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列,竟然写完了。
很恍惚。
恍惚在哪?
半年前爬天台山时,我还分不清隋炀帝与徐霞客谁更老。
如今?
仿佛是历史专业毕业的,谈起历史大事,如数家珍。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点我是挺佩服自己的,就是对节奏感的把握,我把四十个人物分配到了四十周,每周推进一人,周一到周六对应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书,有纪录片,有电影,有文章,每天学习过程中,我把值得写的点都摘录下来。
这是我自己的学习线。
同时,有位朋友,历史爱好者叫春夏,她每周也会同步学习,她把她整理的写作素材汇总给我。
就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从完全陌生到轮廓清晰,仿佛我对他进行了一周的系统访谈,因为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我更容易敏感的捕捉到他身上哪些点触动了我。
周日,我结合我的再结合春夏的,去写。
第一遍叫初稿,我把初稿发送给春夏,她会对初稿进行史实校正,若是哪地方不严谨,她则给与红字标注,并贴上相关论据,我再进行深入求证,若是求证的答案分歧很大呢?例如张良到底死在哪?史学上争议很大,则直接删除。
做完史实考证后,这叫二稿,我接着把二稿交给静静老师,静静老师是我合作八年的校正老师,她的校正特点是以逻辑校正为主,她不是很关注我写的句子是否符合书面标准,因为她觉得口语化才是懂懂的特点。
这样的逻辑校正,要持续三天。
她校正一遍,我再反馈一遍。
一天一遍,依次为三稿、四稿、五稿。
五稿为初定稿。
初定稿后,我再交给专业校正老师,校正老师反馈给我的是六稿,我修改反馈回去的为七稿,算是阶段性定稿。
跟专业校正老师一合作,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变的不会写文章了,过去我一坐下,一篇文章一气呵成,这种感觉没了!写一句自己修改一句,想看看是不是个病句?为什么有这样的顾虑?因为,校正老师把我的文章改的面目全非,甚至很多是低级的语法错误。
为此,我还生了静静老师的气,觉得静静老师要么是不专业,要么是不用心,这么明显的问题,过去你为什么从来没给我改过?
静静老师弱弱的提醒了我:你没觉得,这样校正后,你是上半身穿着西装,下半身牛仔裤与运动鞋吗?
我又觉得静静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校正老师改的的确好,但是使我失去了辨识度,失去了酣畅感。
接着,我跟专业校正老师表达了我的观点,我不希望句子过于生涩,希望能最大化的保留我的特点,随意,流畅,口语化,最好能达到什么状态?别人一看这文风就知道是懂懂的。
我们三人各自都做出了调整,越磨合越好。
但是,此时已经写到二十篇了,那咋弄?
不要了,重新写!
过去,我是日记型选手,在日记领域没有对手,也曾拥有过庞大的死忠粉,但是我不认可自己,日记写过以后我顺手就把母稿删除了,不愿意再翻开了,总有人问我有没有这些年写过的日记集合?我说我一篇都没保留过,你信吗?!
但是呢,我写的历史,上下班路上,我会反复听。
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欣赏了自己。
甚至,在写最后一篇的前一晚,我在办公室写了一半,时间太晚,我先回家,回家路上我在想,希望我能活到明天上午,让我能有机会把作品结个尾,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我不甘心。
写完最后一篇。
我特别开心,甚至有一丝成就感。
算不上什么历史大作。
但是,于我而言,是真正倾注了心血,有朋友提议叫《懂懂不懂历史》,我觉得就叫《懂懂学历史》,因为的确是在学历史,从无到有,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过去看历史,总觉得很模糊,很遥远,经过这几个月的系统学习,仿佛把眼前玻璃上的雾水擦干净了,窗外风景清晰可见。
全部写完后,我通读了一遍,感觉前面几篇还是薄弱了一些,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朝代久远,素材过于扁平,可靠性低,很多人物传记甚至有神话色彩。二是我没GET到写历史的感觉,素材堆砌感明显。
不过,我不计划再次翻写了。
这本身就是学历史的一种进步见证。
懂懂
二〇二二年一月三十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