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提了新车,一辆倒三轮,AdivaAd3。
何为倒三轮?
我们平时见的三轮车是前面一个轮,后面两个轮,倒三轮就是反过来,前面两个轮,后面一个轮。
还有一类叫偏三轮,就是左边两个轮,右边一个轮,九十年代警察叔叔骑着抓小偷的长江750就是这种,又叫挎斗,停产了N年,最近又推出偏三了,主要是卖情怀吧。
俱乐部的朋友让我去参加长江偏三试驾,我没去。
第一、我不会骑。
第二、我没驾照。
三轮是需要D照,我是E照,就是只能骑两轮摩托车,当然也可以增驾,但是我嫌麻烦,另外我有玩三轮的心就不如玩汽车了。
老四请客。
我们要去给烧烧车。
所谓的烧车,就是送红包,庆祝庆祝,可以理解为孩子满月酒。
约定晚上7点集合。
我6点50就到达了。
老四和媳妇在。
老四说,弟弟总是最守时的。
我说,因为我最闲嘛!
他说,那天在附小门口看到一辆红色的VESPA,跟你同款,注意没?
我说,不是同款,那车我也见过,是一个胖娘们骑的,是辆电动车,仿的VESPA样式,当时我也蛮惊讶的,呀,本地还有人跟我一样有品位,我追上一看,是电动车,其实从外观上也能看出来,VESPA是金属外壳,亮色漆。
老四把车钥匙给我,我下去试了一圈,还不错,比两轮稳当,减震也不错,绝对的泡妞利器。
我问,挂牌了没?
他说,挂了个临牌,公告还没打出来,说是系统没更新。
我说,挂上牌就拉风了。
他问,你不弄辆?
我说,我没D照,另外今年生意不好做,一直亏损,吃饭都快成问题了。
他说,可别当着哥哥的面哭穷。
我说,真的。
他说,在沂河大道上见过你尾号009的蓝色踏板,谁骑着?
我说,临沂大学的朋友,他也喜欢摩托车,借给他玩了,他在学校里还当点小官,我那车不是改了天蝎嘛,排气声超浪,他骑着进学校被保安拦住了,不让进,他摘了头盔说,我是老师!后来,我又给换回了原装排气,声音低调了。
这个饭店特色是湘菜,装修的很有特色,还有个独立小院,有山有水的,只是很偏僻,我绕了两圈才找到。
老四问,这店如何?
我说,不错。
他说,几个小伙众筹搞的。
我说,能看出来,的确有情怀,只是生意有点差。
他说,节点没踩好,开业时正好遇到了禁酒令。(应该是2017年)
我心想,早晚关门的命,但是咱不能说,诺大个酒店,上下三层,就我们一桌客人,还是关系户,那么早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客人越来越少,备菜越来越不新鲜,客户反馈越来越差……
大家跟我一样,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
烧车的红包是统一的,每人200元,若是有特殊关系的,可以单独表示,200元其实就是饭钱。
我坐门口位置,橙哥来了,先握了我的手:我在路上就有预感,感觉小董今天肯定会来。
我好奇,你怎么预感的?
他说,直觉。
因为我很少参加车友聚餐,为什么他有如此预感呢?因为老四这个人属于很有气场的,也属于很有个性的,交朋友很挑剔,一般人他也不喊,喊咱咱肯定就会立刻出席,就这么简单。
橙哥是做职工食堂的,本地最大的企业食堂。
不要把他理解为厨师。
很有品位,绝对的机车迷,动不动就跑香港去看车展,北京、上海就更不在话下了,真正的机车迷就是他这种,连汽车都不开,几步远也要骑机车。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晒的那个骑着场地车满身泥巴的大叔就是橙哥,我们一起去玩泥巴,他刚买的一辆二手的本田场地车,这个车可有故事了,从青岛玩家手里买回来的,当时正好是青岛峰会,场地车是不挂牌的,因为无牌,车子从青岛骑回来,被查了两次,光打点就花了两千多。(本田CRF250R)
这个车超有劲,我骑不了。
45岁以上的大叔,普遍喜欢玩越野车。
我这个年龄,喜欢玩情怀车,例如哈雷、踏板,用来泡妞的,再年轻一点的呢?喜欢玩街车、跑车。
橙哥坐我旁边。
橙哥问,今年咋没出去玩?
