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运动健身,跑步,洗澡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找点事做。
比如打开QQ音乐放几首歌听听。
充分合理利用时间。
QQ音乐偶尔会听,但没充过会员,也许曾经充过一两次也早忘记了。
不影响使用,干嘛要充。
刚才听歌突然出了个弹窗广告。
QQ音乐会员原价40,现在首月充会员特价活动,只要0.88元。次月到期续费20,随时可以取消。
刚才有那么一瞬间差点就充了。
又忍住了没充。
便宜是真便宜,只用一个月相当于白送。
关键是确实用不上。
现在任何商业模式不说全部吧,起码绝大部分好像都开始玩起套路了。
类似上面QQ音乐充值这种套路。
不说别的,我自己跟朋友合开的财税公司也这样在搞。
先通过超低价格卖基础服务把用户吸引过来。
这个价格不赚钱甚至亏钱都有可能,后面再通过推广其他业务二次营销赚钱。
当整个行业所有商家都这样搞的时候,你不照着做?你就没生意。
为什么?
某个平台流量就这么大。你卖100块。成本80。本身只赚了20块钱。
但是你的同行偏要卖80,甚至40块钱也卖。
反正亏个三五十的无所谓,亏的不多就行,把客户先想办法低价抢过来。
后面在私域流量里慢慢再通过二次推销其他业务赚钱。
客户肯定没概念啊。
哪家便宜找哪家。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整个拼多多平台就按照这种思路引导商家走超低价路线发展。
慢慢用户都被吸引过去了。
天猫,京东被整的苦不堪言。
现在不仅仅是电商,线下传统商业都一样。
以后任何行业任何项目都很难出现暴利产品了。
其实用户选择质优价低产品没毛病。
就怕价格低,产品品质也低,给用户的体验也非常不友好,最终受伤的是客户,倒下的是商家。
两败俱伤的商业模式。
传统旅游行业有过前车之鉴。
有时候写文章很纠结。
因为每天都要写,日复一日。
但是一个人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平平淡淡的,哪有那么多故事写。
所以经常出现那种无内容可写的时候。
会有点焦虑。
焦虑了就不想写了。
但是呢不写又不行。
因为很多事情如果你决定长期去做,就不能停下来。
一旦停下来一次,后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最近这段时间在尝试拍短视频。
已经拍了好几天了。
多的时候一天拍十几条,少的时候一天拍四五条。
然后每天在好几个个人账号上发布。
其实我也知道拍的质量很差。
所以更多的还是一种尝试吧。
也许以后拍多了,慢慢镜头感就越来越好了,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
不去尝试一下,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刚无意间看到一个话题,挺有意思的。
说一个人欠了300多万。
这个钱在生意人眼里可能不算大钱。但是在大部分普通人眼里,可能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然后,这个人欠钱并且短期无力偿还后第一件事就是变卖名下房产资产。
联系身边债主,多多少少能还一部分是一部分。
最后房子卖了的钱给了父母一部分,身边债主还了一部分,银行还了一部分,还欠一两百万。
这些动作都是他负债后主动做出来的。
后来这个哥们儿在干嘛呢?
在打零工。
每天一两百块钱的收入。
只收现金。
后面好几个网友留言。
都感觉这个哥们很特别,觉得他哪一天还是能够翻身起来的。
直觉。
别的先不说,起码他负债欠债后处理事情的方式确实比较特别。
非常少见。
现实中大部分人欠债了以后,都会选择躺平。
我是说大额负债。
然后躺平的时候呢,基本不会考虑银行,第三方小额贷款这些平台的情况。
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会选择把身边的朋友最后再坑一次。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不是坑。
就是明知道自己此刻无力偿还了,然后还信誓旦旦的最后找朋友借一回钱。
拿去赌一把。
赚到钱了可能会还。
赚不到钱就破罐子破摔。
这也是很多人借身边朋友钱,反而借出仇恨来的原因。
以前我对这些理解不够深刻。
后来身边发生过几起真实的案例以后,我明白了。
人心险恶!
作为成年人,我们任何一个动作,做出来之前都要计算好风险以及做好防御措施。
风险有多大,能否承受?
这些都需要提前想好。
很多时候感情在真实的人性面前一文不值。
残酷但真实!
