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裂变400万用户的7人拼团玩法

嘿,今天我采访到了一个在私域流量裂变方面超级牛逼的人物,这个人我已经认识多年了,只是,我不知道,这些年,他的变化很大,之前他是做微商系统的,现在,做了一家社交电商的平台。


他是,即拼创始人,吴桂林。


那你不是说,你要专注于采访那些在私域流量方面做的好的案例吗?私域流量这个词语,片面的理解,可以理解成,在微信生态做生意,直营是一种方式,代理制,也是一种,不同之处,就是获取流量的方式不一样。


但是,不管是代理的分销流量,还是,内容流量,还是自己靠付费投放,方式都一样,就是把流量放在自己家的流量池,不断地经营,触达,变现。

我先说一下,他做出来结果的一些关键数字。


4月份起盘到现在,GMV做到了4个亿,关注用户有400万,整个运营团队有70人。在6月份拿了投行,云投行资本的投资,并且,跟他们已经签订了上市服务协议,在走上市的路径了。


他的模式很简单,是一个社交电商平台,有一个499的礼包,卖的产品也是各个品类都有,只是,他在前端的获取流量的方式有自己的独特点。

正常采访,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对于本次拜访,我学到的实操干货,我列一下。

 

第一,学会这套社交电商的合纵连横术

第二,学会这套无限裂变循环的7人拼团玩法

第三,学会这套基于区块链思维设计的社交电商制度模式

第四,学会这套4人拼团全返玩法来为代理商解决流量裂变问题

第五,学会这套把各种流量归集术来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第六,学会用积分来调动用户完成流量裂变

第七,学会这套反推式用户裂变手法

 

1

学会这套社交电商的合纵连横术

今天的社交电商,有一个问题,谁都没有办法一家独大,无论是云集还是谁。

上次的,甩甩宝宝的老板,鬼老板,过来,也说到,他们今年的战略,就是,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定在了,供应链,以及技术,其他的,的流量,用户运营,这些全部都放出去。


放在实际的落地战略上,就是,自己把供应链,以及技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然后,不给这个平台一个对外的统一命名,然后,谁来卖,就是,可以换成你自己的名字。

怎么理解呢?就好比,云集这个商城,你可以改成自己的名字,你的用户以为的,就是你的独立商城,只是,技术,供应链,都不是自己的,只有用户是你的。

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由社交电商的流量纷纷节点决定的。


社交电商,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社交流量,每个人背后的微信流量,而这些流量,是无法统一化的,于是,就成了一个现象。

不管现在,谁干的是不是已经足够大了,不管是谁出来干社交电商,都一定可以有自己的一杯羹。


已经意识到了,社交电商的流量碎片化之后,既然,你自己无法一统江山,为啥,不后退一步,你去给前端的流量,去解决技术问题,跟供应链问题,这些,是有护城河壁垒的。


吴桂林的发展策略也是如此,他是等即拼做到一定规模体量,就会联合其他家社交电商平台,在不改变其他社交电商平台的名字的前提下,用一套积分体系,把很多家社交电商平台,装到一起,打包做产融。


如何去打通呢?

比如说,你推出来一套积分体系,遵循存量不动,增量再分配的原则,一套积分,可以去其他平台,再消费,再一次创造流量价值。

这是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方案,还处在想法阶段。


但是,另外一种,招揽大团队长的做法,就很落地了,他们出来了一个39800的玩法,就可以封装成自己的一个商城,对外封装成自己的名字,并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要上的产品。


就是给到了自己的代理,上架权。


我认为,在吴桂林身上,我看到他的,最强的地方,就在于对于模式的设计,比如下面,就要说到的这个7人拼团的玩法。

可以说,前面的快速发展,就是建立在这套这一套快速裂变机制上的。

 

2

学会这套无限裂变循环的


7人拼团玩法

这是基于一种流量裂变的思路设计的玩法,目的,就是,如果一个人想成团,就必须要找7个人,而这个7个人,不是自己找的,1个人找2个人,然后,2个人,每个人再找2个人,就可以成团了。

你可以在大脑里形成,这样的一张图,你找了2个,那2个,又找了4个,就成团了。

这里面有很多的逻辑,我来慢慢说。


1,如果,你找的那两个人,不动怎么办?

那么,你就可以继续找人,往下面的你找的那两个人底下安,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匹配,就是,你只要购买了产品,就可以开团了。

然后,你再拉的人,就会,自动按照,那7个人的结构,往下自动排列。

那么,你找的那2个人,他只要买了你的产品,他没有干活,只要你完成了这个拼团,他就可以拿到他的收益。


2,收益能分多少呢?

