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考大学

现在抑郁症的发病率有多少?


中科院2021年发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称,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相当于每5个孩子就有1个可能抑郁。


这是官方数据。


一看,突然觉得挺可怕的,使我想起我媳妇的话,我一训我儿子,我媳妇就说,他爱咋着就咋着,你逼那么紧干什么?你想想多少小朋友因为作业跳楼了?


好吧。


我爹,更奇葩,跟我说,根本不在意孩子学习成绩如何,也不在意长大了干什么,只担心一点,别长不高。


这种家庭环境下,我咋可能管得了孩子?


我媳妇怎么教育孩子:生命是最可贵的,什么见义勇为,赴汤蹈火,这种事咱不去做,咱不当那个傻子,谁忽悠咱咱都不听,也没有任何错误值得咱用生命来逃避,例如杀了人,放了火,人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没办法,她初中没毕业。


没文化。二姐家的大儿子,死活不去上学了。


也不起床。


躺床上……


两口子没办法,治不了,说厉害了吧,怕跳楼,说轻了,他不听,俩人给下的定义是第一个逆反期。


把我喊去了,孩子眼中的Hero。


我让他们两口子都出去,我单独跟外甥谈一谈,是因为什么不想上学了?


考试成绩不好?


不是。


相反,还拿到了竞赛通行证,要参加省级、国家级。


让我哄的起了床。


就一句:舅舅,你回去吧,下午我回学校上课。


意思是想明白了。


那不行。


我要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说,那可以的,舅舅带你去吃肯德基,可以不?


他说,我现在大了,不想吃了。


我说,没事。


我让他洗脸刷牙,我带他去吃肯德基。


路上,打开了话匣子。


第一层,我听明白了,是觉得不公平,他初中在实验班,高中还在实验班,实验班比衡水中学还变态,比我上学时还变态。


我上学时是四周休息一天,我们叫大休,大休时,周六下午四点左右就放学了,周日晚上回来上晚自习,然后学校门口全是客车,回各乡镇的。


我现在才知道高中实验班有多变态了,他们大休是周日早上八点上课,例如现在是暑假,实验班不放假,一直上课。


这个叫清北班。


清华北大班。


可以说是集全县精英了。


外甥觉得不公平,同是高三学生,为什么人家可以放假,可以有夏天,我没有?


他一说,我感同身受。


因为,我也经历过,我们那个时候,一个班才考几个学生?多数都要反复的复读,很少有一次性考走的,我为什么死活不复读?就是我受不了那个节奏,太让人压抑了。


我让他回忆比较好的时光,他说在初中时比较好,不用上晚自习,他是在沂新读的初中,而其它初中尤其是新建校的,全是抓成绩系列,要求有晚自习。


我原本想让儿子读二中,因为我就是二中毕业的,里面很多老师都熟悉,离我们家又近,出门就是了,二中有晚自习,抓的也严,把初中当高中去读,我姐他们反对我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说所有的生源里,只有沂新的最有潜力,因为没有被压榨过。


我姐的观点是,若是孩子有绝对把握考高中,就去沂新,相对轻松一些,若是孩子有考不上高中的可能性,就去二中。


因为外甥的观点,我动摇了。


第二层是说自己不快乐,我给他讲道理,你考上了985,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他回了我一句:我不快乐我要985有什么用?我找份工作我不快乐,我要这份工作有什么用?我的人生都是压抑的。


我明白了,为什么二姐两口子如此紧张?


就是感受到了孩子的消极。


不快乐。


他是真的不快乐,不是个例,他们班普遍如此,都觉得压抑,他们的人生什么都没有,只有学习。


第三层,没有内驱力,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是自己想上学,想改变命运,能感受到农村与都市的差距,大家是拼命的逃离自己的原生环境,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这个心理环境,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逼的,替父母学的,替亲戚朋友学的,唯独不是替自己学的。


孩子答应继续回去上学。


我很高兴。


但是,我仿佛被他说服了,我觉得孩子太苦了,完全是机器人模式,这五年来,我只见过他两三次,春节都见不到,他说的也对,做父母的从来没有站在他们角度考虑过问题。


我也理解了我二姐为什么说对孩子考学成绩没有期待了。


因为,她感受到了这种反噬性。


事后,我跟姐夫谈了谈,我对985有了新的认识,全县只有TOP100才有可能考上,概率太低了,为什么县城的孩子对高压管理如此的反感?衡水中学更高压,但是那里的孩子是有盼头的,一是他们本身被优选过的。二是升学率的确高。而我们呢?虽然叫清北班,但是能考上的也就是那么两三个,很多孩子可能徘徊在一二本之间。


我个人感觉,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县城里优质基因不断的外迁。


留下的,多是普通基因。


从而,考学越来越难。


跟外甥对完话,我突然不想鸡娃了,也许恰好就激发了他的内驱力,他自己有了动力,自然……打车时遇到司机盘了一排葫芦。我:“这小葫芦好可爱呀”师傅:“还行”我:“哎呀,差一个这不就葫芦娃了嘛!”师傅回头看了我一眼:“没看过葫芦娃吧!


