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骑山东》--滨州市惠民县



读大学时,朋友给我介绍了个女朋友。

是他老家的邻居。

说是在济南卖手机。

见了一面,我一眼就相中了。

她很时尚。

甚至可以说是前卫。我们那个年代,大家穿衣比较保守,而她已经酥胸半露了,头发造型也很好看,大波浪。

有都市女孩的感觉。

而我呢?

又瘦又土。

她愿意交往,说她家里人要看看我,我自己不敢去,就喊我二姐陪着,我二姐是高中老师,见识多。

我们俩坐公共汽车去的。

老远了。

她家在魏氏庄园旁边,我们先坐车到东营,再从东营倒车到滨州,从滨州再去魏集镇……

语言不是很通。她父母关心我毕业后去哪工作,是回老家还是去济南,另外就是兄弟姐妹几个,家里是干什么的。

跟常规相亲套路差不多。

相完,不留吃饭。

这也是相亲的规矩。

因为留吃饭就等于现场认定你了,而相亲如同面试,不能直接给YES。

我跟我姐逛了逛魏氏庄园,这是我见过最符合我审美的私人宅地,面积不大,如古堡一般。这不是普通的民间设计,而是清朝国家队水平,相当于宫廷厨师炒了个土豆丝。

后来,我参观过无数个地主庄园,没有一个能与魏氏庄园相提并论的。

就是把魏氏庄园类比于欧洲古堡,都不落下风。

回家的路上,我问二姐,姑娘行不?

二姐说,挺好的。

回到了家,二姐又坚决不同意。

可能是嫌她化妆吧?

在那个年代,化妆是贬义词。

另外,她打扮的的确有些超前。我现在回头想想,大概率是二姐嫌她学历低,初中毕业,另外对她卖手机的身份有怀疑。

如今,我以40岁的阅历去回味一些细节,只能说,她当时就很懂男人,把清纯的我拿捏的死死的。吊男人最高境界是,我很喜欢你,很爱你,但是我不让你碰,不是说我不爱你,而是我希望能在最重要的日子里给你。

仿佛,她随时愿意为你倾倒,但就是不给你扑的机会。

我第二次到惠民是2009年,也是到魏集镇,参加朋友的婚礼。朋友家是开驴肉馆的,娶了个大学生,镇上的音乐老师。婚后也是一地鸡毛,音乐老师动不动找我倾诉。她的故事太狗血了,被学生家长喊到滨州去喝酒,喝醉了把裤衩都丢了,因为这个闹离婚,细节更离谱,是三个人喝的酒……

不属于今天要写的范畴,虽然想起来很兴奋。

她也曾经“找”过我。

当时,到惠民了才知道朋友让我当证婚人,我觉得使不得,咱是外人,另外太年轻,证婚人要找德高望重的,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找了音乐老师的领导给证的婚。

婚礼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给年轻人举办的,在惠民大酒店,女方同事,男方朋友,找了司仪,就是那些套路。

一部分则是在家里搞大席。

他家又是干餐饮的。

吃席跟踢足球似的,分上下半场。

要坐八仙桌,八个人,不能多,不能少,上下半场的菜不同。现在婚宴多是一口气上十几个菜,人家不是,先上六个菜,敬酒流程走完,直接撤席,把桌子擦的干干净净,然后再上八个。我吃到这个环节就吃撑了,据说这个只是中饭,还有尾餐……

太奢侈了。

还有一点很奇葩,惠民喜欢认干爹。

不是被污名化的干爹。

就是这么一个风俗,孩子一出生就给找个干爹,婚礼上,干爹干妈也是父母的待遇。我老家那边也有这样的,但是属于少数派。

在惠民认干爹是一种普遍现象。

山东最普遍的现象是结拜兄弟,俗称把兄弟。

我再次游览了魏氏庄园。此时已经当景点开发了,需不需要买票我忘记了,反正有人负责讲解了。还颠覆了我的认识,我原以为是地主的宅院,其实是清朝当地首富的家。

我听过一个讲座,关于企业家与家的关系。人有钱以后,最终极的享受就是有个自己喜欢的家,这个家一定是个HOUSE,不能是我们现在的楼房。

现在的楼房只是个鸽子笼子。

我在深圳看小产权房时,有些别墅区也是小产权系列,一个小区只有那么十栋八栋,每栋都带有一个超大的院子。这些房子没有手续,是村里自己盖的,价格那么贵,为什么依然畅销?