我说,宅男了。
他说,过几天,咱去青州跑山吧。
我问,骑去?
他说,肯定的。
我说,不去,用皮卡拉着行,骑去把蛋都颠碎了。
他说,不到100公里。
我说,我骑车有个缺点,喜欢思考问题,容易走神,今年摔过一次了,在后山上,那条道上去不是个陵园嘛,我之前不知道,就骑上去了,我一看是陵园,晦气,就掉头,因为坡道是斜的,我用腿一撑没够着地,就那么直挺挺的摔倒了,我自己又扶不起来,我去找放羊的老头帮着扶的,我磕的腿上全是伤,我娘觉得肯定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了,我爹我娘背着我去山口烧香烧纸,我现在有阴影了。
他说,摔不是正常的嘛,你就是娇气。
我说,橙哥我咨询个专业问题,那天我不是采访了一个球友嘛,他有两家饭店,我们下午经常一起打球,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你需要自己买菜不?他说从来不,都是让员工去采购,但是会定期抽查。
他说,他骗你的,要么就是饭店用量很小。
我问,为什么?
他说,开饭店若是老板不盯着采购,饭店一定是不赢利的,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藕品相好的,3块钱一斤,但是稍微小一点的呢?嫩一点的呢?6毛钱一斤,辣椒也是如此,直的,2块5,弯的,2毛,别的事我可能不管,但是每天早上5点前我都会在蔬菜批发市场,要盯着这个事,省出来的全是利润,倘若是让员工去采购呢?他跟你说藕3块钱一斤有问题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是6毛钱买回来的。
我问,会不会影响口感?
他说,弯的跟直的有区别吗?肯定没有区别,时间长了就成了潜规则,他们先处理好的,剩下的给我们,我们量大,一次性就包了。
我说,每天都盯着采购,不是太辛苦吗?
他说,开饭店赚的就是个辛苦钱,服务行业嘛,鸡毛蒜皮的事太多,但凡是有点别的出路的人都不会选择开饭店,千万别进军这个领域。
我说,总是想找点事干。
他说,干也要干自己擅长的,千万别进入这些陌生领域,看着简单,未必简单,学费绝对少不了,你看看这么多饭店有几个赚钱的?开了关,关了开。
我说,我干了这么多事,除了文章写的比较有劲外,别的干着干着就雷声大雨点小了,我在想是不是我没有定性,后来我找老师给诊断了一番,她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你的心在哪里,事业就在哪里,你做的事多数都是只为了赚钱而没有用心,没有用心咋可能做起来呢?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什么都不做呢?
他问,今年股票如何?
我说,具体没算过,赔了一二十万吧,这个赔我是接受的,其它生意赔的多,赔的我都没有信心了,总而言之,今年相当颓废。
他说,你就安心当个作家不好吗?
我说,关键是,我不是作家。
他说,你就听老师的,什么都别干,安心写文章,就很好。
我说,收入一低就焦虑!
我右边是张姐,她调到市里工作了,只有周末才回来,据说她上调以后老公很分裂,一方面觉得老婆牛B了,脸上有光。一方面有了危机感,总觉得自己矮老婆半头。
张姐问我,孩子学习怎么样?