直推150,间推120。这个礼品包的总价是399.在没完成7人拼团之前,只有直推可以提现,间推不可以提现,你可以看到数字,但是,提不了现,这就提醒你,快点完成7人拼团。


3,可提现的规则是什么?

你完成7人拼团,但是,这7个人,没有一个是你自己的直推,那你的金额,只可以在里面消费,但是,不能提现,就是,避免懒人的出现。其实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至少推荐1个人。


4,打破固有的上下级排序

如果你拼团成功,自动补位你的推荐人,如果你的推荐人拼团成功,没有再拼团,你就自动补位你推荐人的上级,这个就打破了,固有的上下级的概念。

如果上级拼团成功,也没有再拼团的话,就不再寻找上级,自动进入到系统公海。


5,形成无限循环的7人拼团

如果,你拼团成功,想要再开团,就必须要再买一个礼包,当你买了礼包,你就有促成了你的上级的开团,就会形成无限的循环。

这个玩法,就好比,是你想赚开团的钱,就必须要下注,买产品,而你一旦买了产品,上级就有了收益,整个体系,就转起来了。

这里说到的是一种,底层裂变的方案,那么,再往上,还是需要一套,激励机制的。

 

3

学会这套基于区块链思维设计的

社交电商制度模式

这是一套非常独特的制度,他不像传统的社交电商的制度,拉一个人分多少钱,而是,根据你的业绩,在大盘里面,设定一个评级,每一个评级,设定一个奖金池。


这个有点类似于我之前,在波波日记里面,写出来的那一套制度。

根据他的业绩,设定出来1-5星,每一个星级,给她设定一个标准,比如说,业绩,比如说,会员数。

然后,来设定这个星级的奖金。


比如说,设定好了业绩的20%拿出来,放进奖金池,这个月,卖了1000万,就需要,拿出来200万,放进5个奖金池。

可以平分,也可以加权分。


平分的话,就是,每个星级奖金池,都是40万,那么,如果,此时,一星没有人,只要第一个完成一星标准的人,晋升上来,就立刻,拿走这40万的全部,如果,有2个人晋升,就需要平分。


这个逻辑原理的设计,有两个要点。


1,每卖出一个产品,都会拿出相应比例的钱,放进奖金池,不管有没有人达到,都放在那里,这就是诱惑人晋升的,最大的筹码。

2,谁先晋升,就把奖金池里,沉淀的钱,全部给她。如果有更多人晋升,就可以设置,他们PK,按照业绩占比,去拿走这笔钱。


这个逻辑,就好比是,双色球的逻辑。

这是一种,改变分配机制的玩法。


你可以,看看有没有借鉴的可能。

今天的这节课,更多的是在讲,机制,裂变,玩法,那么,就再来一套。

 

4

学会这套4人拼团全返玩法

来为代理商解决流量裂变问题

这个四人拼团的玩法,可以快速,帮助代理商,解决流量问题。

瞬间拉满1500人的群。

机制是这样的。

比如说,119.9的产品,只要你买了,如果再拉满,其他3个人,凑满4个人,都来买了这个19.9的产品。那么,你们四个人的,19.9,就会全部返还回去,相当于一分钱,都没花。


但是,这个19.9的钱,你不能提现,只能继续来买东西。


实际上,这套机制,还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一个人的购买,带来更多的流量。

而实际上,全返,这个行为,就是利己利人,跟瑞幸咖啡的,分享好友,各得一杯,是一个原理,我分享的动机,是为了让你省钱。

而实际上,看似是,全返,但是,并没有,把这个现金给出去,也就意味着,你并没有打任何的折扣,一旦,他消费掉了,那个他又一次购买的产品,你也是有利润了。


想一下,这个跟买一赠一,有什么区别呢?

而,买一赠一,没有实现,流量裂变,但是,四人拼团全返,就实现了,流量的裂变,也实现了,促销效果。

实际上,这样的一个策略,就是一种打穿熟人社交的策略。


只有熟人之间,才会有这样,柴米油盐的,砍一刀的,动作。

而,推399的礼包,这个事情,就属于,弱关系的社交刺穿。

可是,你不是说的,要采访私域流量做得好的案例吗?


我们说,代理分销模式,也是,解决流量源的一种方式而已。

那么,如何代理的流量做进一步的沉淀呢?