老六隐身了!”靠金融交易生存的好处是时间自由,除生活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外,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我链接。


另一好处是免于应酬,不用总是戴上面具迎合别人,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保持自我。


坏处是减少了与人链接的机会,容易缺乏人际间的情感滋养。


另外难度太大,多数人会经历太多的挫败,频繁陷落于空虚和无意义。 几乎每天都有人跟我讨论如何理财的问题。


我始终保持同一个观点:闲余资金低于500万不要考虑理财。


原因有三。


第一、赚钱的本质是认知,你有5万存款与有500万存款,心境、眼界截然不同。


第二、本金若是太少,收益更少,精力与收益不呈正比。


第三、资本市场是赢家通吃,博弈的是智商、算力,你咋就那么自信认为自己属于上层算力呢?我感觉学生时代自我评估的最大误区,是认为最好名次才是自己的真水平,没超过最好名次的成绩都叫“考砸”——客观来讲,我们的水平是最好与最差成绩的中位数。


想通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人爱吹牛,吹牛未必是撒谎,他们只是把拥有过一次的东西说成了十次一百次,让你真的以为他们生来就配得上。


其实他们和你一样,只是偶然摸到了一次,并虔诚期盼着第二次的来临。昨天,在群里探讨了一个话题。


若是我们不能给孩子在一线城市买上房子,他们靠自己买上房子的概率无限趋向于0。


问大家认可吗?


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


不认可的原因又一分为二:


第一类认为,当一类商品,属必需品而其价格又远离老百姓,那么这类商品的价格一定会再次回归老百姓,普通住宅,尤其是工薪阶层住的,永远都成不了奢侈品。


第二类认为,无论什么年代,一线城市的房子都属于全国有钱人的目标,你的这个假设是社会阶层完全固定不变了,实际上不是,有钱人是不断涌现的,我们的孩子未必不会是有钱人。


都有道理不?


都有道理!


我再给大家科普一个有意思的事,在大家的理解里,一线城市的房子仿佛是平均价值千万,其实不是,500万左右,甚至500万以内的,才是主流。


一线城市的房子,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可能是我一直过于独立,颜值平庸,甚少自述,朋友们要介绍对象好像从没一个敢加我,我就习惯于乐呵呵地看着别人分分合合。


今天大大咧咧的前辈钓友第一次谈及想给我介绍个人,大概就是四五十岁,离异,有钱。想找个踏实的。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的价值折算起来参数会是踏实。


我坐在那儿不动,盯着水面体会着千百年来被待价而沽的人类的内心是怎样的,有没有屈辱,有没有不甘心,是想让别人更了解自己,还是起身拂衣去,别猜我心?我还是盯着水面,想问问前辈你有没有听说过每个女生十八岁前心里都有一个白马王子?


那是她们想象中的伴侣的样子。


但她十八岁那年会知道这个王子并不真实存在,因为她们已经见过了让人失望的现实,然后要么退而求其次,过上虽有遗憾尚且满意的生活;


要么不甘心放弃心里那个少年,然后把自己活成了那个少年的样子。那个她需要很多努力,学会很多本领,遇见很多并不珍惜她的人,再去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她才会觉得自己那个少年被她保护着没有死。终究没有问出来,这种话听起来有些唐突了,还显得很不踏实。我笑一声,端起酒杯:来吧,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他说好,干了,你考虑考虑。以前,经常有小姑娘咨询老大哥一些婚姻问题。


我很喜欢旁听。


老大哥还是比较世俗的。


他把女人一分为二。


类型一,有能力系列,这个能力要么是才华,要么是财富,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有择偶权,刘晓庆若是愿意,找个90后没有任何问题。


类型二,普通人。


女人的价值,在他看来是抛物线状态分布的。


分三档:


25岁以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什么条件都不过分,毕竟你年轻。


25~30岁,列举出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对方缺点,例如个矮,抽烟,酗酒,穷,你列出自己最不能忍受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要觉得对方还算比较踏实又没有你说的这些缺点,那么就可以选择YES。


30岁以上呢?更多是考虑,对方是否能接纳你了。


这是他十几年前的观点。


我认为,年龄应该后移一下,第一档调整到30岁,第二档调整到30到40岁,第三档调整到40岁以上。

每个人最终能够救赎的只有自己,对他人的救赎大多是妄念,因为人不能或很难真正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求。 --李银河。两点:


第一,换位思考的前提是换位经历,但是,我们很难有对应的经历。


第二,李银河是真正的学者,她的作品值得研究。


龙应台。


龙应台的粉丝特别多。


尤其是中年大叔,而且很多是体制内的,甚至级别还不低。


为什么?


龙应台是活着的作家里,语言最犀利的,堪比鲁迅。


我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


我做过龙应台的签名书,数量不多,求购者无数,甚至有的人谈起龙应台都会流泪……


当年她有篇战斗檄文《请用文明来说服我》。大陆,没有人能应战。好久没看到马云、刘强东、潘石屹、马化腾等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吹牛逼了,你别说,还怪想念的。


不要嫌他们聒噪,如果你听不到蜂鸣鸟叫蚊虫嗡嗡了,那是因为凛冬将至,大部分人其实根本都没备好冬衣。 他们都是地主。


现在是斗地主时期,地主咋可能夸夸而谈呢?乔丹彼得森说过,没有有价值的目标,就很难有积极的情绪。


换句话说,如果老是喜欢那种即时的快乐,比如一杯奶茶、一部电视剧、一整个晚上打游戏,你当时会快乐,因为会释放多巴胺,但事后会沮丧,因为你知道你在浪费时间。

就像尹烨说的:聪明人会活在内啡肽奖励的世界。


内啡肽奖励的是成就,就是你完成一件事以后,比如你健完身或认真工作以后,内心一种绵绵不绝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DDDD-b0bbb0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