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流行祭车。
描述得通俗一点,就是假装车上有个车神,能保佑司机平安的。
而且这个车神很小气。
你若对他好点。
他就保佑你。
你若对他不好。
他就不保佑。
祭车是个什么场面?
大年初一,把车子开在马路上,在车前摆上桌子,桌子上有好酒好肉,然后再烧纸磕头。
现在往往又增加了一个环节,要写文书。
文书上写明车主的信息,哪个村的,叫什么,车牌号多少,然后祈求保佑,然后把文书一起烧了。
再放上鞭炮。
结束。
是家家户户祭?
差不多。
这是每年一次的固定流程,倘若是新买的车呢?
也要祭。
之前,我每买一辆车,我爹我娘就要这么忙活一次,然后一家人朝车磕头,我也要磕,我爹为了让车神保佑得更仔细一点,每次都要烧很多纸,还要把纸点燃后分成四份,分别放置于四个轮胎处。
我总担心把车给我点了。
如今?
他们不搞这一套了,为什么?
因为,我压根不配合了。
现在他们改了套路,去十字路口烧,然后念叨念叨,仿佛发微信语音:各位天神、路神、车神都有份,这份是给天神的,这份是路神的,这份是给车神的。
点上鞭炮……
小区卖鞭炮的姐姐是我好朋友,我过去拿快递时,她非送我十支鞭炮,我不要,她坚持让我带着,上坟放了八支,还剩了两支,我爹要拿回来,干什么?
除夕夜放的。
我不让放,他非放。
还有那么一丝委屈:去年就没放。
意思是要补上。
小区内不允许放烟花,在门口的位置指定了一个烟花燃放点,我当时选这个小区就是因为这一点,不允许在小区内烧香烧纸放鞭炮,在本地能做到这点的小区,至少在当时,只有这一家。
除夕夜,我是早早就睡了。
据说,放了一晚上鞭炮。
次日,我跟我爹闲聊,我爹嫌没睡好,刚要睡着又让鞭炮炸醒了。
我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也去炸别人了。
正月初二,姐姐们都来了。
我们这些人聊起放鞭炮呢?
普遍不放。
二姐说,不用着急,等那些喜欢放鞭炮的老了,就没人放鞭炮了。
对!
觉悟来源于教育。
下午,去骑自行车,这么好的马路,被祭车的烧的灰一块,紫一块的,而且密密麻麻,到处如此,他们烧纸喜欢拿根棍子,棍子烧的只剩半截了,又扔在了现场。
这些棍子于我而言,就是杀手。
若是压上,立刻就摔了,上次我摔伤就是因为压到了一个类似的树枝。
我看他们祭车的虔诚样,觉得好搞笑,搞笑的是当年我也如此的虔诚,我们总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
错了。
我们是信仰太多了。
我们是没有统一的信仰,例如不信佛祖不信上帝,但是我们信一切神奇的力量,都给模拟想象成了神,例如过去河里有龙王庙,地里有土地庙,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村里几百年的老槐树早封神了,大年初一香火也很旺,而且这种信仰是与时俱进的,例如有了汽车以后,那么就有了车神。
一切我们貌似无法控制的,都可以封神,例如古代人还有风神、雷神、太阳神。
今天,电也很神,我觉得应该也封它为神。
是不是应该对着电表烧柱香?
从小,我爹我娘就属于迷信系列的,家里还供着家神,遇到事先烧烧香,根据香的走势来预测结果。
正月里还天天烧香。
我从小就接受了这类教育。
若不是后来出来读书了,我就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成了远近闻名的算命先生,我爹就会算,怎么算?
六个铜板,放罐子里,你摇吧。
根据结果来排列。
有对应的答案。
那每次摇的结果不同,怎么解释?