我说,考第一是常态。
她说,那随你。
我说,我觉得与阅读量大有直接的关系,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他们考试是需要老师读题,他们答卷,而我儿子自己就认识这些题目,但是这种优势只能算是抢跑优势,当同学们都认识字的时候,阅读带来的优势就不会这么明显了。
她说,更明显,那年我们去参观XX中学(某知名私立学校),这个学校最大的特色就是阅读量大,就跟你上次说的一样,对于高考状元而言,很多题目只是生活常识而已,参观了以后很震撼,很多东西都是颠覆式的,例如没有固定座位,你可以随意坐,老师上课也是讨论式的,学生非常的积极,完全不像一群中国孩子,有点像西方国家的孩子,课外活动更是如此,在那里只有一种感觉,朝气蓬勃,跟我们传统的教室真是天壤之别,所以你当时问我要不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我说一定要。
我说,老师在上面讲,下面七嘴八舌的不乱了套嘛。
她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们传统的认识就是老师在上面讲,下面认真地听,坐的笔直,而他们的课堂的确是乱了套,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生龙活虎的,给人的感觉是拽都拽不回来,考试成绩也的确好,90%都能过重点线,一个班考上五六个北大清华很正常。
我说,咱全县一年才考一个。
她说,没法比,两个世界的。
我说,他们是寄宿式的。
她说,参观完以后,我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们总是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其实孩子更多的是跟老师、同学在一起,至少在整个童年是如此的,对孩子影响更大的其实是老师是同学,父母可以给孩子高贵的品质,但是学校却能很大程度的给孩子自由独立的习惯,我觉得孩子应该早断奶,就是早点融入集体生活,寄宿本身就是一种磨练。
我说,不舍得。
她说,就是,主要是孩子少。
我说,我上学的时候,初中生就开始寄宿了,那时条件不好,一个宿舍住四五十个人,而且是俩人一个床,一直到高中我还在想,是不是依然是俩人一个床?高中的时候一个宿舍也是四五十个人,就是用教室改的。
她说,该吃的苦,都省不了,只是早吃晚吃的事。
主宾是一个沉默男,70后,在济南工作,是被借调过去了,属于稽查小组,各地稽查,工作很忙,不停地接电话,可能对我们聊的八卦也不是很感兴趣,中途就有事临时撤退了。
四哥反复提到,是自家哥们,铁哥们。
应该是。
聚餐其实很讲究同一气场,例如球友跟车友就不适合同时坐在一起,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交集,彼此都觉得对方谈的话题太无聊。
这也叫外来文化入侵。
例如,有天,有个重庆的读者来找我,他带了个哥们,这哥们蛮胖的,暂称小胖,小胖应该是蛮有实力的,重庆读者在介绍我时,说懂懂属于大隐之类的,小胖可能还是太年轻,杠精,总想求证这求证那。
那么吃饭就显得有点不和谐。
因为,有不同的频道。
这也是我多年生活积累的经验,就是不要轻易带人去拜访别人,因为你们对一个人的熟悉程度不同,很容易出现频道错乱的情况,很影响一个人的气场。
小胖也无恶意,只是年轻。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懂懂喜欢听客套话?
两个概念吧,这么多年来,什么声音都熟悉了,客套的,不客套的,尊重的,不尊重的,习以为常了,我是谈的一种气场的融洽与侵蚀。
心理学里有个游戏叫家庭系统排列。
是需要观众的。
在选观众时,老师一定要反复确认你是否能入戏……
若是你很难进入角色。
你是不适合参加的,因为你会把其他人带跑。
副主宾的位置是萍姐,本地的大善人,上过电视,就是聘用了大量的残疾人劳工,萍姐是个有故事的人。
自从我炒股,我对这个世界又有了新的认识。
就是资本永远都是与骗局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骗不是我们理解的我骗你,你骗我,而是一种规则骗,可以理解为收割韭菜。
企业、企业家多数都是存在黑历史的。
萍姐属于标准的矫枉过正,之前她在深圳工作,主要做什么呢?
假,证。
这个行业也有三六九之分,一类是无货的,一类是有货的,无货的就是直接骗,骗你个三百五百那算轻的,遇到狠的,能骗的你倾家荡产。
无货的容易出大事。
就是早晚把自己折腾进去。
有货的呢?
