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的深度思考

赵志向,跳脱的音乐儿,从垂直到全品类MCN创始人。


从电视台记者岗位辞职后,18年5月来到杭州,无意间接触了一位抖音网红-00后,400万粉丝,在当年可谓屈指可数。


由此萌生了做抖音的想法,于是加入一家MCN机构,入职三个月无意间捧红了老纪蚝宅,业绩翻了十倍,在圈内渐渐小有名气,和现在的合伙人结识。


19年初,这个会写歌会说唱的年轻人,创立了自己的MCN公司。


1、MCN对于账号的理解


因为一开始就有一些广告资源,所以偏向于做剧情号,因为剧情拥有巨大的流量,能够快速涨粉。便从美妆垂类渐渐发展到全品类,总结了自己做账号的经验:


人设、形式、系列、内容,所有IP都离不开这4个点,持续更迭后三个,而人设是变不了的,只能越来越丰满。


做什么样的人设?当然是最有商业价值的18-35岁女性喜欢的人格:


第一种,霸道总裁型,具有独立事业、独立人格,如董明珠、欢乐颂里的安迪;


第二种,解放天性型,每天没心没肺疯疯癫癫,但关键时刻非常温暖的人,如欢乐颂里的曲筱筱;


第三种,中性型,主张短发女孩也可以性感和可爱;


第四种,天然无公害型,漂亮女孩儿,为了不被攻击为绿茶,一般配一个CP哥哥。


形式就是剧情号,系列有职场、亲情、爱情等等,内容在前三项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当然他们对内容也是死磕,曾经在起步阶段,把别人的剧情一帧一帧打印出来,一比一模仿学习拍摄,把自己的号快速做起来。


2、MCN的商业模式演变


其实没有演变,过去接星图,现在接星图,未来还是接星图。


红人是明星,赚钱太容易,红人不会去直播,无论是从感受,还是直播能力,还是从心态接受程度上,都不行。


MCN的宿命就是不断每年产生新的账号,新的账号快速产出,旧的账号能延长生命周期。


基本的行业价格,就是按照粉丝量定价,100万粉丝差不多3万元,在曝光量基础上随供需决定价格。


3、MCN和达人的关系


红人和公司其实在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互相需求的关系。想要双方一直保持很好的合作,那就是MCN机构和红人双方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只要账号一直有流量,双方一直是赚钱的,关系就会有很好的维系。当然如果账号没流量了,也可以做新号,有时候人文关怀和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很重要。


人性不可违抗,就是创业的成本。


b0bbchuangyesiweizhibodai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