提前声明,就第一次准。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能突破他们对我的围剿是很了不起的,因为我太叛逆了,我叛逆的标准就是他们认为对的,我就认为是错的,但是我也不反驳,让我磕头我就磕,但是有些头我是不建议磕的。
例如大年初一,让我媳妇挨家挨户磕头。
这个我不支持。
因为南方人没有这个习惯,她会认为是一种屈辱,虽然咱可以给她科普,这是入乡随俗,但是我们也要分析这个俗到底应该不应该继续保留?
非要磕头才是尊重?
之前我们在农村,每到初一,也是挨家挨户的磕,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年龄的要磕,到了我娘这个年龄依然磕,而且磕得更虔诚,不仅仅给长辈磕,给一些老哥哥老嫂子也磕,磕头如同作揖一样稀松平常。(若有兴趣,可以去抖音上搜一下山东拜年,会让你觉得很震撼的,男女老少就那么齐刷刷跪下,就跪在地上,土上。)
这个事,我其实不该写。
因为山东的读者会不再关注我,生气了。
大家觉得我挑战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
老祖宗说的都是对的吗?!
包括这次上年坟,当时是刚下雪不久,特别泥泞,磕头时大家就要跪在泥巴里,我爹还特意提醒了一句:考验大家孝心的时候到了。
是泥巴,你也要磕。
这个我觉得磕头是应该的,但是能否稍微人性化一点?例如允许垫个东西?
不行!
什么时候,我们上坟不烧纸了,不固定日子了,而是什么时候想起,买束花去墓地看看,哪怕蹲在那里发发呆,说明我们内心更有爱了,更柔软了,更文明了。
农村人怎么预防不给老人上坟?
那就需要编故事。
例如谁家没上坟,结果又是托梦了,又是折磨孩子了,孩子发高烧,嗷嗷哭。
全是这些。
这类故事,我爹就会给人编,问多久没去上坟了?若是说曾经某个节日没去上,那么就会开出药方:给糊身衣服,多带点纸钱,去烧烧就好了。
人家抓紧当正事去办,没几天,孩子果然好了。
提着水果到我家了,感谢,感谢,真灵,真灵!
什么文化要传承?
大家总是批判我,意思是我不够尊重传统文化。
我觉得,要有甄别。
要朝人性化、国际化去甄别。
我们老是说,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其实这是扯远了,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出身的孩子而言,朝北上广深学习就足够了。
为了劝我爹我娘不烧纸不放鞭,我总是这么给他们洗脑:你看,城里人不烧纸不烧香,人家不比咱有钱多了?
我爹去年为什么没放鞭炮?
就是被我这句话给说服了。
今年为什么又要放?
他发现我说的逻辑是错误的,因为他发现城里人也放鞭炮,也烧纸,也磕头。
今年,我又给补了一刀:你遇到的那些,都是从农村上来的,还带着封建传统的,而真正的城里人是不搞这些的。
小牛回老家,他也变成了另类,一方面接受了大城市的教育,一方面又必须接受这些传统套路的再次熏陶,他就有了恍惚感,给我发信息:昨天走在路上我想,大过年的都在烧纸放礼花鞭炮,我如果说一句,做那个干什么,浪费钱还不环保,不如省下钱来买点吃的,大家坐一起聊聊天。估计立马被唾沫淹没啦,我还是老实缩回套子里吧。
我的观点是什么?
一方面,要遵循传统,哪怕只是表演给父母看,也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虔诚,大过年的,总是要哄他们开心吧?
一方面,不要传递,例如教孩子从小学会磕头。
很巧的是什么?
我刷朋友圈看到某作家谈到了磕头,他的观点正好相反:在亲情和爱情方面都可以下跪,例如跪地求婚,可以说跪的举动是人类承载情感的重量级方式。
我想回复四个字,但是没敢,毕竟是大过年:跪地求饶?