 

5

学会这套把各种流量归集术

来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先说一点,如果你把代理的流量,全部拉到自己这里,而后续的消费,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如果,他们是冲着赚钱来的,那么,这不好了。

所以,你在拉之前,有一个绑定关系的环节,你把人拉到你的流量池,是有理由的,师出有名。

比如说,下面的理由


1,代理他是没办法管理好用户的,那么,用户后续的服务怎么办?谁来?就只能公司来,因为,用户维护不好,口碑不好,坏掉的,还是品牌,平台。

2,代理维护不好用户,那么,用户就不能持续消费,代理也赚不到钱,那么,把用户拉到平台统一维护,让它持续产生消费,也是帮助代理的流量持续变现的,正向行为。


那么,如何把粉丝用户加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呢?


有两种理由。


1,开课名义,说要开什么课,要拉你入群

2,售后名义


为什么要把用户都拉群,你要知道,代理很多都是兼职,而且,极其不稳定,那么,你的中心政策,信息的触达,在通过他们,你还要调动他们,那么,这个抵达率,就很成问题。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需要,把用户归集到一起。


我们说,未来的资产是什么?不就是这些用户吗?

那么,用户数据量很大,怎么做呢?只要你意识到了用户信息的价值,你就可以,组建专门的团队来干这件事情。

吴桂林的团队是这么干的。

1,找了5个人,天天打电话,各种加用户

2,把人加到个人微信,同时沉淀到企业微信,再拉到群里


这里,千万注意,有一个干货,就是,沉淀的路径,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超级干货。

1,先沉淀到个人微信

2,同时在企业微信添加,实现两层沉淀

3,然后拉进群里,就是三层了


这意味着,你有了各种触达你的用户的机会。

个人微信号的朋友圈触达,企业微信,每天可以群发触达,群里可以一天多条信息触达。

所以,我在《创始人IP变现》这堂课里面,讲到了,这个模型,IP,内容场,流量源,这个代理的分销流量,也是一种,流量源的解决方案。

他最终,不是为了让代理赚到钱,而是,把我们的产品,卖给用户,用户是因为,真的需要我们的产品,觉得我们的产品好,才会最终留下来的。

如果,把招代理赚钱,当成我们的模式,就是完全错误了。

今天是一种玩法的盛宴,吴桂林确实在机制玩法方面,非常有天赋,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出来社交的,而是,专注研究,用户增长的各种方式。

 

6

学会用积分来调动用户完成流量裂变

上面说到了各种方式,去实现用户的增长。

七人拼团,四人拼团,都是,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式?那就再来一套。

积分裂变

在我们的机制设立里面,只要做动作就会有积分。

1,关注,有积分

2,分享产品有积分

3,产生销售有积分

。。。。

各种,只要是,对我们的用户增长有利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给她标一个明码标价的积分。

你设定当月的,积分兑换激励计划,推出来,有共识度的有价值的产品。


然后,推出来积分兑换计划,比如说,这个是999元的产品,需要,500积分,跟499元现金就可以兑换。

积分就是钱啊,1个积分,等于1块钱,于是,他做动作,就是在这赚钱啊。

不卖货,你去拉人,也是赚钱方式。


其实,我们所有设计活动的导向,都是,为了引发,调动,某一个群体的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就是我们想要的。

理念动作化,动作标准化。

也是一套任务系统,任务系统的驱动,有几个关键点。


1,一个明确的目标

2,可视化的过程流程管控

3,即时性的反馈

今天说到的很多的裂变手法,都是来自于刺激用户的动作,为啥有代理不去刺激代理呢?也有,但是,这些运营动作,是有底层驱动的,咱们,继续来聊聊,下面的这个思维


第七,学会这套反推式用户裂变手法

比如说,你有代理,你想让代理干活,你只是给了代理一个目标,但是,他如何去完成呢?就有的人能,有的人不能,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他要想要业绩,就必须要,想办法开发用户,但是,开发用户的理由,方法是啥?

所以,如果,你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你制定的是,引发用户活动的策略,代理,就知道了自己的可量化的路径。


比如说,美团,为啥全国几百万骑手,都跑出去干外卖,而且,那辆电动车,还是,自己买的,为啥,他们可以做这个投资。

就是因为,美团规划出来了一套,只要行动,就有结果的可视化路径。


而,它的路径是怎么规划出来的呢?就是,围绕用户,做工作,解决用户为什么要买的问题。

做各种补贴活动,等等。


解决了用户,为什么要买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解决人为什么要卖的问题。

因为,用户很容易买,所以,只要,你来做一下服务工作,就能赚到用户来买的钱,这一切就顺了。


而,很多平台,总是在解决,代理为什么要卖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用户为什么要买的问题,于是,就成了昙花一现。

那么,这又回到了,本质,就是,围绕,产品,跟服务。

b0b0BB-b0b0bblsshejiaodianshangBB-shejiaodianshang