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扑克牌之方块Q
方块Q,IT男,四十五岁,在法国的一家大型中资企业担任副总。半年之前他俩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冲突的原因就是,总经理的话,副总已经不怎么听了。总经理掌管全局,没有做具体业务。方块Q做副总,兼任集团销售公司的老总。在每次集团季度总结会议上,方块Q拿出的数字,都特别好看。用数字说话的方块Q经常在会议上否定总经理的方案。总经理规定的KPI,每次都被方块Q折腾得体无完肤。方块Q的一句名言就是,你说的我落实不了,要不你来?总经理这个人我跟他关系不错。性格慢吞吞的,像个官员,不过,人很大气,非常有亲和力。如果这两个人配合得好,一正一副,公司的业务发展应该是非常地流畅。他觉得现任总经理是在吃闲饭,应该由自己坐这个总经理的位置。这个想法,他不止一次在喝醉酒的时候,跟他的团队成员透露过。总经理也知道这个事儿,但是碍于业务的关系,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把这个当做一个正事儿。觉着副总喝了酒,吹牛说说而已。并没有当真。意思是这么多年来,自己忍总经理很久了,总经理管理无方,也没有做具体业务。公司所有的销售业绩,都是他一个人带着团队做下来的。那次会议,不欢而散。领导回去后,很快就对巴黎团队进行了调整。总经理任命维持不变,副总经理方块Q调离巴黎的工作岗位,到塞内加尔分公司做总经理。接到新的任命后,方块Q并没有去履职。他觉得自己每年销售业绩达几个亿,对公司贡献这么大,公司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前几天我跟他们巴黎公司总经理一起吃饭,说起公司今年的销售业绩,方块Q走了之后有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在销售总裁的岗位上,闭着眼睛都会做得很好。这个销售数字,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在人力、产品、市场还有管理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效益。总经理说,方块Q辞职之后,去了另一家竞争对手公司,并挖走了公司的两名同事。不过这半年来,在业绩上一直没有任何起色,被他挖走的两个人也已经再次辞职另谋出路,只有他还在孤军奋战。他说方块Q前段时间想跟他聊聊,意思是跟他承认个错误,还想回公司来。总经理说,其实自己可以接受他回来,但是集团领导已经不愿意了。觉得当初辞职可以,但是挖了公司两个人的墙角,这是大忌。他们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非常严格,首要一条就是必须有正直的人品。就像我说的抓到男人出轨一样,当你抓到过一次的时候,他已经犯过无数次。就是人的错误会自我繁衍。比如一个人的背叛,偶尔几次也许会吃到甜头,尝到甜头后,就会在自我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做法,最后用这种做法把自己四面做成了墙,别人进不去,你也出不来。就是作为一家大企业的管理人员,很容易感觉自带光环。出去谈合作,别人一听你是某某公司的,必然和颜悦色地好好接待。因为平台好,工作上结识的人脉很优质,时间长了,会不自觉地滋生出几分盲目的自信来。说白了,就是把平台带来的红利,错当作自己的能力了。很多时候,你春风得意、事事如意,不是因为你能力强,而是因为你所在的平台好。当离开这个平台,产品不一样的时候,想再回到昔日的辉煌就非常难了。想起了电视剧《乔家大院》,剧中有个人物叫孙茂才,原先穷酸落魄沦为乞丐,后投奔乔家,为乔家的生意立下汗马功劳,享有功臣地位。乔致庸初遇孙茂才的那一集,我看完特别有感触,这种知遇之恩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的人生中经历过多次类似的事情,包括今天,也是因为有贵人知遇,才能够顺利进行新的项目。他以为,乔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居功至伟,整个人膨胀得一塌糊涂。孙茂才去投奔对手钱家,钱家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这个换位,我们都需要警惕。人的一辈子,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要想打败不断冒出的小怪兽,到达成功的彼岸,除了需要自己本身有一定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武器,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三个故事都讲完了。总结的话,不再说了,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内涵。在这里也想给三位当事人道个歉,虽然写的是匿名,但是你们一看就会觉得似曾相识。最后,祝所有的人练就一身盔甲,并能够找到可以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
b0aibldsbalidashu-b0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