比如打开QQ音乐放几首歌听听。
充分合理利用时间。
QQ音乐偶尔会听,但没充过会员,也许曾经充过一两次也早忘记了。
不影响使用,干嘛要充。
刚才听歌突然出了个弹窗广告。
QQ音乐会员原价40,现在首月充会员特价活动,只要0.88元。次月到期续费20,随时可以取消。
刚才有那么一瞬间差点就充了。
又忍住了没充。
便宜是真便宜,只用一个月相当于白送。
关键是确实用不上。
现在任何商业模式不说全部吧,起码绝大部分好像都开始玩起套路了。
类似上面QQ音乐充值这种套路。
不说别的,我自己跟朋友合开的财税公司也这样在搞。
先通过超低价格卖基础服务把用户吸引过来。
这个价格不赚钱甚至亏钱都有可能,后面再通过推广其他业务二次营销赚钱。
当整个行业所有商家都这样搞的时候,你不照着做?你就没生意。
为什么?
某个平台流量就这么大。你卖100块。成本80。本身只赚了20块钱。
但是你的同行偏要卖80,甚至40块钱也卖。
反正亏个三五十的无所谓,亏的不多就行,把客户先想办法低价抢过来。
后面在私域流量里慢慢再通过二次推销其他业务赚钱。
客户肯定没概念啊。
哪家便宜找哪家。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整个拼多多平台就按照这种思路引导商家走超低价路线发展。
慢慢用户都被吸引过去了。
天猫,京东被整的苦不堪言。
现在不仅仅是电商,线下传统商业都一样。
以后任何行业任何项目都很难出现暴利产品了。
其实用户选择质优价低产品没毛病。
就怕价格低,产品品质也低,给用户的体验也非常不友好,最终受伤的是客户,倒下的是商家。
两败俱伤的商业模式。
传统旅游行业有过前车之鉴。
有时候写文章很纠结。
因为每天都要写,日复一日。
但是一个人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平平淡淡的,哪有那么多故事写。
所以经常出现那种无内容可写的时候。
会有点焦虑。
焦虑了就不想写了。
但是呢不写又不行。
因为很多事情如果你决定长期去做,就不能停下来。
一旦停下来一次,后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最近这段时间在尝试拍短视频。
已经拍了好几天了。
多的时候一天拍十几条,少的时候一天拍四五条。
然后每天在好几个个人账号上发布。
其实我也知道拍的质量很差。
所以更多的还是一种尝试吧。
也许以后拍多了,慢慢镜头感就越来越好了,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
不去尝试一下,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刚无意间看到一个话题,挺有意思的。
说一个人欠了300多万。
这个钱在生意人眼里可能不算大钱。但是在大部分普通人眼里,可能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然后,这个人欠钱并且短期无力偿还后第一件事就是变卖名下房产资产。
联系身边债主,多多少少能还一部分是一部分。
最后房子卖了的钱给了父母一部分,身边债主还了一部分,银行还了一部分,还欠一两百万。
这些动作都是他负债后主动做出来的。
后来这个哥们儿在干嘛呢?
在打零工。
每天一两百块钱的收入。
只收现金。
后面好几个网友留言。
都感觉这个哥们很特别,觉得他哪一天还是能够翻身起来的。
直觉。
别的先不说,起码他负债欠债后处理事情的方式确实比较特别。
非常少见。
现实中大部分人欠债了以后,都会选择躺平。
我是说大额负债。
然后躺平的时候呢,基本不会考虑银行,第三方小额贷款这些平台的情况。
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会选择把身边的朋友最后再坑一次。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不是坑。
就是明知道自己此刻无力偿还了,然后还信誓旦旦的最后找朋友借一回钱。
拿去赌一把。
赚到钱了可能会还。
赚不到钱就破罐子破摔。
这也是很多人借身边朋友钱,反而借出仇恨来的原因。
以前我对这些理解不够深刻。
后来身边发生过几起真实的案例以后,我明白了。
人心险恶!
作为成年人,我们任何一个动作,做出来之前都要计算好风险以及做好防御措施。
风险有多大,能否承受?
这些都需要提前想好。
很多时候感情在真实的人性面前一文不值。
残酷但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