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

  回来后。


  各类接风……


  我自己都有恍惚感了,难道真的是登月归来?成了HERO了?


  球友最热情,组团接了两次。


  最近他们还计划组织场小范围的交流赛,从而AA请懂懂吃顿饭,球友之间相处的比较好,他们多是60后、70后,而我是为数不多的80后,不说唯一也差不多。


  他们把我当小弟弟疼爱。


  所以,不存在什么羡慕嫉妒恨。


  最应该找我取经的应该是骑友,但是骑友们仿佛突然哑声了,不知道我回来了?我如此高调的一个人,一举一动都晒在朋友圈,咋能不知道呢?


  反正,就装没看到。


  年长的骑友组团请了我一次,鼓励、支持,我给他们每人带了点海南特产,其实是我临时从淘宝买的,之前我委托队友帮我从南海观音那里买的小纪念品,让我不知道在哪一站丢了。


  他们跟我相处,也是长辈跟晚辈相处模式。


  觉得这小伙子行,说骑就骑了。


  同龄骑友,包括平时一起骑的,也没说请我吃饭,不请不请吧,我知道宝宝们心里难过,没啥,是你自己想多了。


  这就是北方人的特点。


  表面一团和气,内心戏无比丰富。


  黑豹和花儿请我吃牛排,也是一家私人餐厅,拿了一瓶智利的红酒,我们三人干了,这俩家伙为什么敢见我?因为他们2015年环骑过海南。


  觉得不羡慕,不嫉妒,只是单纯的接个风,顺便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小牛和刘阳还有我,我们三个是同城,也是这次去骑行的队友,我问他们俩,就是你们是否有类似的遭遇?


  如出一辙。


  小牛在公司群里发了几张在海南骑行的照片。


  接着,鸦雀无声了。


  他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


  刘阳呢?


  从店里消失了半个月,回来成了非洲黑人,店里没人问问他去哪了,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就这么怪!


  我们三个队友小聚,去吃鸡。


  聊起了南北文化差异,同是80后、90后,南北差异太大了,三个省份最有代表性,广东、河南、山东。


  也是这次队友最密集的三个省。


  广东的年轻人普遍前卫,例如当时举手表决去不去住七星酒店,他们全去,他们的前卫体现在一点一滴上,包括学习、经商。


  年入千万并不稀罕,还是90后。


  多是做电商的,例如宝森就是。


  而山东、河南的呢?


  还处于追逐社会身份的阶段,要么在体制内,要么在企业内,这种差别太明显了,明显是两个世界的人。


  真正的差别,是价值观。


  他们是对富人友好,对穷人远离!


  我们是对穷人友好,对富人远离!


  最典型的还是我之前写的那句,在山东,商人是贬义词,若是有人在评价你时说了一句,这个人就是个商人。


  意思是你没有人情味,只认钱。


  媳妇要去云南,需要去济南坐飞机,我问需要送不?


  她不让。


  理论上讲,送的确不合适,因为来回就要耽误一天的时间。


  但是,我又不愿意她去搭乘那些黑车。


  滴滴取消了顺风车。


  其实是全民扼杀了一款好产品,需求依然在,那么最终都会选择地下的拼车群,更没人监管了。


  媳妇联系了一个,是要求凌晨4点出发。


  我建议,不要。


  媳妇貌似对“安全”问题从来没考虑过,我考虑的安全不仅仅是人身安全,还有车辆安全,那些跑黑车的多是一些纸皮车,另外你在车上是否系安全带?


