秋节,送的月饼和茶叶。


  月饼是会员赞助的。


  订阅制有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超值服务,例如你每个月只付出了100元是吧?但是每个月可以让你得到100元以上的价值,因为有很多人会搭这个顺风车,例如卖月饼的,委托你给会员每人送一份,可能就引发了大订单。


  每个月都有人愿意搭顺风车。


  受益的最终还是会员。


  我问了一句,那个月饼多少钱?真好吃。


  她说,这个月饼光靠订阅会员的二次购买,卖了5000多盒。


  夸张不?


  会员的续费率如何?


  还是不错的,因为人有惯性,每到那几天就期盼快递的到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一旦突然没了,就觉得很不适应。


  所有产品,品质都跟价格挂钩,我看了看我原先卖的茶叶,臻品蓝印,现在498元/饼了,这个茶叶拿货价才3000元/箱,一饼100多一点,理论上很暴利对不?


  实际上呢?


  卖不了多少,一年也卖不了几箱。


  看看淘宝销量就知道了,几乎为0,这么贵的茶叶就很少有人消费了,我卖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我是按箱起售,4500元/箱,一箱28饼。


  所以,当我们总是喊出高定位时,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价位真的有人买单吗?我媳妇在县城团花,价格都非常低,一般不超过20元一束,我一直觉得倘若是我,我是不会参团的,太便宜了,我觉得有钱人也不会参与的,实际上呢?不用一个月就风靡了一个县城,我认识的众多名媛基本上都是我媳妇的客户了,有的是通过我知道的,更多的是通过朋友传朋友,因为我媳妇用的小号,很少有人知道是我媳妇,我就在感叹,再有钱的人,也在追求性价比。


  醉鹅娘,自称品酒达人,她把红酒市场也定位到了20~40元,就是准备抓这个巨大的市场,因为过百元的红酒就很少有人买了。


  会员订阅制我研究的比较早,例如我这边也有付费阅读,其实就是订阅制,我每个月给发一本签名书,后来为什么我把这个业务停了呢?


  主要是我觉得服务期限太长,短的一年,长的五年,十年。


  服务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我会不会发生变故?我想了想,还是要缩短合作周期,例如卖酒,我卖了你买了,你喝完了,我们交易也就结束了,不存在太多的瓜葛。


  是人就有不确定性因素,李宗伟,健壮不?前几天还参加比赛了,比我大一岁,鼻癌,对于他而言,可能没啥,能治愈,有钱,全球一流的医疗条件可以享用,倘若是我呢?顶多就在本地三甲医院,也可能跑到天津去治一圈,然后就开启等死模式了。


  现在,我对订阅制的理解又延伸了一些。


  我觉得可以把众多读者加为微信好友,这也是一种订阅,之前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弄那么多微信,一人拿六七个手机。


  现在,我终于觉醒了,也开始这么干了,加满了一个微信接着开一个微信,你要这么想,假如我微信有20万好友,这本身就是千万的商业价值,我现在卖酒都是在朋友圈卖的,已经比赵薇卖的还好了,我不过只有3个微信而已。


  而且微信感觉更具体一点,更近一点。


  我去水饺店给嫂子送酒,坐了一会,无意聊起一个朋友来,说这个小伙突然发财了,买了一辆宝马X6,嫂子的意思是这孩子要么是做传销了,要么就是放高利贷了,否则咋可能突然有钱了呢?!


  我说,在这个时代,谁有钱没钱从表面是判断不出来的,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滋生了一群隐性高收入群体,他们不为世人关注,却有着极高的收入,另外年入百万不是什么稀罕事。


  她问,真有吗?


  我说,真有,而且还不少。


  她说,我不信。


  我说,信不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这就是时代给80后90后的机会,是一波财富转移,你们60后70后炒房子发了财,那么财富就要继续朝下转移,互联网是80后90后的天下……


  关键是人们容易低估他们。


  年入百万,真算不上什么,哪怕是一座县城,我们身处什么阶层就往往会以什么阶层来思考问题,例如我们上班,觉得大家都在上班,做生意的也顶多是月赚1万,了不得了,更多了是不敢相信的。


  是没法相信。


  最近卖的这批红酒,是我临时补的仓,算是给刘胜清了仓,是另外一个品牌,比较难卖,因为需要重新科普,我要反复的给大家灌输一种思想,就是这个酒比大红马还高半个级别。


  酒的确不错。(拿过有机金奖,当然这类奖是可以运作的)


  但是就是买的人比较少,更多的人是问大红马还有没有货。


  后来还剩了百十箱,实在卖不动。


  我的意思是使劲吆喝,能卖多少算多少,卖到20号,再晚了就白搭了,因为我们要发快递,总不能过了中秋才让客户收到酒吧?为了使劲卖卖,我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例如送杯子,买一箱酒送个日本猫爪杯,这个杯子我从日本带回来都150元的成本,一共不到20个。


  的确管用,卖了20来箱。


  19号中午,来了个福建老板,光头,戴个眼镜,说是朋友推荐的,话不多,有些带刺,问东问西,酒是哪产的?能否开瓶尝一下?能开票不?如何跟客户介绍这个酒?有没有科普手册?送不送手提袋?怎么打包的?有没有报关手续?还有多少库存?一天能走多少量?