单纯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我们接受的都是共性教育,不允许有个性,例如每个读者都觉得自己挺包容的,也挺理解的,但是当看到懂懂写这些的时候,还是想给他上上课……
有没有这个冲动?!(校正老师批复:有!我只想问,啪啪都可以看作是握手,下个跪真有这么严重吗?注意:是在特定场合下的下跪。为什么不能也理解为握手呢?就像公开场合下只穿内衣裤也是奇耻大辱吧?但是在海滩、在T型台上就很正常呀!)认为下跪磕头是侮辱难道不也是一种催眠吗?
说明,你接受的也是共性教育。
YOYO从日本回来了,她是带着闺女参加了寒假游学班。
大年初二中午给我打电话:有空不?
我说,没空,今天不都走丈人家嘛。
她说,你丈人在四川,你又没去。
我说,我姐姐们不是回来了嘛,我要招呼她们。
她说,我给你带了瓶酒。
我说,等我吃完饭,我请你喝茶,你咋没去走娘家?
她说,我们每年都是初三,因为我弟弟初二要去他丈人家。
我们家吃饭不喝酒,上了菜就上馒头,大家吃饱的很迅速,12点开饭,不到1点就散局了。
我吃饱就跑了。
有家咖啡馆是新开的,连锁的,很小众的品牌,没什么人。
我找好座以后,给YOYO发了位置。
她给我带了一瓶獭祭清酒。
我说,这酒不错。
她说,我不懂,在机场买的,买了两瓶,给我弟一瓶,给你一瓶。
我说,很感谢。
她说,不用客气。
我问,去日本收获大吗?
她说,太大了,颠覆性的。
我说,日本很干净。
她说,也很有秩序。
我说,日本是一个只允许共性不允许个性的社会,统一的服装,统一的行为,每个人的个性都在压抑着,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自杀率如此之高的缘故。
她说,但是的确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我说,共性的结果,有机会你再去次纽约,那又是一个个性绽放的舞台,无论你是什么个性,你在那里都得到尊重。
她说,主要是我觉得孩子学到了很多,我真的能感受到她的成长。
我说,这种成长是很深层次的,就如同刮开眼界涂层一样,去过就是去过,没去过就是没去过,刮开了就是刮开了,没刮开就是没刮开。
她说,是的,这次有个小姑娘才10岁,自己去的,父母没有跟着,跟小姑娘聊聊天,完全是大人思维了,去过好多国家了。
我说,很正常,我媳妇参加的游学班,每次都有小朋友自己去,家长只负责出钱就好,一年两次,大学毕业就打卡全球了。
她说,我仔细算了算,到大学差不多能打卡30个国家,若是分配得当,基本上能打卡主流国家。
我说,不要跟旅行团,一定要跟游学班,而且是学生与家长分开的,家长玩家长的,学生玩学生的。
她问,儿子今年咋没出去?
我说,今年游学班是去芬兰,签证都办了,但是出发时间跟我儿子考试时间有冲突,就放弃了,跟报了一个国内的游学班,年后的。
她说,出去才知道咱有多么无知。
我说,今天的社会立体度超出你的想象,若是上海?富人与穷人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不用说上海,就是一座县城,富人的生活也是普通老百姓无法想象的,我身边就有两个住1000平以上房子的朋友,大平层的房子直接买两层,左右打通,上下打通,家里两个司机,一个专门接送媳妇和孩子的,一个专门接送男人的,家里还有全职保姆。
她说,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不断地结交到高层次的朋友呢?
我说,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只会结交到同层或低层的朋友,朝上的通道其实都是封死的,因为比我们强的人不会给我们机会靠近的,除非我们有敲门砖,即便是偶尔在一起吃过饭,也白搭,只是见了面脸熟而已,不会有交集,只有一种可能是可以交往到他们,就是有共同的爱好,而且是小众的、高端的爱好,例如高尔夫、滑雪、网球、机车。
她问,哪个最容易接触?