很多人把这个当消费了,不是投资。

喜欢这样的房子,深圳闹市区的独栋别墅。带我去看房子的大姐讲,这里面住的多是上市公司的老板,要么就是腾讯的高管。

其实也不贵,我看的那套800多平,还有个400平的院子,1200万,房主大姐装修又花了800多万,四年还没装完。

她当时迷上了吴召国,要卖房子加入未来集市。

所有持仓都卖,深圳三套,惠州一套,我买了她一套便宜的。

以2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地产?

未来,有钱人一定会从楼上搬下来的。

我们所有的路,都是跟着欧美在走。

继续说魏氏庄园。2009年这次游览,学到了很多。这座庄园的主人叫魏肇庆,经营着当铺、钱庄,关键是他还有官位,布政司理问及武定府同知。他怎么当上的官?

魏肇庆读长江商学院认识了胡雪岩,胡雪岩教的他,当时清政府正在筹备甲午海战,缺钱,魏肇庆捐了千两军饷,买了个五品官。

这个庄园花了多少钱呢?

十万两。

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当年北洋海军全年军费的十分之一。

所以,你想一想,这些大富翁对于一穷二白的清政府而言,是不是肥肉?

也就是当年移民渠道不畅。

否则?

人都跑了。

这些地主老财的命运,基本都是富不过三代。魏家长子是王思聪,整天寻花问柳,败家子,次子早亡,有个闺女长的很好,只是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得抑郁症死了。

闺女很有思想,也念书了,为什么不能让她出来顶半边天?

当时是清朝。

闺女哪能轻易出闺房?

几乎是圈养模式。

魏肇庆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长子又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早逝,老二当了国民党下落不明。老三在滨州,但是也早逝,老婆带着两个儿子改嫁了,改嫁后连姓都改了。

2008年,有记者采访过这位改嫁的老太太。79了,儿子已改姓梁,从出生便已不在庄园内。爹去世时仅26岁,两个孩子已记不清父亲的容貌几何。

这算是魏肇庆唯一的后了。

我学历史的一大感慨是,我们的姓未必是祖上传下来的。

因为,古代有赐姓,还有类似的过继。

若是说血缘?

那比姓更离谱,我找找我写的:

我问,从孙?文天祥没有直系后裔吗?

他说,野史有。不过今天所谓的文天祥直系后裔主要是三大分支,一是他侄子,也就是他继子的后代;二是文天祥的部属将士为怀念他而改姓为文;三是文天祥同族的后代,不完全是DNA后裔,更是一种荣誉后裔。另外,也不能迷信血脉相传。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曾经针对曹操家族DNA做过专题研究,曹操距今1800年,其登记在册的后裔里,有近三分之一与他没有血缘关系。这是科学统计计算出来的,说明这里面既有养子因素又有绿帽因素,也不乏硬贴因素。

魏氏庄园怎么又成了景区呢?

看其轨迹:到1946年土地改革时,庄园被人民政府没收,成了中共惠民县第七区委的驻地,建国初期再被改成粮站,1993年粮站搬出,庄园从此成了真正的文物保护单位。

所以,很多人预测,中国经济还有一张王炸没有使出。

若是使出,中国经济会再次高速发展。

王炸就是:产权私有,神圣不可侵犯。

魏氏庄园真值得一看,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关键是魏集镇足够偏僻,经历了这么多次战争以及运动,保存的依然很好。

是不是当地人足够爱惜?

全国范围内,文物保护最好的是山西。

是当年,他们不舍得砸。

同事帮我整理惠民资料时,并没有把魏氏庄园纳入,理由是名气太小,又在镇上,更值得打卡的是孙子兵法城。

我提出了反对意见。

因为,我对魏氏庄园有感情。

这次我骑车到惠民,第一站就骑到了魏集镇,我要先去看看魏氏庄园,有没有变化?

有变化!

第一、魏集镇人气真的旺,作为一个乡镇,能有这么多人,真的很难得,做核酸都需要排老半天的队,而且队伍里有很多年轻人。

看一个乡镇的活力就看有没有年轻人就行了。

第二、魏集镇咋这么多驴肉馆?到处都是。当年我来参加婚礼时,就那么两三家。

第三、魏集镇可能想把旅游做好,依托魏氏庄园这个概念,搞了个古村落。我对这个景点的评价是:脏、乱、差!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都是仿古建筑,根本没有历史的沉淀。

不如把魏氏庄园做好。

我围魏氏庄园转了一圈,感觉好小,对于民居而言,其实大小正合适,太大了也不好,打扫卫生太费劲。

疫情期间不开放,但是呢,依然有人可以畅通无阻。

应该是政府接待。

全是公务用车。外地客商到惠民,地方上怎么不拉到魏氏庄园逛一圈?