  女人对这些都是模糊的,认为无所谓。


  其实,在高速上,你只有一次机会。


  错过了就错过了。


  过去,都是我来回接送,但是一接送我就容易心疼时间,有时不是耽误一天,而是两天,例如早上的飞机,我一般都是提前一天过去,住在机场旁边。


  我心疼时间就容易生闷气。


  久而久之,媳妇就不愿意用我了。


  后来,让司机去接送,但是成本也非常高,来回送一次比机票还贵,就开始允许她坐顺风车。


  我觉得不大安全,就发了个朋友圈,问谁有空,有偿跑趟济南。


  玛莎拉蒂联系我,他有空。


  但是,不要钱。


  理由就是看懂哥出去骑了一圈,感觉好牛B,佩服的不得了……


  他佩服我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我们是一起玩机车的,有次我们几个人小聚,在西环路上一家炒鸡店,店主人家有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小的还在吃奶,大的有个四五岁。


  大的边吃花生米边追逐。


  卡住了。


  哇哇的哭。


  孩子的奶奶就把孩子反过来,使劲拍后背。


  轮番拍。


  孩子脸憋得通红,不停地咳嗽,有异物感。


  我把孩子抱过来,有点类似摔跤式抱法,然后往上挤压胸腔,是猛的一挤,可以把胸腔理解为气球,气球唯一的出口就是气管,挤压可以把异物喷出。


  但是,白搭。


  应该是卡的太深了,太紧了。


  记得《人在囧途》上王宝强救的老奶奶不?


  王宝强的动作就是标准的,专业的,这个救助手法专业名词叫:海姆利希急救法。


  我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陪孩子在耳喉鼻住过半个月的院,类似的患者不说每天有也差不多,经常半夜就住进来一个孩子,紧急手术。


  严重的还会转院到济南。


  这些,我都遇到过。


  基本上以花生米居多……


  我跟孩子的妈妈提议,不要拍了,也不要动了,起反作用,你相信我就行了,土法多是害人的,现在抓紧送医院,不用走门诊,直接去住院部,主任一般都在那里,然后让他直接给开住院单,紧急手术。


  啥?


  还需要手术?


  老板娘乱了方寸,不断地打电话,咨询,奶奶又开始了一顿拍……


  我觉得真愚昧。


  我跟老板娘说,我有那边医生的电话,我打通,你了解一下。


  医生就一句话,抓紧送来。


  送去了。


  次日,我打电话问医生。


  医生说,手术了。


  就这件事,使玛莎拉蒂觉得很佩服我,也说不出哪点佩服,反正就是很佩服,过去他都喊我董老师,从那后,喊我哥。


  玛莎拉蒂去送机,我是不建议的,来回太浪费时间。


  我说,你帮我找个临时司机吧,我给钱。


  他说,那你甭管了,我给安排好。


  玛莎拉蒂是做装修的,我们之间没有业务往来,我有需要的时候,还不认识他,认识他以后,我也没买过房子。


  玛莎拉蒂问,哥,你做酒,在本地真的不打折?


  我说,本地卖的少。


  他说,若是真的不打折,我觉得太冰冷,卖不动。


  我说,若是准备做长线,就应该不打折,把品质做好,把服务做好,那么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理性消费者,若是做短线,那必须要走人情关系的模式。


  包括装修也是如此。


  北方人做生意怎么做?


  就是喝酒。


  签了合同,整个业务也就进行到了90%,至于活干的怎么样,无所谓了,慢慢纠缠去吧。


  精力大部分都用于公关上了。


  真正用到业务上的精力,太少,包括给我装修仓库的,装修公司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见我了……


  什么业务,都要喝酒,都要攀亲。


  于是,在山东就有了一种潜意识状态,就是永远给别人希望。


  例如你找我推销空调。


  我明明不需要。


  但是,我依然要给你希望。


  明明可以拒绝,偏不!


  玛莎拉蒂问我这次南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让生意回归生意,让朋友回归朋友。


  你看德佳跟大志是好朋友,用大志的话来讲,就是德佳当年还是他的小弟呢,德佳喊大志去上课,收不收大志的钱?


  依然收!


  大志就觉得接受不了,啥?连我你都收钱?南方人也太没人情味了吧?当年还是我把你带起来的呢!