我说,机车,机车是汽车后时代玩具,机车玩家多是大叔系列,而且是以慢车为主,要么玩旅行车,要么玩越野车,我们偶尔在街上遇到的那些牛B哄哄的,那多是年轻小伙,玩机车选车最重要,就是钱花的不多,但是很有品,机车里最安全的是踏板系列,女士选Vespa就可以,你看女明星多喜欢骑这个,花钱不多,三五万,但是完全可以融入到三五十万的机车圈子里,这东西跟路虎卫士一样,是个情怀产物,有高度。(Vespa俱乐部老大发过这么一条朋友圈:虽然很不愿意自我吹捧,不过Vespa从推出以来,一直都是海内外明星们最佳的搭配,放眼摩托车圈,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平时不要骑,只参加周末活动。
很快就融入到一起了。
但是呢,我们总是容易自卑,觉得玩不到一起,也就是没有资格感。
不要这么想。
大家玩车的时候,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你要坚信一点。
坚信什么?
有钱人随便给我们一次机会,对我们都是颠覆性的,之前我写过一句话,我们的人生发生转折,无论是朝上还是朝下,一定是因为我们遇到了某个人。
我问,你觉得我帮你赚10万元很简单不?
她说,很简单。
我说,我也坚信很简单,同时我还坚信一点,若是我跟薛蛮子是玩伴,他帮我赚100万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例如他要投资什么领域,我只需要跟投就可以了。
我是怎么突然悟透的呢?
就是一起玩机车的一个大哥给我的建议:要跟有成果的人在一起玩。
有成果的人就是有创业天赋的人。
看我自己就知道了,我也是挺勤奋的,什么都折腾,其实我自己并赚不到钱,因为创业是需要天赋的,咱可能有写作天赋,但是没有创业天赋。
而我真正的收入来源于什么?
那些有成果的人,他们有项目,我入个股或玩个票,他们吃完肉会给我碗汤喝,于我就足够了,临近年关,有三人给了我分红,两家是本地做实业的,分了11万5,蝉禅给了我42万。
比我自己赚钱简单多了。
过去,我手里是有很多类似的机会,就是我认识很多有创业天赋的人,但是我自恃清高,不愿意搭理他们,其实是错过了机会。
现在呢,我积极拥抱他们。
他们给了我很多机会,当然我还有个特殊的优势,我给他们的感觉是一个仿佛很有能量的人,他们也愿意哄我开心,要么直接给钱,要么以合作的名义间接给钱,跟我玩就需要建立链接,包括刘胜最初找我卖酒的初衷也是建立链接,意思是有个纽带,可以维系感情,刘胜也帮我赚了不少钱,半年时间应该有个百十万吧?具体我没算过。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整个创业游戏变得简单了,就是找到比我们强的人,陪他们玩就是了。
YOYO说,可是,总是怕融不到一起。
我说,你认识我之前,有没有想过可能会跟我玩到一起?
她说,没想过。
我说,一样的道理。
这个弯,很难转过来,俗话说,圈子不同别硬融,可是,你又让我们硬融。
其实,不是硬融,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进入有钱人的游戏,他们玩什么,我们也玩什么,那么自然就有了交集。
要么有钱买辆金翼,找谁玩都不会被拒绝,这就是通行证。
要么就买辆Vespa,我买的是本地第一辆,后来本地有几个车友也跟着买了,但是他们都只能被称为:跟着懂懂学的。
我是他们的前辈。
我买了后,他们觉得这玩意不值,排量这么小,这么贵。
我也没解释。
是有哈雷车友去青岛保养车子,突然发现,旁边停了一排Vespa,跟人家当地车友一交流才知道,人家一人两辆车,一辆哈雷一辆Vespa,突然觉得,哇,原来还是懂懂更前卫。
偶尔有人在路上问我,这车多少钱?
我都回答,三千。
YOYO是有钱人,只是她被启迪的比较晚,反应略迟钝,貌似是第一次出国,但是你要说穿衣打扮,那她可是高手。
穿了一件大风衣。
我问,这衣服要两三千吧?
她说,1万多。
我说,真舍得,穿给谁看啊。
她说,你跟我老公真是一个口吻,那我能不能穿给自己看?