就是真的给人家做证,说是“有效证件”,其实就是假的,一般也出不了事,因为办证的人心里也明白。
最大的风险就是被钓鱼。
自然也会被抓,但是一般交点罚款也就行了,警察叔叔拿他们也没办法,形容他们常用一句话: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是什么驱使他们冒险呢?
利益。
她跟我讲,高峰时,平均一个月能出1000个证。
她是怎么突然醒了呢?
一是的确有钱了。
二是孩子摔伤了。
她总觉得是上天给她的警示,于是就收手了,回来了,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做慈善了,成了有大爱的人,不是装的,是真的。
我怎么知道这些往事的?
她觉得憋在心里难受,就找我疏通疏通,就把这些讲给我听了,她怎么走上这个道的呢?她原先在深圳打工,认识了个江西的男朋友,江西的男朋友是帮人家发小卡片的,后来干脆俩人自己干了,最初也被反复地抓,再后来狡猾了,使用同城快递,据说,现在更先进了,用滴滴快车。
有没有跟江西的男朋友结婚?
没有。
因为,那哥们后来走歪了。
我总想起牛哥说的那句话,不要跟老男人较量,因为你不知道在他过往的人生里经历过什么。
这话形容女人,也对。
萍姐现在跟司法系统对接,做了一个民间基金会,主要针对困难儿童,侧重于服刑家庭贫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接的不完全是钱。
可以理解为干爸干妈。
她有孤儿、类孤儿的大数据,例如我想和媳妇去帮扶这么一个孩子,就可以去大数据里选一个自己比较对眼的,然后就建立了链接,定期去看看,给点基本的生活帮助、精神疏导,例如带着到肯德基吃个鸡腿……
全是一对一。
有些家庭没有孩子,就干脆直接把孤儿领养到自己家了,只是没有办理手续,给住的,给吃的,接送上学,叫爸叫妈,但是不改名不改姓。
今年我不是想搞个跨年骑行嘛,就是从10月1日骑到1月1日,全程5000公里,可以募集100万的赞助,关于这个钱怎么花,我们探讨了很久,是要名还是利?是捐款50万还是全捐?还是不捐?
这期间,我联系了多家慈善机构,例如临沂大学的教务处,我的意思是你们有没有贫困大学生?我想赞助点资金,老师也蛮重视的,也有本地刚刚推出的大病基金,还有就是萍姐的这个基金会……
想来想去,我不舍得了。
最终,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我发了个朋友圈,本地N多慈善人士联系我,我才知道原来小地方也有这么多善人。
萍姐做慈善给自己带来了大量的业务,她做的业务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无纺布袋,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大家自然就把单给了她,而且她可以以慈善达人的名义游走于各个圈子。
应该说,不是刻意的。
她属于那种判若两人的类型,就是你很难把现在的她跟过去的她联系在一起,现在的她是发自内心的善,连老四都夸她,说萍姐越来越有佛相了,慈眉善目。
萍姐问,你跟开茶室的小刘还有来往不?
我说,有。
她说,你女朋友。
我说,这话以后可不能乱说了,我总是这么自称,结果人家男朋友当真了,把我给拉黑了,其实我真是冤枉,连手都没拉过,只是偶尔一起谈谈茶。
她们俩有交集是必然的,都是圈子达人。
她问,她那个会员模式能赚钱不?
我说,单纯的会员是亏钱的,她每个月给会员发一次茶或茶具,每次成本至少100元吧?会员年费才1200元呢,做这个事是亏本的,会员倒是收了不少,因为大家都觉得是占便宜的事,她赚的是后续的利润,就是会员再次消费的,今年做的比去年好,去年50万的利润,很多人都成了大客户,直接批量采购拿来送客户,所以越做越稳。
她说,这个模式是借鉴你的。
我说,差不多,但是这个模式更适合做茶,因为茶叶回头率高,大客户也多,图书则不同,回头率低,我觉得她做的最出色的一点就是听了我的一个建议,只做品牌,因为高端客户一定是讲究的,最简单的讲究是不喝散茶,而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都还处于喝散茶的阶段,而且还被人洗脑洗的很彻底,坚信茶农自家的茶要比中粮的强……
她问,她今年有多少会员?