  大志身上就是标准的山东人,爱财又不好意思,所以会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是呢,山东人身上又有另外一种特性,就是豪爽,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于是他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小弟,应该说是落魄的小弟。


  我们圈内听说谁混的不好了,不用猜,现在肯定跟着大志。


  我送大志的外号就是宋江。


  我问大志,这几年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他说,好意思赚钱了。


  虽然我是山东人,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跟山东人做生意,因为山东人没有产品精神,没有回头客精神,功夫都用在谈判上,至于后续多是应付。


  包括大志前期做骑行,也有类似的心。


  反正大家来了,应付过去就行了。


  他不是不想把这次骑行做好,是有这个心,但是没有这个力,例如安排人提前跑一圈,熟悉一下线路、酒店。


  没有把产品放在第一位。


  这就是山东人。


  反过来呢?


  若是服务一流,每个人都觉得很过瘾,其实一期一期是不需要招募的,至少不需要刻意招募,靠这些队员就足够了,下一期接着就报满了,包括口碑效应。


  若是说第一期招人很容易,第二期反而很难。


  那么,问题一定出在产品本身上。


  在办公室,玛莎拉蒂让我帮着找几本书,他拿回家给孩子看的,他儿子读初中了,我问喜欢看科普类的不?


  他说,还可以。


  我说,我这里只有方舟子的。


  他说,那还是算了吧。


  我本来想多说几句,又忍住了。


  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方舟子?仿佛是全网最讨厌的人,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呢?他是站在对的一面呢?


  不管,反正大家都说方舟子不是好人。


  那就认定他不是好人。


  玛莎拉蒂问,董哥,你怎么评价方舟子?


  我说,至少在科普领域,其专业水平国内无人能及,他的写作水平,全网也能排在前列,至少我觉得是很厉害的,一流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


  他问,那关于贪污之类的呢?


  我说,那都是神仙打架,无从考证真假,我们所有的信息都是道听途说,我只给你科普一点,在我关注的众多公众号、大V里,方舟子是理性的、高端铁杆粉丝最多的一个人,没有之一,你不要听大家说了什么,而要看做了什么,支持方舟子的人,都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支持。


  他说,我还是不喜欢他。


  我说,这个不强求,我现在也取关了与他有关的帐号,我怕大家骂我,所以我也断绝与他的一切关联。


  我随便翻了一篇方舟子的公众号文章,阅读量9万,打赏4889人,这个是什么概念呢?


  可以对比一下您熟悉的大V。


  他的粉丝多是理科生。


  说的直接一点,我也很喜欢方舟子,至少科普方面是一流的,至于别的,那是他的私生活,与我们无关。


  老师多次提醒我,不要提到崔永元、韩寒、方舟子。


  因为这已经涉及到了信仰问题。


  一旦立场错了,那么读者就会离我而去,原因就是一句话:感觉不是一路人。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使我们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有时我就在想,秦桧真的一无是处吗?他既然是如此的草包,怎么当上的如此大官?


  但是,类似的想法只能偷偷地想,若是说出来,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多问问自己,真是如此吗?!


  不谈这些了,谁也改变不了谁,相反,因为自己过于尖锐的立场而导致自己被动了,你看我再也不写中医了,过去总是批判,现在我改赞美了。


  批判不行。


  因为支持中医的人眼里容不进沙子。


  但是,赞美可以。


  因为反对中医的人,允许,包容。


  还是写写骑行吧。


  我跟大志讲,若是真的想搞好骑行,必须要有作品精神,就是你带队出去拍电影了,要输出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有摄影,有摄像,那就需要一定的审美。


  审美又延伸到N个领域。


  骑什么车子,穿什么衣服,走什么线路……


  方方面面。


  你输出的作品要有艺术感。


  就是让人一看,是很唯美的,只有一种感觉,没去真遗憾,下次说什么都要去,要达到这个效果才行。


  这个审美要求是非常高的。


  所以,需要训练自己的审美,只有你知道了什么是美,才可能输出美。


  骑行其实是很有魅力的。


  例如,我也打羽毛球,也骑行,打羽毛球打的再好,无非就跟老太太跳广场舞一样,属于人人都会,无非你跳的好点而已。


  不至于说被敬佩。


  即便是打的很好的球友,也不至于被天天崇拜。


  但是,骑行则不同。


  第一、装备炫酷,随便搞搞就几万。


  第二、线路加持,例如骑海南,仿佛海南就是你的标签之一了,骑西藏也加上这个标签了。


  你可以不断地打卡。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骑行?


