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懂懂学历史》之杜预,三家归晋。

书接上回。

继续做梦。

今天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我问,司马懿夺权后,为什么不接着称帝?

他说,历史列车是有惯性的,拐弯太急容易翻王莽翻车后,曹操摸着王莽过河,司马懿则是摸着曹操的前车之鉴过河。所以司马懿并没有第一时间称帝,而是先把兵权攥在手里,至于皇帝?你们曹家人继续当,无妨!不仅仅司马懿没有称帝,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也没有称帝,一直到了孙子司马炎那一代才君临天下。不是有个歇后语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明大家也都看到了司马家族随时准备篡权的野心反过来讲,司马家族也是给所有人一个缓冲期,让大家接受曹魏已经是过去式了,司马家族才是未来。

我问,这个缓冲期有多长?

他说,司马懿二四九年夺权,司马炎二六六年登基,间隔十七十七年是什么概念呢?你可以类比一个人从三十岁到四十七岁对于历史而言,十七年只是一刹那,对于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就是小半生。

我问,三足鼎立好好的,咋突然就失衡了?

他说,三足鼎立本身就是假象,是地图上三分天下而已当时中华文明的基本盘就是黄河流域,人才、田地等优势资源大多掌握在曹魏手里。初期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是因为三家都是初创团队,家底都薄,有一统天下的心,但谁都没有碾压实力,兵力不允许,后勤不允许。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曹魏的优势显现出来了你看三国时期的动态地图扩张就行了,曹魏把周围外族都撵到哪了?相比孙吴蜀汉两家,曹魏实力绝对具有压倒的优势。

我问,曹魏为什么先灭蜀汉?

他说,大统一战略,多是先易后难。孙吴为什么难打?有长江这个水长城。曹魏渡江打孙吴难,孙吴渡江打曹魏也难,久而久之两家处于攻守平衡状态。一只手按住孙吴不动,曹魏腾出一只手把蜀汉收拾了,局面立刻扭转了因为蜀汉位于长江上游,曹魏再打孙吴时,水就可以顺江而下。

我问,蜀汉灭亡,皇帝阿斗被杀了吗?

他说,没有,投降了不是有个成语乐不思蜀吗,乐不思蜀就是阿斗在洛阳跟司马昭的对话。整个三国里,若说有情有义的地方,就是皇帝只要能把权力和平过渡就能善终例如刘协过渡给曹丕,曹奂过渡给司马炎,阿斗投降然后呢?他们不仅没被砍头,还都被封王了刘协被为山阳郡公曹奂被为陈留王阿斗被封为安乐公吃着国家俸禄,维持贵族生活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些王是可以世袭的,例如曹家的陈留王,传递了九代人,历经两朝三代,共计二百一十四年

说,把江山都让给你了,封个王不是应该的吗?

他说,历史就是后不断向前人学习的过程。秦始皇实现了大统一,那么后续的皇帝都会考虑大统一。当有人开了杀前任的先河?后人也会杀。到后面你就知道了,皇帝的脑袋也是动不动就被人手起刀落,咕噜咕噜滚很远。

我问,王莽上台时,有没有杀西汉末代皇帝?

他说,没有!当时的皇帝刘婴,王莽也是封王处理,并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但是刘婴没有得到善终王莽后期不是有农民起义嘛,绿林军携刘玄攻进长安,继而刘玄登基。前面我们介绍时说是三股势力,一支是绿林军,一支是赤眉军,一支是刘秀,其实还有一支,就是西汉正统皇族血脉的信仰者,代表人物叫方望,他认为刘婴才是正统。刘玄登基后,方望等人拥护刘婴为天子,结果刘玄派兵绞杀了,刘婴是死于刘玄之手。

,司马师贵为西晋奠基人,他为什么不如弟弟司马昭有名?

他说,首先,司马昭走进了成语典故其次他又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亲爹。司马懿夺取大权后,把接力棒给了司马师,司马师废除曹芳重新选了傀儡皇帝曹髦若是按照既定轨迹走,司马师有计划称帝,无奈他死的太早,四十七岁就没了,关键是他没有儿子,只能把权力传给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也死的太早,五十四岁就没了,俩人都是在具备称帝条件边缘就先去世了,所以机会才轮到了司马炎手里。综上所述,司马师命太短,还有就是爹太有名,弟弟和侄子太有名,显自己黯然失色。

我问,曹家皇帝就那么甘愿当傀儡吗?不反抗吗?

他说,反抗过,没用。曹髦就曾经带人诛杀过司马昭,结果被反杀了只要不掌握兵权,皇帝就是个虚名而已。

,我个冷笑话:刘备没听说过“扶不起的阿斗”吗?怎么给儿子起这种倒霉名字

他说,我也给你讲个冷笑话,忘了是哪部影视剧,刘备关羽张飞在磕头结拜,桌子上摆的是关像。

我问,为什么后人都觉得阿斗是个傻子?