然后再在魏集镇吃条驴鞭。

惠民官方,现在想全力打造孙武(孙子)这个概念,过去一直喊孙子,现在想纠正一下,改为孙武,不仅仅要搞孙子兵法城,还要打造不夜城。有个新闻:会议先后听取了北京伟界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关于《惠民孙武不夜城项目顶层设计研究》、华宇泰富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关于《超级IP--孙武不夜城总体规划与详细设计及运营方案》的汇报。随后,会议就孙武不夜城项目的建设方案、运营方式及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孙子兵法城,以前去过,就是针对“三十六计”做了场景还原,有人偶,有城墙,有故事场景,还会现场表演空城计。

纯粹是人工打造的概念,缺点事。

我觉得孙子也好,孙武也罢,这个IP算不上超级。

参考“老子”。

“老子”这个IP大不?

一样发展不起来。

疫情三年,不知道有没有浇灭惠民县领导想打造孙武超级IP的热血?

不过,最近,《孙子兵法》又火了。

《狂飙》里,高启强研读《孙子兵法》长达6年,导致,全网这本书卖断了货,在此之前,《孙子兵法》属于超级烂书,论斤称的。

《孙子兵法》的灵魂是什么?

两句话:“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对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

因为,我是现代派。

我的观点是,今天的一代人是历史上最智慧的一群人。

真拿《孙子兵法》当作战教材?

那是愚蠢到家了。

冷兵器时代,或许值得研究一下。

今天?

真按兵法来?

GAME OVER了。

冷兵器时代,一代名将是如何修成的?

第一层,军事理论,孙子兵法可以作为参考教材。

第二层,实战,避免纸上谈兵。

第三层,冷酷,所谓仁不带兵。

第四层,理智,冲动是魔鬼。

第五层,判断,或者说是直觉。

第六层,坚韧,即便是屡战屡败,也必须屡败屡战。

真想研究兵法?

可以研究一下毛主席是如何打仗的。

他最有名的一句是: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还有一点,他不硬碰硬。

给人的感觉一直在躲,那又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呢?

我在《懂懂学历史》里写过这个专题:

我问,古代打仗,最核心的谋略是什么?

他说,冷兵器时代,战争必胜的法宝就是以多胜少,通俗一点理解,足球场上罚下一人,看似战力是11比10,其实是121比100,日常打群架也是如此,三人打两人,战斗力表面是3比2,其实是9比4。

我问,可是刘邦、毛主席,为什么能做到以弱胜强?

他说,也是利用的这个原理,就是我只有10人,我躲避你的15人,但是攻击你的5人,避免以少打多,只要作战就保持人数上的压制,游击为主,正面为辅。

这个理论叫:兰彻斯特方程。

毛主席打仗厉害还有个原因,独断。

你能看到100米远,但是呢,身边智囊团只能看到50米,大家商量的结果就是50米战略。国军当时拥有最豪华的智囊团,全是高材生。

但是,他们只能看50米。

而毛主席能看100米。

独断是褒义词!

这次骑惠民,我约了两个朋友,一个叫胡莹,是做黄金回收的,在网上培训搞的很好,我通过她认识了一大群惠民的名媛。我看她们的朋友圈,看她们的日常,完全是大城市的生活。

胡莹定居在惠民。

只是天公不作美,我骑车进入惠民县城时,发现到处没人,依我的直觉大概率是封城了。

惠民的路修的真好,那么宽。

也没车。

只是,我觉得这个城市不聚焦。滨州所有县城都如此,太大,地便宜,从而出现一个现象,你哪怕发现了小区,周围也没有吃饭的地方。

因为,靠单一的小区居民养活不了一家店。

我骑车转了一圈,发现这边很多小区竟然没有沿街房……

另一个是艺术生朋友,爆炸头,生意做的非常好,90后里的佼佼者,前段时间还要跟着我去上海买房。她买房都是全款。

封城了,抓紧跑吧。

我就离开了惠民。

后来,爆炸头跑到滨州找我,一起喝了个酒。

约定,今年春节去看胡集书会。胡集书会是惠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我们这边的逢山,可以理解为超大的集,会有各类演出。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三地还有这个习俗,分别是马街书会、胡集书会、杜寨书会,并称三大书会,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

喝了酒的约定,我很容易忘记。

她跟我讲,这个书会很隆重,初十报到,十一全天打擂,十二上午在大集上演唱,下午下乡,从十二下午一直说到十六……

后来,给我发信息,说:多亏你没来,只演了一上午,到下午就只剩卖糖葫芦的了。

我心想,现在什么人还听书呀?!除非你把郭德纲喊来!

(完)

相关图文在相册:



DDDD-b0bcb0b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