  因为,没接触过。


  你看,这次骑行归来,大家纷纷回到当地自行车专卖店,去买车去了,因为彻底上瘾了。


  原来,骑行是这么有意思。


  中国有3000万骑行大军,这个数字一直都在攀升,自行车运动比马拉松更受瞩目,看环法就知道了,这是头牌运动,跟网球、足球媲美的。


  而羽毛球、乒乓球,这些都是小球系列。


  例如我最近看羽毛球超级联赛,看台上没几个人……


  我给大志的建议,就是你要立足于成为中国第一家高端的骑行俱乐部,这个骑行不是压马路,而是骑行全球。


  高端不是说你骑的快,你骑的远。


  而是,你贵!


  你看超跑俱乐部,年费1万元。


  创始人就画了一个饼,你交1万元可以认识几千车主,这里面都是资源型朋友,关键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那么,这个游戏就有意思了。


  倘若每年有3000个车主交费,大家都觉得花1万元认识3000个高端朋友,太值了。


  关键是,都这么想。


  这才是游戏的魅力之处。


  你也要营造一个类似的氛围,上去先定调子,先邀请100位联合创始人,这100人每人出10万元,这个是母资金,可能压根就用不到,但是要放在那里,这样整个盘子才有底气,什么是底气?


  现金就是底气,1000万放在那里呢!


  这100人发放的车牌号码为0~100。


  例如我作为联合创始人,我也入了10万元,这个相当于原始股份,至于具体按照什么比例配股,可以再协商,甚至可以直接定义为非赢利性组织,非赢利性与需要资金并不冲突。


  具体怎么分配联合创始人与运营团队的股份与收益,是否分红,这些建议参考国外一些百年俱乐部的运营方案,若是能赢利更好,不赢利也能接受。


  俱乐部的核心就是骑行全球。


  可以双轨。


  一轨是国内线路,每月一条。


  一轨是国际线路,每月一条。


  也就是说,只要我有足够的时间,我可以跟着俱乐部骑行全球,若是我出国比较费劲,那么我可以骑行全国。


  俱乐部最核心的优势是后勤保障+线路设计+车友圈子。


  从101号到1000号车牌为有偿使用,只送给会员,会员有效期为1年,年费1万元,可能实际发展不到900人,不要紧,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只有会员才可以参加骑行活动。


  包括联合创始人若是想参加骑行,也需要先成为会员,但是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小号,例如我选083号,我要参加活动,也是要先交年费1万元。


  活动费用AA。


  前两年,会员门槛可以低一些,例如给钱就让参加。


  以后,会员门槛可以高一些,例如采取推荐+审核,做成一个大圈子,就一句话,从加入组织后,你走到全国各地,都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在当地有骑友,家人一般。


  从1000号起。


  采取打赏赠送制。


  每次骑行,都会引来无数人围观,有骑行爱好者,有非爱好者,很多人就想打赏,若是打赏100元以上,就送一个唯一号码。


  这号码是可以收藏的实物。


  另外,把一些靓号,例如1111,2222……9999这样的号码拿出来,每个月拍卖一组,拍卖所得用来做公益。


  那么,整个俱乐部就盘活了。


  既有粉丝,又有会员,又有联合创始人,一个品牌慢慢就做起来了,全球开发出240条经典骑行线路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20年的线路。


  一个俱乐部,用20年的时间组织过全球骑行。


  牛B不?!


  现在的骑行俱乐部,基本上还是以免费的居多,没有门槛就等于拒绝了高端群体,可以这么说,高端群体里喜欢骑行的太多了,大家一直都在物色这么一个组织,就是可以带着大家骑行全球的。


  一直没找到而已。


  年费1万元,真不贵。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想法,是否可行关键取决于人,谁来做,怎么做,是单兵作战还是团队作战,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不同的结果。


  我没有操盘的心。


  若是我做,我拉100个联合创始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卖1000个会员可能夸张了,但是卖300个也没有问题,哪怕他们不参加骑行,也会加入这个俱乐部的,至于打赏送号牌更没问题。


  可能会有人问,你哪来的自信?