他说,就是因为那个成语,乐不思蜀、扶不起来的阿斗事实上阿斗在位四十一年,是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若真是傻子?那个位置他一天都坐不住,即便诸葛亮不觊觎,别人也会虎视眈眈,谁愿意为一个傻子效力?应该阿斗未必比诸葛亮聪明,但是一定能拿捏住诸葛亮,刘备的话就是再管用,也不至于管用十多年只不过阿斗与诸葛亮都被《三国演义》符号化了,阿斗是傻子代言人,诸葛亮是智慧代言人。阿斗为什么投降?他五十岁了,活明白了,选择投降,自己及大臣还能有条活路,若是大义凛然呢?所有人都跟着遭受屠杀,投降是一条明路阿斗属于政治游戏的顶级玩家,明白生命第一,事业第二,那些动不动就大义凛然的,是臣民。

我问,诸葛亮辅佐了阿斗多少年?

他说,十一年,后面三十年都是阿斗自己治理的,他能坐稳,就说明一切。

我说,我觉得整个三国里,后世群众基础最好的是诸葛亮

他说,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这类人才既智慧又忠诚核心是忠诚,于是不断的宣传强化,越来越深入民心。还有一点,不管什么朝代,文笔好本身就是加分项诸葛亮的《出师表》让他圈粉无数,你仔细想想,这就是一篇矫情之作,提笔先哭。

,我们假设当年关羽在荆州的势力不断壮大,甚至超过了刘备,他会不会选择独立?

他说,大概率会。手里的筹码在变,心境也会随之改变。政治游戏里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绝对的利益,别说他们三个没磕过头,就磕过,该分家依然分家接下来我们会讲到西晋,西晋实现大统一后,兄弟爷们直接把江山分了,各自拥兵自治。结果呢?这也为西晋灭亡埋下了祸根当皇帝基因由强势转为弱势时,司马家族的爷们抢着出头开启了内部绞肉战,史称八王之乱。他们各自喊来了外援,导致外族入侵中原,我们经常说的“乱七八糟”,这个八糟就是指的八王之乱。

问,那乱七是指什么?

他说,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

我问,蜀汉为什么不朝青藏高原方向拓展疆域?东有孙吴,是战略联盟不能扩;北方有曹魏虎狼之师,不敢扩;向南是密林深瘴,少数民族部落要挨个去打,太耗国力。三面都不好惹,不考虑西部的高原吗?

他说,那时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还是物理绝缘的,历史上第一次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打通是隋唐时期的吐蕃人。战争需要的是士兵、军粮,这两样青藏高原上都稀缺,单纯占领地理版图没有太大意义。

我问,司马炎是先灭的蜀汉还是先称的帝?

他说,公元二六三年灭蜀汉,二六五年司马昭病亡,二六六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统一王朝。顺序是先灭蜀汉,然后建国,再灭孙吴。

我问,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同学,又都是文人谋士,为什么他没有文学作品呢?

他说,可能有,只是没有流传下来。

查资料时,我发现诸葛亮既进了文庙又进了武庙。

他说历史上既进了文庙又进了武庙的只有两个,诸葛亮是第二个,第一个是杜预,唐朝就入庙了,比诸葛亮早了七百年

我问,文庙与武庙分别供奉的谁?

他说,文庙祭祀的是孔圣人,武庙供奉的是姜太公。

我问,杜预文学方面贡献是什么?

他说,他是大学问家,和前面我们谈到的司马迁、刘歆、张衡、蔡邕一样,在文史方面都很突出,但是又各有特色。司马迁偏史学创作,刘歆主要贡献是对典籍进行整理编校分类,张衡爱发明创造,蔡邕擅长音乐、书法,杜预的特色是注释古文经典,尤其是《左传》《春秋》,相当于于丹讲《论语》,用当代思维去剖析古代经典。

我问,春秋》,为什么不叫《夏冬》?

他说,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春秋就是那时的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秦汉以后就四季有冬夏之分了,例如成语: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我问,冬日可爱是成语吗?

他说,是。关于这四个字是不是成语还引发过网友大争论。冬日可爱就是冬天的太阳很可人,很温暖。冬日可爱,夏日可畏,这八个字就是出自杜预对《左传》的注释。

我问,杜预战争方面贡献呢?

他说,西晋建立后,还有一根肉中刺,就是孙吴依然健在,要想实现大统一,必须拔掉孙吴,杜预就是伐吴总司令。文人打仗是很性感的,因为事后会把整个过程描述的很精彩,势如破竹、迎刃而解就出自杜预之口。把孙吴拿下,也意味着西晋实现了大统一,所以杜预打的是收官之战。

我问,拿下孙吴后,有没有善待孙权之后?