我说,这是人家的商业机密,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是她的会员,我觉得每个月收到一次礼物很开心,前几天聊了几句,她说每个月给会员的礼物变了,改为企业赞助了,这样每个会员身上又可以多赚1200元。
大家不喝酒,饭局结束的也比较早。
小王是副陪,干户外设备的,例如充气帐篷之类的,因为资源优势,他就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游泳馆,昨天我还发朋友圈了,因为他喊我去玩,一个人都没有,我自己在里面游了两圈也觉得没意思,就上来了。
饭局结束后,小王非请我按摩。
谈到了健身市场。
问我如何看待最近两年雨后春笋的现象。
我说,多数都会关门,与价格无关,与服务无关,而是与人群有关,本地人还没有健身意识,顶多是处于启蒙阶段,健身房这么多人有几个是去练器械的?要么在骑动感单车,要么在刷跑步机,还是以有氧运动为主。
大家都觉得是个蓝海市场。
其实,不是。
健身房每位会员的年均成本是1200元,本地还没有一家健身房能卖到这个价格,一般就是500元左右的年卡,肯定是亏损的,为什么现在硬撑?
饮鸩止渴。
我们楼上有一家,预售了60万,每个月的运营成本10万+,咋可能维持下去呢?预售等于提前内耗了一年。
持续的投入,最终就白搭了。
我们几个也曾经想过众筹一家健身房,我有的优势就是号召力,还有一个朋友有场地,而且我自认为我们属于理念很前卫的,前卫在哪?
不是我们的健身理念前卫。
而是我们的目标准确,就是针对减肥人群,提供减肥餐和运动计划……
找了市里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他从89年开始健身,是看着整个健身市场一步步起来的,对临沂健身市场都熟悉,他直接明确地告诉我,肯定亏损,价格在那里摆着。
那我能不能把价格收的高一点,服务做的好一点?
对不起,白搭!
干脆,别折腾了。
游泳馆这个概念很好,为什么没人去呢?
因为,价格太高了。
即便是办卡,一次也要20元。
而且不办月卡,年卡。
那……
你真高估了大家的消费力,至少我都觉得贵了,关键是我完全可以泡在健身房的游泳池里,灰多点就多点吧,反正又不要钱。
本地人还没有学会使用游泳池。
例如先洗澡后进泳池,还有就是必须戴头套。
咱?
带着澡巾和香皂,一边游一边搓。
小王有些骑虎难下,意思是能否在这个节骨眼上众筹,分散自己的投资压力。
我说,够戗!
大家没有傻子。
我看本地的这些健身房、球馆,就一个感觉,乱。
球馆收费差别也很大,有的年卡1000多,有的年卡只要200元,你说要是你,你选哪个?
我平时是在1000多的这家,因为我觉得设施更好。
我马上也到期了。
可是,我不愿意续费了。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老板缺少经营天赋,价格太乱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价格,这样会让我觉得不公平,你们都是花500元续的费,我为什么要花1000元呢?
是定价出了问题,一年要变N次价格,甚至根据关系远近不同人不同价。
变来变去,乱了套。
我觉得,不要有什么团购价,也不要有什么面子价,谁想打折是不是?例如1000元,你先给对方发500元红包,然后让他再拿1000元买卡,这样就把价格体系维持住了,否则?
谁又不会计较呢?
都计较,连我都计较了,就没有人不计较了,因为我属于这个馆出勤率最高的,而且也是持卡最多的,我有三张卡。
定价绝对是大学问。
乱价就离关门不远了,贵点无所谓,但是要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