  我骑来的,行不?!


  倘若我做,我肯定先把自己打造成骑行达人,例如我自己坚持每天50公里,风雨无阻,包括下大雪那天。


  会员太多时,会不会一期活动参与的人数太多?


  这个不要紧,可以每期两轮,A轮结束接着B轮,甚至人多以后可以一月四轮,例如环青海湖,每周为一组,一共四组。


  我只是擅长想象。


  不擅长具体干。


  所以,这些事,我都是替别人想的,我自己会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就是少操心别人,多操心自己,就是让我参与,我很乐意参与。


  让我具体经营,我没兴趣。


  若是觉得俱乐部的模式过于复杂了,可以简单一些,组织活动采取服务费的模式,分为五档,5000,4000,3000,2000,1000。


  第一次参加,服务费是AA的基础之上交5000元。


  第五次只需要交1000了。


  若是有兴趣,可以继续减少,再次递减,还可以推出终身制,例如参与骑行20次以上的,终身免服务费。


  这种模式更简单一些。


  骑行与自驾与跟团是截然不同的体验,骑行是慢旅行,慢认识,而且是全方位立体认识,真有圈地的感觉。


  关键是,上瘾。


  一次参加,次次参加。


  在2011年骑行海南时,我就跟当时的俱乐部提过这个建议,那家俱乐部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是从规模而言。


  为什么留不住高端骑手?


  例如领导、企业家。


  骑几次就不参加了。


  不是真不参加了,是觉得鱼龙混杂,没法骑。


  他们需要有门槛的圈子。


  企业家为什么喜欢打高尔夫?


  是高尔夫娱乐性更高吗?


  不是。


  而是门槛高,圈子封闭,大家可以尽情的交流。


  所以,有门槛,大家才喜欢。


  各个圈子,基本都如此,羽毛球、机车群、骑行群,凡是超过50人的,我基本上都退了,受不了那么多人唧唧喳喳。


  而且越是没本事的,越能蹦达。


  导致有本事的嫌吵,纷纷退群了。


  我是曾经想过做一家骑行俱乐部,全国范围内的,甚至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品牌,我想做的自行车是小轮+皮带,针对入门级选手的,免保养,因为很多人并不会保养车子,变速也咔嚓咔嚓响。


  我就想做这么一款小车,自行车比汽车简单,全是通用件,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各大自行车品牌都是如此,例如变速基本上就是日本的天下,国内没有一款像样的变速器,各大品牌商的核心产品其实是车架。


  包括我说的滚石,也是生产车架的,在DIY系列是很有名的。


  但是,后来为什么我把这些想法一一掐灭了呢?


  是我认识了网红代运营团队的老板。


  他跟我谈了一个观点,就是要跨过金钱,你要先催眠自己,你是亿万富翁,亿万富翁该关注这些小钱吗?


  不该!


  你要做的,只是尽情地表演。


  自然,无数人会围观。


  这就足够了。


  相反,只要你一伸手,一做生意,整个格局接着就下来了。


  于是,我就听了他的。


  那我就要玩出花样来,例如我用20年的时间骑遍全球经典线路,这要比我自驾过100个国家或者我去过200个国家更牛。


  有高度。


  所以我先规划了国内100条经典的线路。


  用五年的时间骑完。


  有用吗?


  很有用。


  本地有个女老板,小范围内,属于比较优秀的创业者,但是读书少了一些,她委托本地一个蛋糕店的老板喊我吃饭,意思是要给我接风,之前我们并不认识。


  真到了接风的日子。


  她没出现,只是把单给买了。


  蛋糕店的老板说:她有些太紧张,可能是最近看你文章看的,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好LOW。


  好吧。


  那,我决定去北极骑一圈!

b0aiDDDD-b0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