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即可关注
回复“晚安”,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谁能想到,2020会是这样的开始。
一个多月前,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的出现,牵动了全国上下的心。与此同时,大家心里也装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有些关乎疫情发展,有些关乎以后的生活。
人们的发问里,或多或少带着一点担忧,以及对一切变好的期待:
明天会更好么?
然而就在我们无比渴望从问题中找出一条清晰的道路时,有一群人,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勇敢的回答。
有的人在团聚的时刻选择分离
用自己的生命
捍卫他人的生命
江世娥是一名湖北护士。
从正月初二开始,她就坚守在抗疫一线,共有二十多天没回过家了。
孩子想妈妈,妈妈也想念孩子。
奈何使命在身。
2月19日那天,因为要送病人转院,恰好会路过家门口,便想趁机看孩子两眼,以解相思之苦。
短暂团聚来之不易。丈夫来不及换衣服,端着水饺、抱着孩子就往楼下跑。
但为了避免感染,江世娥不让丈夫靠近,更不敢抱孩子。
于是丈夫就抱着孩子蹲得远远的:“你把饭菜吃完,我们就在边看着你”。
一张照片,满是感动。
除了坚守的武汉医生,在全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医生、护士,他们在本该团圆的时候,逆行而上,主动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
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到任务,需要56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第二天就要出发。
驰援武汉的任务有多难,我们都知道。
会有人报名么?
但没想到,消息发出去不久,回复便如潮水一般涌来:
我报名参加!
感染科医生责无旁贷!
收到,积极报名!
短短几分钟人员就报满了;一小时左右队伍就组建完毕。
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是期待英雄的到来。但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呢,不过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挺身而出。
他们也如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子女、有伴侣。
而之所以愿意站出来,不过是胸怀一颗滚烫的医者仁心。
有的人穿上了军服
也穿上了使命
誓死不言退
胡世颉,是军队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
收到支援武汉的任务后,凌晨四点五十分,他给父亲发了一条告别信息:
“爸,我被抽调抗病毒去了。”
也曾是军人的父亲胡先林,第一反应只回复了四个字:“不辱使命!”
他说,军人就得挺身而出,这没什么好含糊的。
石蕊,03年的非典战疫中,她也曾冲锋在前,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慎感染,好在最后治愈了。
而这一次,武汉发生疫情,她又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誓死不言退”的勇气。
面对心生绝望的患者,她鼓励道:
“17年前我也是非典患者,但今天还非常健康地站在这里……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行的。”
所以,别害怕、别放弃,我们一起加油!
有的人虽不是医生
但也想靠一双手
从病魔手里抢时间
火神山医院已经建成许久,很多病人早已从中治愈出院了。但这座拔地而起的医院背后,是一群不分昼夜的劳动者。
马彩利是名装修工人,看到施工队缺人,他自己组织了20多名工人前去援助火神山。
10天就要建成一座医院,背后的艰苦不言而喻。
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每天早上八点作业,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期间睡两个小时就又要开始忙碌了。
但是他说,“谁舍得花时间睡觉。”
因为病房每早一分钟建成,就能救下更多的人。
为了减少感染,武汉公共交通都停运了。
没有公交、没有地铁,私家车也不好上路……但医务工作者还坚守在岗位上。
他们有的家离得特别远,出行成了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湖北市民成冬自发加入救援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最忙的一天奔波了15个小时,没有休息。
但尽管如此,他仍觉得:比起他们(医护人员),自己做的还很少。
我们常说医生是生命的摆渡人,而此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当起了医护人员的摆渡人。
有些人在看不见的角落
与前线并肩作战
山东寿光一位司机师傅,开着卡车为武汉运送蔬菜。
有记者采访他,这次去武汉送菜,家人怎么看。他一边咬着煎饼一边说,“家里人挺高兴的,挺支持的。”
记者追问:为什么?
他脱口而出说了一句:因为没钱可以出力是吧。
一辆武汉物资运输车经过收费站。
工作人员把卡给了司机师傅,起身敬礼:“您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车开过去没多远,交警又递去一大包水:师傅,拿点水,路上喝。
虽然不能在前线帮忙,但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力量,为武汉加油鼓劲。
还有更多的人
他们虽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
却因为善良挺身而出
湖南王家坪镇的村民向武汉捐赠了3400多斤腊肉。
虽然身处山区,位置偏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置身事外。打包、装箱、运输……还细心地附赠了烹饪方法。
与腊肉一起运往武汉的,还有永定区捐赠的8.4万斤椪柑、近14吨粮油蔬菜。
沉甸甸的物资,装了整整八辆大卡车。
71岁的华侨陈玉玲,在疫情发生后,每天一大早就奔波于南非多家药房和医疗器械生产厂家。
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个人捐赠超过4万个口罩。
关键时刻,每一个人的互助,也点亮了彼此的心灯。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咬紧牙关在努力着。
有这样不辞辛苦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司机、默默奉献的普通民众……我们有何理由不致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一切会变得好起来?
而让人欣慰的是,很多的好消息也向我们传来。
人们的信心也与日俱增,现在“武汉加油”在百度上的搜索热度远远超过了“武汉疫情”。
所以,有问题并不可怕,因为总有人在努力给出答案。
而我们也始终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正如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等到疫情结束,等到春暖花开,我们再穿越人海,热情相拥!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 END -
* 作者:知书先生,本文系知书先生原创,转载请标明来源:知书先生(ID:svop133)。知书先生,陪你说一世晚安。
- 广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