我说,其实我是认同这一点的,就跟我媳妇说的一样,出门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说不定今天会遇到谁。
她说,就是。
我说,中国男人普遍最帅的那一天就是结婚那天,然后就是走下坡路了。
她说,我把这些穿衣打扮的理念也传递给了闺女,我希望她从小就是一个漂亮的女孩,爱美的女孩。
我说,这就对了,要把孩子当明星去培养。
她说,这点我认同。
我说,我之前给孩子买衣服也是觉得无所谓,孩子长个快,很快就穿不了了,后来有大姐就告诉我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品位,就是让最好的享受成为习惯,一定要穿品牌。
她说,非常重要,从小就是孩子中的焦点,骄傲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我说,我们这个年龄的,农村长大的还是城里长大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例如我这样的,哪怕有钱了,也一身土气,而人家呢?就是很干净,说不出的感觉,可能就叫气质吧。
YOYO是做美容业的。
我问,去年生意怎么样?
她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价格越来越低了。
我说,你知道本地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打价格战吗?因为内心是没有底气的,我拿球馆举例,原先年卡是1080元,但是同行变成600以后,马上就跟着降价了,根源是什么?他们自己也觉得只值这个价,若是反过来呢?例如对方降价了,你反而保持原来的价格或涨价,原因是什么?服务更好了,例如冬天有暖气了,夏天有空调了,水泥地改为木地板了。
她问,大家为什么都转不过这个弯来呢?
我说,因为对人群有误判,例如我认识的这些卖茶的,她们都觉得自己接触的是本地的上层社会,例如各个局长,各个传统的本地企业主,她们对市场的判断是对这群人的判断,其实这是错误的,真正有钱的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隐性的、年轻一代,偶尔我给她们建议,例如建议把布局改一下,把品位提升一下,例如不允许抽烟,她们都接受不了,认为若是那么高端了就没有人消费了,其实恰好理解反了,你允许了低端进来,高端就不来了。
她说,认同。
我说,美容院也是一样,你知道李XX的媳妇不?她家美容院随便办个卡充值都是10万20万,人家生意差吗?
她说,不差。
我说,她就是有这个眼界,因为她出去学习过,知道怎么干营销,营销不是降价,而是提升价值,这样就与同行拉开距离了,为什么大家做不了高层次的生意?就是我之前说的那句,人做不了自己层次以上人群的生意,因为你压根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都不知道人家想要什么,你怎么可能服务好呢?
看地产公司也能看出来。
本土地产公司普遍很自信,自己开发,自己卖。
结果呢?
价格也乱了,市场也乱了。
而南方人来开发的楼盘呢?普遍是外包给了销售公司,销售公司会设计一整套的销售方案,例如本地房价5千时,人家就喊出几个楼盘是1万2,但是这几个楼盘压根没想卖掉,而是借此机会把后面的小高层价喊上去。
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
让大家买得有紧迫感,而且能看到希望,同一个小区,前面两个楼是1万2,我买的后面是6千,我的潜意识是怎么想的?
用不了多久,肯定过万。
这就是本事。
本土楼盘为什么不愿意撒手?
总觉得钱让人家赚去了。
YOYO问,那我该去哪学习一下呢?
我说,挨着国内考察,花上几十万慢慢去体验,感受一下差别,还有就是不断地跟老板取经,很多人都用错了力。
就是你要反复地当顾客体验。
体验久了以后,你就会明白一个点: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硬件吗?
是装修吗?
这是所有人的误区,认为这些最重要。
其实不然。
问问做月子中心的就知道了,一个装修的比一个豪华,但是就是不赚钱,真的进入了这个领域才发现,原来用错了力。
服务行业的核心,一定不在这些硬件上。
硬件也很重要,但是不是那么重要。
最核心的点在于软实力。
你知道月子中心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吗?
说了你都觉得不可思议。
月子餐!
