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吧,平时性格非常温顺。
属于那种,不喜欢跟人斤斤计较型的老实性格。
偶尔吃点小亏,忍忍就过去了。
老实人也有极端的一面,就是你千万别把我惹火了,因为我火气上来了容易冲动,瞬间变成了那种不计后果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这个状态。
平时无限老实,疯狂起来相当疯狂!
于是网上偶尔看到一些瞠目结舌的吃瓜新闻时,会发现,里面干惊天大事的男主角,都是本份老实人。
前段时间,老王叫了个外卖,当时下小雨懒得跑下楼吃饭。
外卖小哥送到小区门口,打电话说你这个小区门锁上了进不去,下楼来拿一下外卖。
老王说,你走错门了,这个是小区东门晚上不开,你去从大门绕进来……。
外面一直下着蒙蒙细雨,送外卖还有几分钟超时,小哥为了配送效率基本都是卡着点送的,反正现在从正门绕进来肯定来不及要超时。
对话氛围很不好。
外卖小哥最后发火了,行,那你慢慢等着吧……。
然后骑着小电驴愤怒离开。
老王,也傻眼了。
这么多年点外卖没碰到过这样的骚炒作啊。
最后只能申请退款。
后来款是退了。
退款了以后发现没法投诉,没法举报外卖小哥了,也没法联系外卖小哥了。
也对,钱都退了,还举报个毛线啊。
虽然金钱上没什么损失,但是感觉比钱包丢了还难受。
情绪价值完全被拉爆。
这个事双方都应该憋着一肚子气收场了。
论对错?
我智商有限,无法评判,要判你们来。
反正这个老王住我隔壁,跟我做邻居很多年了,生活中绝对的老实人。
说完老王的事,说说我前段时间身边碰到的奇葩事。
名下一家公司地址要做跨区变更,从提交申请,到审核盖章,一共三个章,分别找不同部门处理,足足盖了一两个多月,后续还要继续处理,否则中途而废……。
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做财税行业的,因为这家公司涉及到我自己名下企业问题,所以没安排同事去处理……。
反正很吃惊的。
因为换另一个区有关部门处理,最多三五个工作日解决的事,这次一个多月都没解决好。
核心原因?
每个部门都是死搬硬套硬走流程,并且办事人员高高在上飞扬跋扈的态度,大家可以想象。
走流程没错,按法律规定标准处理也没错,但是死搬硬套的操作风格真的是超神了。
碰到这种事,你还有口难辩。
反正人家出发点就不是帮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初心,是宁可错过不办,不能。
根源?
基层办事人员,处理事情没有跟业绩挂钩,也没绩效奖励。
明明双赢的事情,灵活合法处理,大家都开心,对当地经济建设也有好处。
关键是其他区的兄弟部门类似的业务就做的相当完美,一切站在用户的角度办事,合法不违规适当通融。
算了,这个话题偏敏感,不提了,提多了都是泪。
我上面讲的两个故事,大家就当个故事听听就好了,别当真。
因为大概率情况是,换做当事的另一方,听他们哭诉一下,可能又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了。
婆婆媳妇吵架,你作为娘家人大概率会认为媳妇在男方家受委屈了。
我说的是大概率,不是绝对。
毕竟通情达理的人很多时候也有无意识偏心的一面。
甚至偏心处理事情的时候自己都没意识到。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
属于那种,不喜欢跟人斤斤计较型的老实性格。
偶尔吃点小亏,忍忍就过去了。
老实人也有极端的一面,就是你千万别把我惹火了,因为我火气上来了容易冲动,瞬间变成了那种不计后果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这个状态。
平时无限老实,疯狂起来相当疯狂!
于是网上偶尔看到一些瞠目结舌的吃瓜新闻时,会发现,里面干惊天大事的男主角,都是本份老实人。
前段时间,老王叫了个外卖,当时下小雨懒得跑下楼吃饭。
外卖小哥送到小区门口,打电话说你这个小区门锁上了进不去,下楼来拿一下外卖。
老王说,你走错门了,这个是小区东门晚上不开,你去从大门绕进来……。
外面一直下着蒙蒙细雨,送外卖还有几分钟超时,小哥为了配送效率基本都是卡着点送的,反正现在从正门绕进来肯定来不及要超时。
对话氛围很不好。
外卖小哥最后发火了,行,那你慢慢等着吧……。
然后骑着小电驴愤怒离开。
老王,也傻眼了。
这么多年点外卖没碰到过这样的骚炒作啊。
最后只能申请退款。
后来款是退了。
退款了以后发现没法投诉,没法举报外卖小哥了,也没法联系外卖小哥了。
也对,钱都退了,还举报个毛线啊。
虽然金钱上没什么损失,但是感觉比钱包丢了还难受。
情绪价值完全被拉爆。
这个事双方都应该憋着一肚子气收场了。
论对错?
我智商有限,无法评判,要判你们来。
反正这个老王住我隔壁,跟我做邻居很多年了,生活中绝对的老实人。
说完老王的事,说说我前段时间身边碰到的奇葩事。
名下一家公司地址要做跨区变更,从提交申请,到审核盖章,一共三个章,分别找不同部门处理,足足盖了一两个多月,后续还要继续处理,否则中途而废……。
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做财税行业的,因为这家公司涉及到我自己名下企业问题,所以没安排同事去处理……。
反正很吃惊的。
因为换另一个区有关部门处理,最多三五个工作日解决的事,这次一个多月都没解决好。
核心原因?
每个部门都是死搬硬套硬走流程,并且办事人员高高在上飞扬跋扈的态度,大家可以想象。
走流程没错,按法律规定标准处理也没错,但是死搬硬套的操作风格真的是超神了。
碰到这种事,你还有口难辩。
反正人家出发点就不是帮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初心,是宁可错过不办,不能。
根源?
基层办事人员,处理事情没有跟业绩挂钩,也没绩效奖励。
明明双赢的事情,灵活合法处理,大家都开心,对当地经济建设也有好处。
关键是其他区的兄弟部门类似的业务就做的相当完美,一切站在用户的角度办事,合法不违规适当通融。
算了,这个话题偏敏感,不提了,提多了都是泪。
我上面讲的两个故事,大家就当个故事听听就好了,别当真。
因为大概率情况是,换做当事的另一方,听他们哭诉一下,可能又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了。
婆婆媳妇吵架,你作为娘家人大概率会认为媳妇在男方家受委屈了。
我说的是大概率,不是绝对。
毕竟通情达理的人很多时候也有无意识偏心的一面。
甚至偏心处理事情的时候自己都没意识到。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