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北上

过去一年,如果评选中国地产界四大热词,“抢房”和“摇号”肯定要入选。


限购依旧继续,但排队摇号抢房比比皆是。前不久的成都,中铁建一个300多套房子的项目,6万多人去摇号;招商一个项目600套房子,5万人摇号。


靠着房地产,我们应对了历次经济危机。这一次,在全国人民疯狂地摇号抢房下,我们又完成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债务转移。


城市里在抢房,开发商却在下乡。“农业”成了开发商挂在嘴边的热词。


六十多年前,伟大领袖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六十多年后,中国提出乡村振兴,年轻时上山下乡的地产老板,又重循着自己几十年前的脚步,为社会主义乡村事业,添砖加瓦。


碧桂园杨老板上周在环球时报一个论坛说:


我和碧桂园想为国家做点事,所以决定积极进军农业。


年轻时就是农民的杨老板,终于又做回了老本行。


想进军小镇和农业的,还有终于岁月静好的万科。万科“大师”谭华杰一直在研究农业,研究一年后,他最近给万科同事们推荐了市场上最有机的蔬菜。


一位高管闭着眼下了单,买了几十斤粮食和蔬菜。手机短信提示,信用卡支出一万多块钱。


伴随着越来越热闹的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越来越受家人待见了。去年回老家,他80多岁的老母亲看见他就说:“你现在重要啊,现在搞乡村振兴!”


李小云愣了:我自己还没弄明白什么是乡村振兴。



1



宇宙中心五道口往北开一个半小时,到张家口下花园。你能看到它,一座等闲平地起的大山。


它是十亿年前一次大地震推挫而成。犹如澳洲北部沙漠拔地而起的艾尔斯巨石一样,这座山峰陡然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塞外。


它叫鸡鸣山。唐太宗、萧太后、元顺帝和明英宗登曾登临此山。康熙四次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还在。


鼎盛时,海拔1000多米的鸡鸣山上,有寺庙108间。山脚下的城池鸡鸣驿,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驿站。


1913年,北洋政府撤销全国邮站,鸡鸣山开始走向没落。和中国北方大部分人口外流的乡镇一起,蒙上了尘垢,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衰亡。


2016年7月,一个炎炎烈日。一位略油腻的中年男人爬到这座山的半山上,撑着腰远眺了几分钟,然后画了一个圈,对着身边绿城北京西山燕庐操盘手黄晓岚说:


这块地我要了。


这个中年男人叫宋卫平。他是绿城和蓝城集团创始人,地产圈里以产品和理想主义闻名。他同时因最难读懂闻名,很难把他归类为一个纯粹的商人,或企业家。


他的事业混杂了太多东西,有人把这种东西称之为情怀。


他的企业起起伏伏,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他做的法式和中式建筑,代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最高水准,即使淡出房地产三年了,一直也没人能超越。


离开房地产三年的他,一直潜心研究农业。他说自己接下来的人生目标,就是给中国留下一百座小镇。


小镇是转型期的中国弥补城乡差别的新物种。打造这个物种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更高水平的顶层设计护佑,也需要有心有力者持续打磨、迭代。


老宋起了一个好头。过去两年,他的蓝城已经在杭州和上海周边竖起了几个小镇,把中国的小镇审美提升了一个等级。


老宋也想在北方找一块地做小镇。蓝城小镇一般在大城市周边,宜居、宜游,规模在2000亩以上,地形还要可塑。


这种地,在北方不好找。他一直找到了遥远的塞外。登上鸡鸣山的那一瞬间,他决定出手了。


宋卫平要在这里,做中国北方的第一个小镇。



2



两年后,中国小镇教父在北方做的第一个小镇,马上要上市了。


老宋把这个项目取名为北京桃李春风。


桃李春风这个名字来源于他在杭州做的项目。杭州桃李春风,是老宋做的第一个小镇,如今几乎是中国小镇的代名词。


83平米的小别墅户型图在朋友圈刷屏了好几年,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不止杭州人买,全国各地都有人打飞的过来抢房。


三年时间,房价从老宋接手时的1万,变成了5万多。这其中自然有杭州楼市大趋势原因,但产品力使得桃李春风升值空间,远远大于其他项目。


也是从这个爆款的南方小镇样板开始,宋卫平的小镇设想逐渐清晰。


老宋在鸡鸣山脚下拿下几千亩土地,要在这里做一个真正属于北方的桃李春风。项目第一期占地近百亩,这里有七十多亩农庄,还有23亩用来造小镇中心。


北京桃李春风被称为蓝城体系里血统最纯正的项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蓝城现在有57个项目,但只有10个项目被称为品牌项目。品牌项目老宋尤其关注,会投入很大精力,可谓事无巨细。


