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学历史》第十节:祖逖

继续做梦。

今天邀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博士。

我问,西晋为什么存活时间那么短?(280年灭吴统一,316年被匈奴所灭)

张良说,我还是那个观点,世袭制最大的BUG就是基因不稳定,若是代代都是人中龙凤,那么政权是稳定的,甚至是加固的,如刘邦之后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是加固模式,不说一代比一代强,至少基本盘是越来越稳固的,当稳固到一定程度时,那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衰退也要几代人,若是前几代基因不稳定呢?例如曹操的后两代都英年早逝,基业还不稳,让司马懿抢走了,司马懿的后代呢?离司马懿的能力差距有点大,不是丢了政权的事,而是差点被灭了族,不是司马家族差点被灭了,而是整个汉族差点被灭了。

我说,我知道,就是五胡乱华。

他说,起因是司马家族起了内讧,历史称为八王之乱,这八王都是司马家族的人,其实不止八王,他们各自为王,为了争权又与外族联络,有点类似东汉末年召董卓进京,就是八王也是里外勾结,他们也有国际上的朋友,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也就是你说的这个五胡乱华,你知道入侵的有多严重吗?整个秦朝汉朝核心区域都在黄河流域,五胡乱华的结果是什么?整个汉族大南迁,逃到了长江以南,说的直接一点,就是司马家族把汉族苦心经营数百年的大本营给弄丢了,老巢让人给占了。

我说,有的学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融合。

他说,融合?是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屠杀,胡人没军粮怎么办?就吃汉人,还有个专业术语,叫两脚羊,是指被当作食物吃的汉人。

我问,那我作为北方人,有没有可能不是纯粹的汉族血统?

他说,这个事,不能深入探讨,在今天,汉人不是血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简单一点的理解,就是五胡乱华时期,留在黄河流域的,大概率会跟胡人通婚,而南下的汉人呢?也要跟南方的土著通婚。

我问,西晋政权不稳,与国力不强大,是不是也有关系?

他说,肯定,三国战乱几十年,西晋的建立也是横扫蜀国与吴国的基础之上,兵荒马乱那么多年,国库也亏空了,忙于内战这么多年,也无暇去攘外,导致周围势力一直在壮大,咱在打仗,人家在蓄精养锐,一句话,内忧外患。

我说,看来稳定政权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叠加。

他说,对的,前五代,可以不卓越,但是绝对不能平庸,确保整个政权是不断加固的,经济体是冉冉升起的,一个国家的经济真正高速发展,有50年就足够显著了,可参考新中国之后……

我问,从五胡乱华开始,中华文明漂泊了多少年?

他说,接近300年。

我说,这么久。

他说,是的。

我问,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司马懿是历史罪人?

他说,一直都有类似的声音,因为八王之乱的主角就是司马懿的儿子们孙子们,不过这已经是司马懿死后40年的事了,若是一个人1970年就死了,他的子孙后代在今天犯的错,我们该归罪于他吗?!

我问,秦汉时期,司马家族是不是也是大家族?

他说,是的,最早应该是他们的先祖被项羽封殷王,一直到五胡乱华,他们都是世家贵族,这么算的话,大约五百年。

我问,有没有可能,黄河流域一直被胡人占领着?从而改写了历史?

他说,不会,因为在每个汉人心目中,黄河流域原本就是自己的领土,那么“拿回来”就是每一代人的底层声音,就是说拿回来是迟早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讲,即便二战时期日本占领了中国,还是会被赶出去的,这种植入内心的执念才是最有力量的,但是真正能改变局面的,一定是大BOSS,开国君主级的,如刘邦朱元璋赵匡胤之流,甚至刘秀都差点事,也或是天才级权臣,例如曹操司马懿之流。至于说岳飞祖逖,就是从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最终只能当精神象征去传颂。

我问,为什么叫北伐,不叫北征?

他说,使用“征”字的军事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军事礼仪,伐则有蔑视的意思。

我问,怎么区分西晋与东晋?

他说,西晋是黄河流域,就是统一了三国,后来被前赵匈奴大军攻破了洛阳与长安,也就代表结束了。皇室成员司马睿带着皇室贵族有意在南京自立,那么东晋就开始了,西晋是黄河流域为主,东晋就是长江流域了,也曾经打到黄河南岸,就是祖逖打的。

我问,您如何评价祖逖?

他说,历史上少有的很立体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励志的代名词,例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都是与他有关的成语。一方面,关于他的传记里,也记录了不少他的负面,例如也抢也拿,年轻时也盼着社会乱一点,好施展自己的抱负。

我说,那这个偶像不纯粹。

他说,从宣传的角度,的确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呢,还有一点,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代人,因为时代不同,标准不同,例如纳妾?例如逛青楼,例如杀人,例如抢夺,同样的道理,今天稀松平常的事,再过几百年,可能就成了不道德的事,时代也在进步,例如我们那个年代吃个狗肉无所谓啊,美食,今天你敢在朋友圈吃狗肉吗?

我问,祖逖有经典战役吗?

他说,前面我讲过,能决定成败的核心在大BOSS,不在于祖逖这个部门经理,所以他再努力也不可能把胡人赶回家的,他得不到大BOSS的支持,也不可能打出漂亮的战役,所以关于他,更多的是个爱国青年,仅此而已,而且他把位置守住了,基本稳固了,大BOSS觉得不能让你发展太大了,万一你反咬一口来夺权咋办?所以给派了个小BOSS监督,等于给戴了紧箍咒,祖逖的军事生涯政治生涯也基本就结束了。

我问,闻鸡起舞是两个主人公,另外一个叫刘琨,为什么后人只记住了祖逖呢?

