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背后的生意


每次发生地震,王暾博士就会成为国家英雄。


昨天四川长宁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等地提前收到了地震预警:


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乐山市提前43秒预警,成都市提前61秒预警。


很多人被这项技术震惊了,倒计时结束时,大地真的晃动起来了。


这个预警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的,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始人王暾是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奥地利科学院博士后。汶川地震后王博士毅然回国,投身地震预警事业:


根据2002年第12期《西北地震学报》的报道统计,3秒的地震预警可减少14%伤亡;10秒,可减少39%;20秒,可减少63%。


朴石查了一下,《西北地震学报》是季刊,一年只有四期。


面对媒体的采访,王博士也宣布:


中国成为了第三个可以预警地震的国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无误报。


看到这个新闻,据说郝大星都感动哭了。


但实际上,地震预警被不知不觉地神话了。星球的读者都知道,神话的背后一般都是生意。


地震预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是利用电波相对于地震波的速度优势,将地震消息通知离震中较远的人群,使其有数秒至数十秒的逃生时间。


也就是说,预警对于灾害最严重的震中是无计可施的。以这次的长宁地震来说:


死人的全在长宁,其他的地方全在发朋友圈说这个预警多厉害。


2017年九寨沟地震,王博士曾在微博中提到他们提前了53秒向成都预警,然而1天后各媒体的报道中,这一数字又变成了71秒。


而且他们不是没有错过,2015年8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错误地报告了一次6级地震,被国家地震台网点名批评。而王暾表示,这是一场演习。


至于为何没有提前通知用户,王博士说:


不提前通知是为了更好的演习效果。


对于地震预警作用的鼓吹,背后有利益的影子。建立预警系统,需要建立大量的预警台站,越密集,数据越准确。


2013年,中国地震局宣称要在五年时间建立国家地震预警系统。


但是,仅仅一年多之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宣布,中国建成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网,囊括了25个省市部分区域,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覆盖约6.5亿人:


5010个地震预警台站所用的,正是王暾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一个本该政府为主建立的地震预警系统,就这样由民营企业建立起来了。王博士率领的民间机构走在了地震部门前面。


而王博士之所以能得到各个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地震局机构设置:


中国地震局无法直接管理市、县两级地震部门,它们由其所在的地方政府直接管理。


建立预警台站,购买预警系统是要花钱的。


地方和中央地震局之间,因此有了利益分配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王博士和福建地震局的明争暗斗。


2016年,福建省地震局宣布:我国首个地震预警示范网正式运行。这引起了王博士他们的极度不满,认为福建省地震局宣传的罔顾客观事实,并质疑其技术不可靠,存在误报。 


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会议上,王博士领导的成都高新减灾所表示:


自己的项目在福建省等地通过验收却不能服务于社会。


王暾甚至与四川省地震局之间有龃龉,他对媒体说:


应该去问问地震局,耗费那么多研发资金,为什么社会力量走在前面。


不过王暾自己也说过,创业初期,是成都高新区给了他们20万资金。2013年南方周末曾报道过,成都高新减灾所从成都防震减灾局获得了至少一千万元支持。


王暾还有一家公司名为美幻科技,已经接受了好几轮融资。根据其宣传资料,美幻科技是中国地震预警行业的领头羊,是迄今国内唯一面向社会提供地震预警服务的机构,地震预警接收终端产品市场占有率100%。


朴石不关心这些,只关心如果要建立全国的地震预警网,成都和福建的系统怎么能兼容。


星球往事


京东联想茅台映客华为

美团科大讯飞趣头条 丨蔚来

b0aixingqiushangpingxingqiushangping-b0a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