你知道月子餐能做到什么标准吗?
营养学+美学的结合,我去吃过,颠覆了我对月子餐的认识,那简直就是满汉全席,而且非常的漂亮,可以说,不输五星酒店。
让你既能吃好,又能减肥。
同样的道理,你有没有思考过,美容院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这才是要思考的点。
发觉到了这个点,然后再用力到这个点上,就可以爆发了。
每个行业都有一个点。
例如咖啡馆、茶馆,大家还在纠结口感好不好,其实除了星巴克,是不需要谈口感的,因为对于众人而言,大家去的目的很明确,就不是喝咖啡的。
准确地讲,就是借你的空间谈点事。
所以,你贩卖的核心是空间,新鲜的空气、柔和的光线、不吵的音乐、安静的环境,这些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否则,你给喝上万元一壶的茶叶,他也觉得没意思。
YOYO是比较爱学习的,本科生,属于美容行业的一股清流,我给她指了一条路,未来会出现一个新兴的行业,就是身心灵养生,把健身、心理学、营养学三者结合在一起了。
她问,那该怎么做?
我说,自己给自己成立一个实验室,小一点的就拿自己当小白鼠,大一点的就拿身边人当小白鼠,然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验,不停地验证一些东西,用五到十年的时间输出一套行为规范,包括饮食的、健身的、心理的,一定是简单的,有数据支撑的。
她问,然后呢?
我说,做这个事的过程,你已经成了网红。
她说,有点类似《相信我,我是医生》。
我说,对!
她问,你觉得现代人需要一套行为规范吗?
我说,需要,特别是老龄化来临,人们是需要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接受了太多伪科学的东西,我们需要真正科学的、简单的行为规范,甚至包括几点睡觉,几点健身,每天多大的运动量,一日三餐的食谱……
她问,有市场吗?
我说,三者综合的我目前还没有发现,单纯的营养学或健身或心理学的,微博上都有超级大V,你可以去关注一下,若是把三者以实验室的名义结合在一起,并且真的是人体对比实验,那绝对的。
她说,那不如直接找三个专家合作就是了。
我说,也可以,但是最终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可行的,你去参观一下月子中心就有启发,他们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实验室,严格的饮食标准,不允许任何人带食品进入,有严格的健身课程,还有心理疏导,预防产后抑郁,就是标准的身心灵改变,你知道吗?他们每个人进去时拍一张照,出来时拍一张照,一对比,都能把人惊讶的哭,一个月瘦10斤都很正常,关键是整个身材也恢复了,每个人都对得起“蜕变”这两个字。
她问,那靠什么赢利呢?
我说,不赢利,只是抢占这个自媒体市场,未来这是一个巨无霸的市场,等于教人如何重生,这就是骑车,跑步,游泳三个单项与铁人三项的区别。
她问,我行吗?
我说,只要你有研究的心,就一定行,与科普、养生、健身、心理相关的文章都是最容易火的,你有空按照我说的标准去微博看看他们有多么火就知道了。
我有个朋友叫刘清香,她原先是个小胖,在澳洲被我说了一顿后,发誓减肥,常年请着私教,这算是健身方面的,又学习了营养学,后来又去学习了心理学,前段时间她就跟我探讨这个事,意思是她也感受到了一种趋势,就是三者必然结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谁先建立这个系统,提出这个理论,并且给出如行为规范一样的生活守则,谁会先火。
你知道那些达官贵族们为什么长寿吗?
因为,他们在这三方面都有专业老师,例如有个很有名的营养学大V,微博粉丝300多万,叫顾中一,他就是高圆圆的私人营养学顾问,高圆圆还有私人的健身教练与心理老师。
作为我们普通人呢?
没有这个实力。
咋办?
只能需要这么一套规范,自己照着做。
最关键的一点,是科学的,甚至是经过实验对比的,有理论和数据支撑的,而不是跟网上流传的那些养生鸡汤一样信手胡编。
至少,我是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