他说,因为这个故事的传播是起源于《晋书·祖逖传》。

我问,他们俩一开始就想报效祖国吗?

他说,也不是,有些时候,人的思想改变是由外力来完成的,例如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但是日本侵略来了,你看,所有人都一齐抗日,瞬间团结起来了,不管内心是不是真的团结了,至少行动是,祖逖与刘琨其实就是俩纨绔子弟,八王之乱时他们也没少摸鱼,也想趁着大乱成就一番政治事业,是标准的投机分子,先后效力于妖后贾南风尸位素餐司马伦东海王司马越等声名狼藉之人,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呢?就是老巢被胡人占领了,他们突然醒了,祖逖守中原,刘琨独守并州,成为晋室在边塞的孤臣。他们两个都成了当之无愧的大英雄,英雄不是天生的,是被内外环境锻造出的。

我问,五胡乱华时期,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无政府主义时期?

他说,是的,遍地都是坞堡组织,其实我也很赶时髦,偶尔也刷抖音,每当刷到缅北时,我看很多年轻人很向往这种无政府主义的社会结构,其实呢,他们是天真,他们只看到身上少了法律约束,没看到背后的法律保护,一旦失去了法律保护,别说生活是否平静了,你的小命随时都会丢,你知道战争为什么隔几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吗?是因为和平久了,人们就会浪漫化战争,当年一战的时候,英国青年去报名参战,路上是一蹦一跳的,手舞足蹈,感觉终于有施展爱国的空间了。

我问,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小国能和谐共处,而秦朝后的割据模式很少有能和谐共处的,包括三国时期?

他说,这就是样本的力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汉朝又统一了接近400年,即便是昙花一现的西晋也是实现了统一,就是“统一”是每个后来当权者的志愿标配,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人这么做过,即便敢想,也会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个实力。

我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台湾是早晚的事。

他说,同一民族的两大文明元素,语言,文字,只要根是相同的,无论在外面多少年,都会大融合的,除了文明元素外,还有肤色人种,台湾就是自己人。

我说,那咱的邻居,那个半岛,是不是也是必然的?

他说,必然的,也是时间问题,他们需要一个能喊出“改革开放”的人,彻底把国门打开,对欧美打不打开无所谓,主要是朝南打开,先进生产力带动落后生产力,特别是同一文明下的带动,不用多了,二十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就是门朝南开了。

我说,我今天看了看地图,突然觉得祖逖也挺可怜的,抗击外来侵入,竟然是从长江流域朝黄河流域打,主战场在中原一带,这也太尴尬了。

他说,生不逢时吧,即便是他个人能力再强,也撼动不了胡人的基本盘,只能是骚扰战,前面我跟你讲过,真正能改变基本盘的是国力,是天才式的明君,倘若东晋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有没有祖逖这样的英雄都无所谓,直接碾压就是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往往伴随的是无力回天。

我问,乱世是不是也会给人错觉,人人都可以称王?

他说,会有这样的错觉,祖逖刘琨最早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不姓司马,否则也可能会刮起小旋风,祖逖死后,他弟弟叫祖约接下了祖逖的担子,他没有继续北渡的初心,想争夺点权力,最终身败名裂,连族都被灭了。

我问,西晋东晋,这么动乱,会不会使人文科技停滞?

他说,也不会,之前我给你科普过,人文科技的进步,更主要的是靠历朝历代的积累,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动乱的西晋在人文科技方面是吊打巅峰期的东汉的,说的比较近一点方便你理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整个国家的人文科技实力是要绝对吊打巅峰期的清朝的,这个能理解不?

我说,能。

他说,竹林七贤就是西晋时期的,但是整体而言,两晋的名人远没有三国时期多,但是不代表两晋时期故事不精彩科技不进步,只是缺少能够被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从而在读历史过程中,会觉得两晋的人名都很陌生,一句话,朝代会更迭,社会会动乱,但是人才一定是辈出的,一代更比一代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代吊打一代,最聪明最智慧的一定是当下的一代。

我问,胡人占了我们家,我们南下,是不是也占了他们的家?

他说,过去可以这么说,现在不可以这么说,当时中原南下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现在要说的是民族大融合,就是我们把先进生产力带给了百越三苗族裔等,等于中原文明南扩了,一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再到后来隋文帝一统中国,等于整个汉语版块扩大了,南方的是咱主动去教的,北方的胡人等于被咱圈住给驯化了,他们纷纷学汉语通婚改汉姓,行汉制。

我说,阴差阳错。

他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历史没有对与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司马懿也未必是历史的罪人。

我说,看曹操,看刘备,看司马懿,感觉登上巅峰后,家族很快就衰退了。

他说,玩的就是一个心跳的游戏,不存在持久的巅峰,真正持久巅峰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圣贤系列,如钱氏大家族,提倡品德为首,靠读书来发光发热,所以家族名人在世人中评价奇高。

我说,去无锡的时候,看过钱氏的老宅,的确挺牛逼的,钱学森,钱伟长,钱穆,钱钟书。

他说,你说的这些都是晚辈了,他们最早的前辈是吴越国的开国国王叫钱镠,他的后代多走学术路线,你说的那几个钱,都是清朝大学问家钱大昕的后代,钱大昕是钱镠的后代。

我问,胡人与东晋划江而治,他们安心吗?

他说,肯定不安心,东晋想把他们赶出中原,他们想把东晋吃掉一统天下,有场转折点式的战役叫淝水之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晋胜了,这场战役还成就了一位名人,叫谢安。

我说,有机会给我讲讲谢安吧。

他说,下有期吧。

我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