蓝城十个品牌项目有九个都在南方。除了北京桃李春风。


北京桃李春风位于张家口的下花园。这儿是北京后花园,南边是燕山太行山脉,北边是内蒙古高原。不仅有山川湖海,还有离北京最近的草原天路。北京空气最糟糕的那几年,北京人喜欢跑到张家口躲霾。


未来,大家躲霾可能更方便了。


因为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的基础设施得到巨大提升,尤其是与北京的交通更加便捷。


2019年,京张铁路将全线通车。北京桃李春风就在京张铁路下花园站旁,从西直门到下花园站,只需要27分钟。


这比很多北京人上班拥堵在路上时间,要短得多。


京张高铁的崇礼支线开通后,下花园到冬奥会所在的崇礼仅需18分钟。


热度过后,大型运动会一般会给城市留下一个房价的大坑。不过,即便冬奥会结束以后,张家口也会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城市。


特色小镇的概念风靡全国之后,浙江、江苏、广东已经有了一大批有特色的项目。但是整个北方,除了建成多年的古北水镇,似乎再没可以拿得出手的了。


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在北方造小镇,比南方难度大多了。


小镇和江南从底蕴上是天然契合的。江南的氤氲水汽和青砖绿瓦白墙,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底层建筑。


北方的小镇,一般总会给人留下粗犷、萧瑟的印象,缺乏灵气。


不过老宋在粗犷的下花园乡村里,也造了个江南的小镇梦。


农庄和庭院格局上是北方四合院,在建筑上采用南派风格。商业街功能的“小镇中心”是小镇的灵魂。两三层高的商业街建筑也没有采用北方常见的雕梁画柱的风格,颐乐学院、酒楼、电影院、火锅甚至幼儿园都采用了南派风格,再加上人工河,很像在乌镇漫步。


民谣里,北方的小镇,都必须住着一个南方的姑娘,才能顿时有逼格。


老宋总喜欢做点外人看来很没用的东西,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们把这叫做“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上”。


比如在乌镇雅园他花大力气做了礼拜堂和佛堂,而乌镇雅园的缘起,就是老宋想让老年人继续学习。


结果还真有很多北京上海的老年人为了这所“老年大学”,把家搬到了乌镇。


桃李春风的小镇中心中,有很大面积拿来满足这样的需求。



3



2000年,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给中国总理朱镕基写了一封信: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十八年过去了,当年摆在朱镕基案头的农民问题,依旧是当下领导人最头疼的问题。


自朱镕基房改和入世之后,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城市化进程几乎是一蹴而就。但城市背后的农村,尤其是北方的农村,却是另一番面貌。


过去二十年,中国北方农村人口流失率超过百分之七十。北方乡村无论大小,几乎都是同一番面貌——破败的屋舍,残破的围墙,步履蹒跚的留守老人。


据说中国现在每天消失数十个自然村落,很多村里一下子就没了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研究中国乡村多年。他走遍全球,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对比:


同样是剧烈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国乡村一直在衰落。但英国的乡村,过去两百年,也一直维持着自己的美丽。


走访了英国大量农村,他发现英国乡村之所以没有衰落,在于乡村里的居民,能够得到自己想追求的利益。


这也让他对中国乡村振兴有了深层思考:如果没有一个机制确保乡村居民利益,他们能维系乡村热情吗?


这也是老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他想在鸡鸣山脚下没落的北方乡村,去解答这些问题。


杭州桃李春风的成功,证明了大城市周边农庄概念的可行性。郊区大片土地给了规划人员更多施展的空间。


既然是小镇,为什么不能把农业加进去,让那些买了别墅的城里人,可以有一亩三分田耕种,不是更有吸引力吗?


北京桃李春风占地约3800亩,农业等用地约2200亩,远远大于建设用地,为服务设施和景观营造留足了空间。


88平米到185平米的农庄,是桃李春风的经典产品。在北京桃李春风,农庄配置有院落,最大达到近300平米,有些更有1-2亩的农田或果园,实现了有田有庭有院,据说每套300万元起。


当然,桃李春风不是光给居民一块地养花种菜就甩手了事,而是用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来打理。


于是,宋卫平给桃李春风加入了现代农业。这不仅让买房子的高兴,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纳当地农民就近干活,不用外出打工。


这样的小镇,把城里人和农村人妥协地融合在了一起。他把这个项目看作是北方乡村的未来。


兽爷的好友你包叔说:


老宋一个地产商,为了中国乡村和农民真是操碎了心。


大时代里,6亿中国农民何去何从,中国乡村的未来要被带往何方,这是一个领导很早以前就想回答的问题。


万科、恒大、杨国强,各路资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现在,宋卫平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b0ahshoulouchu-b0ahshoulouch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