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背负“校园贷”恶名的趣店流年不利,他们和蚂蚁金服的合约马上到期了。媒体们跑去问罗敏:
没有了爸爸,你怎么办?
趣店说没关系,我翅膀已经硬了,你们看呐。
大家都知道,趣店连风控部门都没有,风控和引流全部依靠阿里,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就可以放贷:
不但便宜,而且坏账率极低。
暗地里,趣店一直在和新爸爸百行征信眉来眼去。
4年前,央行告诉芝麻信用、腾讯信用在内的8家征信机构做好拿牌照的准备。后来,领导讲了话:
没想到8家机构离市场需求、监管要求差距那么大,没有一家合格。
既然都不合格,那就自己做咯。
背靠央行,以前被称为信联的百行征信,去年3月横空出世。大股东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其他八家公司各持股8%,里面就包括了“不合格”的芝麻信用和腾讯信用。
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只有百行征信有个人征信牌照。不管你芝麻信用分有多高,都不会有盖红戳的征信报告。
去年年中,百行征信和15家金融机构签约,大家以后都是一家人,个人征信信息一起收集一起用。满怀希望的趣店没有进入名单:
领导说趣店名声不好,再等等。
世界上有两份《金融时报》,一份是1888年英国人办的著名国际性金融媒体,另一份是我国央行主办的。
个人征信数据太重要了,所以两份《金融时报》对百行征信这家公司都很关注。大星看了看,央行的《金融时报》从来不吝对百行征信的溢美之词,爱子之心跃然纸面。
英国《金融时报》显然没有这个觉悟。
昨天,他们报道说,虽然已经成立一年半了,但百行征信的用户数据依然很碎片化,需要从腾讯和阿里巴巴那里获取个人信息和信用数据:
姓名,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借款历史和回报。
然而,百行征信的八家社会股东里,有五家拒绝向组织提供个人用户数据,特别被点了名:
阿里和腾讯。
大星问了问这些敢向组织说不的公司,他们说,从信联时代,就开始让大家上交用户数据,官方说法是:“打破信息孤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拒不上交的公司们说,不上交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百行征信是一家商业机构,我擅自把用户数据给你就是犯罪,出了问题谁负责?
二、这些用户数据都是我在市场里拼刺刀拿到的,凭啥给你?
对此,组织很生气。用《潜伏》里吴站长的话说:
峨眉峰,还TM独照,颇具浪漫主义气质啊。
大星看了最近的新闻,因为机构资质、实力和数据质量不符合要求,还有八成网贷平台没有接入百行征信。接入百行征信的网贷公司,都在大肆宣扬。
这真是一个围城,有人拼命想进去,也有人拼命不想进去。
大星研究了一下,阿里和腾讯的用户都是10亿级别,其中大量的C端用户数据和小微企业比如王朴石的煎饼摊,并没有被官方征信系统关注过。百行征信也说了,他们收录的个人信息主体只有6330万人。
穷这个秘密,大星我守了几十年了,并不想被所有人都知道。但我很想知道,王朴石到底是不是个老赖。
这可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人民内部矛盾之一。
星球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