  我心想,你是真买假买?听你这口气仿佛是连我都要买走?


  我就没有好气,心想,哪来的大忽悠。


  但是,面上他的要求我都挨着逐一讲解了,因为咱也摸不透他到底是什么想法,只是觉得这个人太认真,不打好打交道。


  他说考虑考虑,拿了几份资料,走了。


  到了下午又来了,列了一串地址,多是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例如济宁的、潍坊的,外地的要求给发快递,本地的要求上门给送。


  一共47个地址。


  我说,提前说好,不打折。


  他说,明白。


  一共是42300,他说安排财务给打钱,我给了他个卡号,我提前说明了一点,钱不到账不能发货,我怕他套路我,我们这里习惯性丑化南方人,南蛮子狡猾,咱不能让人给把酒骗走了。


  钱到了。


  我就开始安排人,该发快递的发快递,该送的就去送。


  那性质就变了,变成客户了,我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喝茶伺候,话依然不多,只知道是做饲料的,看着我应该喊他大叔了,实际上是81年的。


  他要求开票。


  我说,马上安排。


  他说,我补给你税点。


  我说,不用。


  他说,剩余的我再拿20箱,我留着自己走访亲戚朋友的,你给我发到老家。


  我说,可以。


  他又安排财务给我转了钱。


  我给安排发了24箱。


  这也是我做生意总结的经验,就是惊喜都要放到暗处,可能表面争的脸红脖子粗,但是要在惊喜感上有突出,大家找我买酒应该有类似的体会。


  我不提前告诉你,是你收到以后才突然感觉到,呀,他把我当好朋友了。


  今天光头给我打电话,说是多收了四箱酒,问我是不是发错了货?


  我说,我送你的。


  他说,那不行,我要给你钱。


  我说,不用。


  春节,他肯定还是我的客户……


  之前我采访过一个做微商特别厉害的女人,我问她是如何发展代理的?她说很简单,别人买一单我给发两单,接着就成代理了。


  故事还没完,光头有几个合作商,都是上下游关系,有的是供粮食的,有的是下面经销的,应该是大业务级别的,都需要他亲自上门送礼的,可是他分身乏术,就跟我商量,能否代他拜访?


  每人一箱酒(梦之蓝,我去商场代买的),一万元现金。


  这几天,我们全体都在忙这个事,没看到我在临时招聘司机嘛,这个事其实给我震撼是比较大的,你看看过一个节,一个生意人要付出多少,都说南方人没有人情味,为什么他就处理的如此恰当?我问他一个中秋节要送多少礼?他说40万左右。


  真是给咱上了一课,我在去青州的路上发了个朋友圈:优秀的人一定也是付出最多的那个人。


  人家活该有钱。


  他为什么这么信任我?


  肯定是有很值得他信任的人推荐了我,我在路上发的朋友圈是这样的:代客送礼我是专业的。大家也愿意选择我。意思是我见过场面,嘴严靠谱,实际上呢?我有强烈的表达欲,逢人就说,你知道吗?那个xx送了xx五万块钱。我咋知道的?我去给送的~


  来了个准网红。


  就是准备做网红的青年。


  就是想探讨一下,什么点最容易切入,他的目标是醉鹅娘,因为他也喜欢喝酒,喜欢品酒,意思是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做深做透,例如给小白科普红酒的一些基础知识。


  红酒最大的市场其实就是小白。


  他想面向大学生。


  我觉得很难。


  大学生不是红酒的刚需市场,另外我还是那个观点,抛开价格谈口感是伪命题,零售20元的酒你想想光海运多少钱吧?


  还剩个毛成本?


  你以你专业的、渊博的知识去推荐这个酒,不是打脸吗?


  关键是,这玩意成长起来很费劲,例如你要不断地去找酒庄吧?不断地品酒吧?这些都是前期大量的投入吧?


  大家哪有投入的耐心?


  现在谁创业不都希望三个月就红?


  我接触这么多人,很少有人说自己愿意蛰伏上几年,都是希望速成,今天做明天成,即便投入也只希望投资几万元。


  后来,探讨了一个思路。


  就是吃货达人,立体吃法,从路边摊吃到西郊5号,最终会引导潮流,你去吃过的店就会火,不断地筛选,搞直播,写微博,写公众号。


  什么卖点?


  第一、饭店本身。


  第二、邀请陪吃。


  例如到了临沂,邀请懂懂一起吃,每周做这么一次,换不同的城市,终极结果是什么?


  你一年的50顿饭,要跟5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一起吃。


  需要的是螺旋上升。


  可行吗?


  我觉得可行,我可以赞助点费用,例如你们每顿都喝大红马……


  客要朝上请。


  不一定要请网红,可以请当地的名流之一,例如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是可以的,这本身就是游学,是真正的游学。


  但是,要有耐心。


  什么是耐心?


  十年如一日!


  这个事做好了绝对很牛B,假如有人直播跟马云吃饭,服务器不挤爆了?!


  别扯马云了,谁来请我吃顿饭?!

b0ahDDDD-b0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