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收税机正在起变化

最新的618战报里,天猫把1700多个品牌的表现作为自己的“开门红”。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主角还属于32个“亿元俱乐部”成员。

 

 

 

天猫向更多小商家们发出了信号。

 

 

 

5月份,天猫变更招商入驻要求,原本的“一般纳税人”宽松为部分类目接受“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500万的门槛,就这么被一句话清除掉了。

 

 

 

这已经是天猫今年以来的第三次放低入驻门槛了。

 

 

 

4月,天猫简化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并把开店规则改为7个月的试运营考核。自2009年创立以来,天猫对于商家开店规则终于做了重大调整。

 

 

 

很快,“注册资本”和“成立年限”两项入驻要求也被调整了。

 

 

 

天猫门槛放低,让那些之前花高价请人帮忙入驻的商家,感觉吃亏了。他们的店铺,要贬值了。

 

 

 

在老卖家们的记忆里,5、6年前的天猫还是土豪的象征。它意味着,一年至少几百万的店铺收益。而现在,很多卖家聚在一起,吐槽亏了多少钱。

 

 

 

阿里巴巴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降低商家运营成本。但是光见降低门槛,每年5-15万的保证金,6万的年费,5%的服务费率,却丝毫未变。在很多小商家眼里就成了割韭菜的游戏。

 

 

 

另外,试运营考核所设置的4个时间节点店铺考核,在商家们看来也成了变相胁迫店家为店铺流量花钱。想要达到经营成交额的硬性指标,使用直通车等付费引流服务必不可少。

 

 

 

而这些服务,是出了名的烧钱。

 

 

 

不少天猫商家也在1688开了店,他们经常收到来自阿里的各式推销电话:

 

 

 

开通诚信通服务,费用每年6688元;

 

开通国际站,年费48800元;

 

开通超级工厂,年费106800元;

 

开通实力商家,年费36800元……

 

 

 

以至于很多商家都有了应激反应,看到杭州的座机号码就下意识地拒接。

 

 

 

一位男装品牌的总代理告诉社长,自己最近在招分销商,尽管没怎么宣传,还是有很多人主动找上门要授权。只不过让他觉得很奇怪的是:

 

 

 

这些都是清一色来要拼多多店铺授权的。

 

 

 

“竟然没有一个人是说要天猫专卖店授权的。”这位总代了解下原因。这些商家都是从天猫淘宝转战拼多多的,他们认为拼多多在现在更有机会。

 

 

 

商家们被天猫劝退的原因有很多。对他们而言,天猫的引流流量太贵,太考验资金,对于新店而言,没有引流就没有流量,自然就开不下去。同时,他们也认为,目前天猫的流量分配机制太偏向大的品牌店铺,小规模店铺和新店很难在其中获得生存空间。

 

 

 

另外,也有不少商家抱怨天猫的规则变化太频繁,自己不适应。

 

 

 

而选择拼多多的原因,很纯粹:

 

 

 

0佣金,成本更低。

 

 

 

拼多多平台上每天有1000万访客流量,全站流量最高的“百亿补贴”频道,也是在前不久的三月份正式实行抽佣。比例根据不同类目在1%-3%之间:

 

 

 

基本是天猫的一半。

 

 

 

零佣低费的拼多多,就这样拉拢到了本来不被天猫正眼瞧的商家。而眼下的反垄断政策,让商家们对于天猫的忌惮也少了。

 

 

 

在这之前,敢和天猫正面硬刚的商家寥寥无几,人们能记得的,恐怕只有格兰仕了。

 

 

 

19年6月,格兰仕开撕天猫,把天猫对竞争性平台开店的“隐形惩罚”大白于天下,后来阿里最终受到反垄断处罚,恐怕也离不开格兰仕的这一击。

 

 

 

反垄断的紧箍咒和如今的低姿态,似乎都是天猫在为过去买单。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得追溯至阿里巴巴作为一家电商平台的核心:

 

 

 

人找货的搜索模式。

 

 

 

这个模式,正在面临竞争对手们的全面颠覆。作为杭州的龙头,阿里的问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折射到杭州城。

 

 

 

阿里对于杭州的意义,有人总结得很精辟:

 

 

 

杭州通过阿里向全国征税。

 

 

 

如此说来,淘宝和天猫其实是杭州的两大收税机。现在,收税的制度不得不调整了。这两年围绕着阿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在不久的未来,都会深刻地影响到这座城市。

 

 

 

一切都回不去了。

b0batietougongshetietougongshe-b0b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