他说,当时孙吴皇帝叫孙皓,也学阿斗,主动投降了,被押解至洛阳,司马炎亲自接见,赐号为归命侯。今人总觉得阿斗与孙皓太窝囊,为什么不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其实当大势已去时,投降是最佳选项,可以保自己以及大臣们的性命,又能让城内的老百姓免屠杀。你看前段时间阿富汗就是把政权和平让给了塔利班败局已定,认输可以让损失最小化,何必拉上那么多陪葬者呢?

我问,杜预跟杜甫、杜牧会不会有亲戚?

他说,他们三个还真属于一家人,杜甫与杜牧都是杜预的后代。杜甫一辈子最崇拜两个人,一是祖先杜预,二是诸葛亮。之前我说过,整个中国历史就是几大家族的纠缠史,一个家族动不动就贯穿中国历史几百年。我们都知道杜甫是落魄而死,但他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历任兖州司马、奉天县县令。

我问,贵族之所以稳定,是不是与错综复杂的通婚也有关系?

他说,那是肯定,若是贵族一直跟老百姓通婚,用不了几代就衰退了,贵族只有与贵族通婚,才能贵上加贵,盘根错节,社会阶层才能更稳定杜预的婚姻也走高端化,他是司马懿的女婿,司马昭的妹夫,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姑父。

我问,那杜预算驸马不?

他说,肯定不算,司马懿又没称帝。另外,驸马是汉代一个具体的官职,可以理解为皇家司机办主任,从魏晋时期开始,凡是皇帝的女婿都送个驸马官职,久而久之,驸马就成了皇帝女婿的代名词了。晋王朝建立后,朝中大臣还真就是否应该送杜预个驸马开过研讨会。

我问,杜预除了注释《春秋》《左传》,还有没有别的学术成就?

他说,还把一些律法给简化了。他认为法律是官吏量刑的标准,不是讲道理的书,所以法律应该条目省减、文字简明通俗,老百姓容易理解,不敢触犯。之前的律法还要在条文中解释为什么,像个长篇论文。他简化后的叫《晋律》,《晋律》之前叫《汉律》,你知道《汉律》有多夸张吗?七百万字两万六千,鲁迅一生著作字数总和也不过如此

我问,杜预对《春秋》《左传》的注释通俗易懂吗?

他说,是的,你有兴趣可以去一本杜预的注释读读,很多是很颠覆很有意思的。例如万恶淫为首,大家理解的淫就是男女之事,杜预对这个“淫”做过批注:淫,放也过度的意思,人如果贪婪放纵,便会导致种种罪恶,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淫雨霏霏。类似的新意词杜预注释了很多《左传》里有一句“深山大泽,实生龙蛇”,看字面意思,咱理解的就是蛇精、妖怪。杜预对“龙蛇”的注释是:“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通俗一点说就是,不寻常的地域环境往往会生长出不寻常的事物,即有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

我说,看来,真该读读

他说,杜预是一个很前卫的人古代贵族很注重墓穴,他在当时就提出了要简殡薄葬,你有机会可以去河南偃师看看,他的墓地很简陋,墓址之南是唐朝诗人杜甫之墓,杜甫用这种方式向祖先致敬。

我问,还有什么成语与他有关?

他说,还有个如坐针毡,是讲杜预儿子杜锡的,杜锡学识渊博是太子的中舍人,何为中舍人?差不多是秘书角色。他性格耿直动不动给太子提意见,太子心想,你管的也太宽了吧?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杜锡屁股扎的鲜血直流,意思是让你多管闲事。当然,今天如坐针毡已经不是这个意思了。

问,杜预有没有比较出彩的名言警句?

他说,不罪于下,祸寡也。目无贵贱,君子也。心系名利,小人也。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我个人的理解是,遇到小人多微笑,千万别得罪,能物理隔绝更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能力大且内心有爱,则是恩泽众生,能力大而内心没有爱,是天下人的灾难。

我问,司马家族刚学会做皇帝权臣会不会很腐败?

他说,一定的,任何政权的初期都是野蛮发展模式,一是有不健全的因素,二是要做分功回馈,毕竟各大家族出钱出力,总要给一些具体的回报吧?人家贪点拿点不是应该的吗?所以司马家族上任后,整个官场是非常黑暗的,比东汉末年还黑。针对这个问题,杜预曾经向司马炎建议实行考课制度,按照官吏的实际情况评定优劣,然后区别对待,或迁或黜,但是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其实不难理解,司马炎若是推行这个,贵族们会怎么想?你们司马家族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我问,西晋后来为什么那么脆弱?

他说,别着急,后面我们会讲到的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司马炎是在不触动世家大族利益的前提下走向人生巅峰的,后续没有做好自己拿捏世家大族的预案,最后两方势力分庭抗礼。皇权与世家是你进我退的关系,皇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度集权。而西晋正好相反,权力高度分散,表面上西晋实现了大统一,其实是回到了周朝诸侯国的模式,很是脆弱。


DDDD-b0bab0baDD-xuelish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