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厦门两大五百强企业之一的厦门国贸公告,以103亿转让旗下两家房地产公司(国贸地产和国贸发展)予母公司国贸控股。
当时就有人惊呼,因为房地产业务掉队,这个中国第二大贸易上市公司要回归主业,不干“房事”了。
小了。格局小了。
这两天,北京很多买房人群里都在讨论融创树村项目的户型图。子姨也看了看我们老朋友孙总的户型图,顺便又研究了下树村这个项目。
结果,我在这个北京今年最火的项目公司股东名单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国贸控股(香港)投资公司。
不是说他们不干“房事”了吗?
厦门国贸干房事,其实比很多宇宙房企都要早。
40年前,厦门国贸就伴随着厦门经济特区一起宣告成立,这是特区第一批地方外贸公司。34年前,厦门国贸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在厦门,他们先后成功开发了国贸大厦、国贸春天、国贸阳光等一系列以“国贸”冠名的房地产项目。
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和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一并成为厦门国贸的三大核心主业。旗下的国贸地产也连续多年进入房地产百强企业。
在去年,厦门国贸实现了3500多亿的营收。房地产板块营收只有137亿元,占比还不到4%。
公司营收最大头还是供应链管理,即外贸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94%。
但供应链管理的毛利率只有0.83%。厦门国贸去年68亿的毛利润中,贡献了34亿的板块,就是:
毫不起眼、即将要剥离的房地产。
尽管房地产业务贡献了一半的可观利润,但去年11月,厦门国贸还是发布了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表示未来几年会逐步退出房地产业。
他们行动迅速。半年后,他们就完成了这种看上去伤筋动骨的“退房行动”。
其实这个“退房行动”是厦门国贸下的一盘更大的棋。
去年9月三道红线政策祭出后,有房地产主业的上市公司融资限制太多了。剥离房地产业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融资上将有更大的便利和操作空间。
他们不是要放弃房地产业务。恰恰相反,他们还是想要靠外贸带来的大量低成本现金,快速做大房地产业务。他们新成立了平台厦门国贸地产公司,其董事长,也是国贸控股的老领导。
这几年,厦门国贸换了几个董事长,但思路一直都没变。贸易物流虽然营收很大,但利润太薄。真正挣钱的,还是房地产。
过去四年,他们把房地产业务销售额从120亿做到了306亿。在去年,国贸地产以306亿的销售额,排名中国房地产销售榜的第88名。
但对比厦门另一家五百强国企建发集团,国贸的增长看上去还是慢了。在2020年,建发股份实现了销售额:
1379亿。
因为有规模焦虑,在前年,他们甚至一度想收购悬崖边的泰禾。但尽调之后,无奈作罢。
他们换了一个方式。过去一年,厦门国贸和融创开始眉来眼去,频频合体。4月下旬,双方在广州增城区拿了一块地;时隔一个月,又在北京海淀区海淀镇树村棚户区拿地,干得如火如荼。
此次北京树村拿地的北京融贸亿盛置业有限公司里,厦门国贸是大股东,融创做了三股东,我看了下二股东,是个新成立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穿透过去:
又是两个非常陌生的自然人。
我简单研究了下,过去半年,从北京到重庆,融创各个区域都新成立了大量公司。这些公司非常单调且朴实无华,均以“企业管理咨询”的名义开展。
刚刚,白天还在码字的刘二东送完了今天最后一单外卖,他摸了下自己的光头,突然格局大了:
他们应该也在下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